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新加坡糖尿病病人的管理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新加坡卫生部统计,年龄18~69岁的新加坡人中86%患有糖尿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可以影响到心血管、肾、眼、末梢神经,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如果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完全可以过正常的生活,减少、减轻、延缓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自1992年起,新加坡卫生部把糖尿病列为重点控制疾病之一,建立了以医院为中心,致力于糖尿病的科普宣传教育及糖尿病病人管理的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系统及方法。笔者于1997年~1999年由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派往…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分析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育龄女性不良孕产发生风险程度与叶酸代谢关键酶5,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关系,明确相关基因型对于预测不良孕产的实际意义,为进一步普及推广产前基因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2年4月在贵州省黔南州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及孕早中期建卡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检查者的口腔黏膜细胞提取样本。采用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位点多态性风险分布,结合不良孕产风险等级诊断结果,分析比较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根据产前筛查结果,不同风险程度的各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TT型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各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MTHFR A1298C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CC型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各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MTRR A66G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频率及...  相似文献   
143.
我院心内科实施整体护理近3年来,在护理哲理、护士职责与评价、标准护理计划、病人教育标准计划等各个环节中,皆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一致,护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我们注重抓住一系列薄弱环节,如重新学习整体护理理论,重视健康教育、转变工作模式,优化出入院流程等,切实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了整体护理,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工作自主性显著提高,职业成就意识明显增强,从而赢得了病人、家属乃至全社会的信任与尊重。  相似文献   
144.
深化护理夜班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护理夜班管理,为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奠定基础。方法调整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结构,明确各护理单元在常规情况下夜班岗位数的设置,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每月应完成的基本夜班数要求,实施护理夜班岗位绩效奖励制度。结果护理人员特别是高年资护理人员承担夜班工作的积极性增加,聘用护士离职率降低。结论规范夜班管理及建立夜班岗位绩效奖励制度是护理夜班安排更加合理化、人性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观察超短肠大鼠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和吸收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超短肠组(手术切除大鼠90%~95%的小肠)、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给予肠内营养支持21 d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结肠黏膜表画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D-木糖溶液和15N-甘氨酸对结肠进行封闭式连续循环灌注3 h,测定结肠对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的吸收情况.结果 透视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超短肠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结肠黏膜杯状细胞减少,吸收上皮细胞增多,微绒毛变长变密,细胞膜表面积增加,细胞间连接明显增多,桥粒、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超短肠组大鼠较正常大鼠的结肠皱襞深度增加,黏膜增厚,隐凹开口明显增多;隐凹内微绒毛样结构数目明显增多,长度增长且密度增加.超短肠组大鼠结肠对水的吸收能力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0);1、2、3 h内木糖吸收率和15N-甘氨酸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 超短肠大鼠结肠吸收能力可代偿增强.结肠黏膜细胞凋亡减少、吸收细胞增多、微绒毛增生、细胞膜表面积增加和线粒体增多可能是其物质和能量基础.  相似文献   
146.
经期补铁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复发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110015)刘彦琴袁璐张雪梅张丹阳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育龄期妇女,铁的需要量比男性要多,其贫血如系月经过多所致,常常治愈后复发。本文对4例复发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贫血治愈后,实施月经期补铁,预...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建立 RP-HPLC 法测定丹红粉针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红花黄色素 A 和丹酚酸 B 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 Apollo-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1%冰醋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红花黄色素 A 和丹酚酸 B 浓度分别在1.12~11.2,0.256~2.56,3.46~34.6,36.2~36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101.0%、98.8%和100.8%(RSD<3.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丹红注射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红花黄色素 A 和丹酚酸 B 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T2DM及肥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T2DM组71例和糖调节正常(NGR)组63名,根据BMI分为超重/肥胖(OW/OB)及体重正常(NW)亚组,检测各亚组SBP、DBP、WC、FPG、2hPG、FIns和HSP70等指标,计算BMI、WHR、体内脂肪含量(BF%)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GR组[(545.89±165.27)vs(666.49±251.73)pg/ml,P0.01]。OW/OB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W组[(544.72±147.39)vs(658.75±258.56)pg/ml,P0.01]。血清HSP70水平与BMI、SBP、DBP、WC、FPG、2hPG、BF%和HOMA-IR均呈负相关(r=-0.403、-0.301、-0.328、-0.327、-0.256、-0.259、-0.349、-0.244,P均0.01)。BMI、FPG是血清HSP70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肥胖及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HSP70水平降低,与FPG、BM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T2DM及肥胖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选取T2DM组71例和糖调节正常(NGR)组63名,根据BMI分为超重/肥胖(OW/OB)及体重正常(NW)亚组,检测各亚组SBP、DBP、WC、FPG、2 hPG、FIns和HSP70等指标,计算BMI、WHR、体内脂肪含量(BF%)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T2DM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GR组[(545.89±165.27) vs (666.49±251.73) pg/ml,P<0.01].OW/OB组血清HSP70水平低于NW组[(544.72±147.39) vs (658.75±258.56) pg/ml,P<0.01].血清HSP70水平与BMI、SBP、DBP、WC、FPG、2 hPG、BF%和HOMA-IR均呈负相关(r=-0.403、-0.301、-0.328、-0.327、-0.256、-0.259、-0.349、-0.244,P均<0.01).BMI、FPG是血清HSP70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 肥胖及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HSP70水平降低,与FPG、BMI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检索、获取麻醉复苏室(PACU)全麻患者术后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文库、医脉通、JBI Library、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指南网站、数据库和相关学会网站共18个,检索内容包括全麻患者麻醉复苏期间低体温预防及管理所有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包括2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推荐实践,4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随机对照研究。汇总整理为低温评估、体温监测、体温保护和设备管理4个方面,共25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的PACU全麻患者术后低体温预防与管理最佳证据,内容具体且可操作性强,可为PACU内医护人员开展体温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