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26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83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影响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6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正常饮食去卵巢组(NOR+OVX)、正常饮食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NOR+OVX+E2)、高脂饮食组(HF)、高脂饮食去卵巢组(HF+OVX)和高脂饮食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HF+OVX+E2)6组,每组6只。根据分组行去卵巢手术后,分别给予高脂或正常饮食20周,替代组给予雌激素20 d(5μg/d,皮下注射),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内脏脂肪量、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及血清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结果 HF+OVX组小鼠的体重与内脏脂肪量明显高于HF组,糖耐量明显低于HF组,雌激素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正常饮食3组小鼠间的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去卵巢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降低,雌激素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均<0.05)。去卵巢小鼠血清瘦素升高及脂联素降低具有显著性,雌激素治疗后瘦素降低及脂联素升高也均有显著性(P均<0.05)。各组小鼠的抵抗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雌激素治疗可以通过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影响脂肪因子水平,减少内脏脂肪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比较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43例多节段脊柱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椎节段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价,摄X线片、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4~ 59个月,平均34.1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2.9±0.8)、(1.4±1.2)分,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0.9±0.6)、(0.4±0.6)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29.2±8.1)%、(14.6±8.4)%,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分别为(17.9%±4.7)%、(8.1±5.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CT提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肿瘤复发1例,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组肿瘤复发2例.结论 对多节段脊柱转移癌,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对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更加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脊柱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优势.方法解离成人25~40岁尸体腰椎1~5椎节(L1~5),共计10×5节,完成各椎节骨含量检测,符合骨含量减少或轻度骨质疏松标准.分别应用斜面穿刺针和菱形穿刺针完成在尸椎上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模拟操作.手术后行椎体正侧位拍片,使用简易的学生用角度尺和直尺测量穿刺针道偏转数据;观察CT断层扫描下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特点.针道偏转计量数据应用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斜面穿刺针在椎体骨质内发生背向斜面的偏转,偏转角度为(1.83±0.2)°至(3.30±0.3)°.菱形穿刺针在椎体内未发生针道偏转.骨密度值与修正后偏转角度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991,P=0.001.CT断层扫描显示:自斜面穿刺针之斜面溢出的骨水泥团分布呈现为偏向分布的类椭圆体,随着针体旋转调整,可控制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骨水泥自菱形穿刺针顶端溢出后,直接冲向针尖远端,成为类球形体,旋转针体后,不能调整骨水泥注射方向和分布区域.结论实验观察表明,应用斜面穿刺针具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可以在进针和注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具有天然的设计优势,获得精确的进针路径控制和骨水泥在靶区内的填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红激光剜除术(diode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Di 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大体积BPH患者,分别采用等离子或红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值下降值、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IPSS、Qmax、生活质量评分(Qo L)无差异。Di LE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膀胱灌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KEP组。两组手术时间[(123.5±27.2)min vs.(102.7±20.4)min]、切除组织重量[(64.7±16.8)g vs.(61.2±20.5)g]、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92±0.43)g/dl vs.(1.24±0.55)g/dl]、膀胱灌注时间[(28.9±14)h vs.(38.5±16.6)h]、导尿管留置时间[(2.6±1.8)d vs.(3.8±2.3)d]和住院时间[(4.84±1.8)d vs.(6.2±2.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症状、逆行射精亦有差异(P<0.05);但尿潴留、输血、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无差别;且术后均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PKEP组1例因术后出血给予输血治疗。结论与PKEP相比,Di LEP治疗大体积BPH出血风险更小,膀胱灌注、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更短,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中青年患者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从全国130家研究中心招募11020例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非干预的A1 chieve研究,为期24周。本文分析所有在研究中使用BIAsp30治疗的患者。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中青年组(年龄≤65岁),同时以研究前是否使用过胰岛素进行分组对比观察BIAsp30的疗效。各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采用ANCOVA模型分析,低血糖事件采用McNemar′s配对比例检验分析。结果老年组1969例,中青年6508例接受BIAsp 30治疗。24周BIAsp30治疗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老年组患者的总体夜间和重度低血糖事件分别从基线时的2.84、0.91和0.34次/患者年下降至2.00、0.41和0次/患者年,中青年组低血糖事件从基线时的2.19、0.48和0.10次/患者年,下降至1.39、0.23和0次/患者年。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用药24周后HbA1c分别比基线时降低[治疗后(7.0±1.0)%和(7.0±1.0)%;基线(9.3±2.3)%和(9.6±2.3)%;老年t=-33.47,P<0.001;中青年t=-67.94,P<0.001];老年和中青年组患者HbA1c<7.0%的达标率比基线增高[基线为13.8%(223/1620)和9.5%(514/5390),治疗后为57.7%(682/1182)和55.0%(2124/3863)]。BIAsp 30治疗24周后,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空腹血糖均比基线降低[治疗后(6.8±1.2) mmol/L和(6.7±1.3) mmol/L;基线(9.8±3.5) mmol/L和(10.4±3.6) mmol/L,老年t=-32.86,P<0.001;中青年t=-70.02,P<0.001];早餐后2 h血糖分别比基线时下降[治疗后(8.9±1.7)和(8.8±1.8) mmol/L;基线(13.9±4.8)和(14.4±4.9) mmol/L,老年 t =-34.14, P <0.001;中青年t=-67.70,P<0.001]。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结论 BI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估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在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睾丸切除术的103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18例。依据位点突变结果,将103例患者分为突变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PSA下降一半时间、CRPC形成率、CRPC形成时间、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等。结果:两组术前指标无异质性。突变组在CRPC形成率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PSA下降一半时间、CRPC形成时间、死亡率及生存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可提高CRPC形成率,但并没有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HSD3B1基因1245位点突变是否会对CRPC将来的治疗带来改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抽搐。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饮食及睡眠不良,体重稍减轻。专科体检: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无异常。MRI平扫及增强:后颅窝中线偏右侧见一实性为主的较大混杂信号肿物,大小4.6cm×5.9cm×4.8cm,与小脑幕-大脑镰后部相连,挤压小脑、脑干及第四脑室,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GSVV患者,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和观察组45例(采用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静脉临床危重程度,术前、术后7 d的炎症及免疫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术后住院及小腿麻木消失的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患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评分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且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且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对照组患者血清CD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