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1.
微菌落技术快速定量测定矿泉水中细菌总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建立检测矿泉水中细菌总数的微菌落技术。方法:以抽滤方式将待测水样1ml接种于混合纤维素膜上,然后贴在琼脂平板上37℃度培养12h,取下膜透明处理,沙黄染色后显微镜记数。结果:与常规平板计数法比较,差别无显著性,同时可测定细菌浓度低于10^3cfu/ml的水样。结论:该法具有经济,快速,结果易于保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大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变化,揭示长期过量饮用高浓度不同品质浓香型白酒对大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48.0%乙醇溶液作为对照组,以12周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SD大鼠两种不同浓香型白酒,收集大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群、拟杆菌、肠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肠球菌及全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肠球菌及全肠道菌群的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硬壁菌门菌/拟杆菌含量比值仅乙醇组低于空白组,而产气荚膜梭菌群及双歧杆菌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过量饮用酒精会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饮用白酒与相同度数乙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品质白酒对机体肠道菌群影响更小,更利于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3.
陈凡  周涛  陈嘉熠  刘娱  黄梦姣  裴晓方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272-4274,4304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测轮状病毒的流行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8-2013.6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粪便样品共465份,采用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收集同期成都市月度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使用SPSS21.0对各季节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对轮状病毒检出率与各气象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冬季轮状病毒检出率高于夏秋两季,夏季检出率为四季最低,而温度为影响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温度每上升1℃,检出率下降1.402个百分比。结论成都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温度与检出率呈负相关,是影响当地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利用混合纤维素滤膜过滤饮料样品,培养后对其上生长的微菌落进行染色和计数,定量检测饮料中酵母。14份可乐样品在滤膜上的微菌落计数与相应平板培养法计数之间相关关系为(r=0.96,P<0.01),本法迅速,不到12小时报告结果,简便,适于检测污染酵母浓度高于10~3CFU/ml的饮料。  相似文献   
45.
二氧化氯消毒液性能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二氧化氯消毒液为一元制剂,为了解其性能,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能量试验、现场试验以及毒理学评价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含二氧化氯 100mg/L该消毒液作用 5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5. 0;以 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 3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 >5. 0。对大肠杆菌能量试验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200mg/L二氧化氯。用 500mg/L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 5min,对染于瓷碗、竹筷和桌面上的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3. 0,对黄瓜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均值为 1. 40。含二氧化氯 1mg/L的消毒液使水样中大肠菌群数下降至 0cfu/100ml,水温、有机物和pH值均对饮用水中二氧化氯杀菌效果有一定影响。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 >5000mg/kg,属于无毒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可靠,作用快速,毒性低,对饮用水和果蔬消毒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条件,并与ELISA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比较,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毒株培养液经三氟乙酸衍生,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35∶6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40 nm);同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产毒基因,比较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HPLC法检测AFG1、AFB1、AFG2、AFB2的检出限分别为0.05、0.03、0.02、0.01μg/L,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差(RSD)10%,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3.22%~126.73%;61株黄曲霉菌株7 d培养液中,HPLC法阳性检出率为98.40%,ELISA法阳性检出率为5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6,P0.05);分子生物学法阳性检出率为40.98%,与HPLC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03,P0.05)。结论 HPLC法可满足黄曲霉培养液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同时检测,且方法灵敏度高于ELISA和分子生物学法,为后续更为高效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口岸蝇类携带致病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通过布放蝇笼捕捉蝇类,使用添加有头孢菌素(20μg/ml)的麦康凯平板从捕获的蝇类中分离其携带的致病肠杆菌,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实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测试及耐药基因型测定。结果从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捕获的蝇类中分离到致病肠杆菌48株,其中大肠杆菌37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嗜水气单胞菌2株。对分离到的48株肠杆菌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实验,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和头孢呋辛耐药,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不耐药。所有菌株均对8种或8种以上的常见抗生素耐药。分离的大肠杆菌(n=37)和肺炎克雷伯菌(n=6)均产ESBL,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98.1%,对头孢他啶耐药率11.5%。对产ESBL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测试,TEM型为常见型(67.4%),SHV型(16.3%)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同时产生ESBL和AmpC的-超广谱层内酰胺酶(SSBLs)菌株。结论从双流国际机场口岸环境内蝇类分离到致病肠杆菌多重耐药,且携带有产ESBL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比对分析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分离菌中致病菌和普通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分别对从400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到的21株致病菌和255株普通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普通大肠埃希菌和腹泻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普通大肠埃希菌对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高于腹泻致病菌,但两者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 药敏结果提示在应用抗生素时除了对致病菌耐药性的监测外,有必要加强对肠道正常菌群大肠埃希菌耐药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质粒向致病菌传播.  相似文献   
49.
陈喜凯  廖虹瑜  叶倩  胡鹏威  曹霞  裴晓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23-6125,6129
目的 探讨四川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特点.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9年9月~2011年5月的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oV核酸,通过测序进行分型和进化分析,统计分析NoV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和临床症状特点的关系.结果 485例粪便标本中,Nov阳性60例,其中GⅠ簇5例(占8.3%),GⅡ簇54例(占90.0%),混合感染1例(占1.7%);12~24月龄儿童最易感染,未见性别和季节差异;呕吐与NoV感染存在中等强度的关联;24株GⅡ簇NoV中,GⅡ-4基因型占79.2% (19/24),GⅡ-3为16.7% (4/24),GⅡ-2型占4.1% (1/24);19株GⅡ-4中,有8株为2006a变异株,11株为2006b变异株;另外,4株NoV的重组分析显示并未发生重组现象.结论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期间,NoV是引起成都地区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Ⅱ-4基因型(包括2006a和2006b变异株)为优势毒株,研究发现的一株GⅡ-2型NoV国内未见报道,因此应对成都地区儿童的NoV感染进行长期监测和病原分析.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方法.方法 以类志贺邻单胞菌23S rRNA基因为目标设计引物,使用EVAGreen染料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优化反应条件,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DNA,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并将所建方法用于粪便模拟样品的检测,与常规培养法比较.结果 在反应体系为10μl,模板为1μl的条件下,该方法可测的最低拷贝数为2.18×101拷贝/体系;重组质粒标准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8~102 copies/μl);批间差异小于5%,批内差异小于3%;特异性试验中类志贺邻单胞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他常见肠道致病菌、常见弧菌以及常见正常肠道菌均为阴性;粪便模拟样品前增菌处理后检测灵敏度为25 cfu/10 ml增菌液,检测结果和传统培养法相符.结论 成功建立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途径,并可对样品中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