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4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98篇 |
内科学 | 49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226篇 |
外科学 | 92篇 |
综合类 | 189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药学 | 83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56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探讨碘缺乏(ID)和烟雾吸入(SI)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双因素析因实验设计,建立ID和SI实验模型,观察Wistar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6周后,ID因素使血清、甲状腺、卵巢等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升高,甲状腺、大脑、肝、肾、脾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代偿性增强(P<0.05或0.01),并且降低大脑和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SI因素亦使大鼠抗氧化能力下降,其与ID因素的协同效应在甲状腺、大脑、卵巢等组织表现明显。[结论]在碘缺乏时,伴有烟雾吸入会进一步影响机体抗氧化能力,提示在碘缺乏病区吸烟或被动吸烟可能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控制吸烟也将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2.
采用析因实验设计,以尿碘含量显着减低(P<0.05)为标志的环境香烟烟雾(ETS)和碘缺乏(ID)双因素大鼠模型观察对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产生协同效应有Se、I和Zn含量在甲状腺降低,Se和Zn含量在肝脏降低,而I和Cu含量增加,血中I含量下降.ETS因素使甲状腺I、Se和Zn含量均降低,肝脏Se和Cu含量下降,I含量增高,大脑Se和Zn含量降低;ID因素使甲状腺I、Se和Zn含量降低,肝Se和Li含量降低.Cu和Zn含量增加.提示:ETS和ID联合作用,可引起多种微量元素代谢障碍,以Se和I贮备下降和利用异常变化为主.因此,补碘效果不明显时,应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63.
吸烟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肺癌、咽癌、口腔癌和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香烟中约有4000种化合物,其中气相有害物质主要有CO、醛类、氮氧化物、氰化物等,粒子相中有害物质有尼古丁、焦油等。吸烟过程所产生的侧流烟雾(sidestream)和部分主流烟雾(mainstream)可形成环境香烟烟雾(ETS),对环境产生污染作用。当前环境污染物质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甲状腺是机体极其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对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血糖特点及胰岛素用量进行评估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9月至2014年9月共21例全胰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胰岛素用量及血糖变化,稳定期胰岛素种类、用量及血糖变化,并总结其特点。结果 患者术后4 d内胰岛素需求量达峰值(最大日用量300 U),平均(143.5±62.8)U/d,然后逐渐下降;围术期(需肠外营养)血糖波动大(1.52~29.06 mmol/L),平均(11.18±0.95)mmol/L。稳定期(脱离肠外营养)非应激状态下,患者每天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用量平均(5.3±2.0)U,睡前长效胰岛素平均(8.1±2.9)U;平均空腹血糖(6.69±1.48)mmol/L,三餐后2 h血糖(9.08±2.84)mmol/L,睡前血糖(9.66±2.49)mmol/L,夜间血糖(8.15±2.78)mmol/L;67%患者平均1个月内发生13次低血糖。5例随访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15±1.20)%。 结论 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围术期血糖波动大,胰岛素需求短暂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稳定期可维持较低水平,血糖控制良好,但常有低血糖发生,无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治疗胆道手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2000年1月~2010年1月)胆道手术术后并发症在我院行十二指肠镜治疗34例病例。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23例;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7例,其中LC术后胆漏5例,胆道探查引起胆瘘2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塑料内支架2例;肝门胆管癌术后再狭窄及胆道术后胆道不通行金属支架治疗2例。结果 2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5例经碎石操作取净结石。7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2~3周后胆漏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2例恶性肿瘤患者安置金属支架一年内未发生胆管炎。结论十二指肠镜在治疗胆道术后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和恶性梗阻治疗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7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8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84.21%(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明显比观察组患者多(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抽搐。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饮食及睡眠不良,体重稍减轻。专科体检: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无异常。MRI平扫及增强:后颅窝中线偏右侧见一实性为主的较大混杂信号肿物,大小4.6cm×5.9cm×4.8cm,与小脑幕-大脑镰后部相连,挤压小脑、脑干及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治疗胆道手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2000年1月~2010年1月)胆道手术术后并发症在我院行十二指肠镜治疗34例病例。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23例;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7例,其中LC术后胆漏5例,胆道探查引起胆瘘2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塑料内支架2例;肝门胆管癌术后再狭窄及胆道术后胆道不通行金属支架治疗2例。结果 2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5例经碎石操作取净结石。7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2~3周后胆漏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2例恶性肿瘤患者安置金属支架一年内未发生胆管炎。结论十二指肠镜在治疗胆道术后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和恶性梗阻治疗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69.
袁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6,(4)
自1991年以来,秘鲁利马每年有霍乱流行,为此作者于1993年3月在秘鲁利马郊区进行了一项预试研究,旨在评价全菌体加重组B亚单位(WC/rBS)口服霍乱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剂3ml菌苗含1×10~(11)个霍乱死菌体(加热灭活的稻叶型和小川型古典生物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石榴花中抗糖尿病活性成分,采用MCI、反向ODS、Sephadex LH-20凝胶、HPLC等色谱技术从石榴花乙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了8个可水解单宁类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1-O-galloyl-6-O-feruloyl-β-D-glucose(1)、1,2,3,4,6-penta-O-gally-β-D-glucopyranose(2)、punicafolin(3)、柯里拉京(4)、tellimagrandinⅠ(5)、1,2-di-O-galloyl-4,6-O-(S)-HHDP-β-D-glucose(6)、heterophylliin A(7)、eugeniin(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8为首次从石榴中分离得到。并对这8个化合物进行了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抑制DPP-Ⅳ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2、3、5~8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化合物1和4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5、7、8对DPP-Ⅳ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化合物5进行了酶抑制类型的确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