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多采用保守疗法为主。本文就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动态干扰电治疗以迅速镇痛、消炎、消肿、松驰肌肉,改善深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变脊柱生理曲度等作用,对8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首次使用氯丙嗪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11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6个月及12个月后分别测定多项血糖指标浓度,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时的空腹血糖(FPC)、2小时糖耐量(2H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以及治疗6个月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有15.79%的患者发生血糖调节功能受损(ICR),其中氯丙嗪组为11.65%,明显高于利培酮组6.32%;随着精神病发病年龄的增长,上述血糖浓度也逐步提高;发病年龄、疗前糖耐量及脂蛋白p浓度接近正常上限可能是ICR的诱因。结论 首次使用氯丙嗪和利培酮即可影响糖代谢,应早期监测血糖,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血管外膜生成的一氧化氮(NO)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VSM)增殖的影响,以探讨血管外膜源NO对血管结构重塑调节的意义。方法 取大鼠胸主动脉,去除内皮,分以下几组进行组织孵育10h:(1)完整外膜血管组;(2)单纯中膜组;(3)中膜与剥离的外膜共育组;(4)中膜与服L-N-硝基精氨酸(L-NNA)预处理的外膜共育组。每例胸主动脉剪为二段,分两个亚组:ET(10^-7mol/L)组和对照组。^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VSM的细胞增殖。另取大鼠腹主动脉外膜,用10^-8和10^-7mol/L ET-1刺激4h。Griess法测血管外膜生成的亚硝酸(NO2-)含量,^3H-L-精氨酸(^3H-L-Arg)标记的同位素法测定外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1)各ET亚组^3H-TdR掺入比相应对照组分别增加48.8%-71.9%。(2)在10^-7mol/L ET-1刺激下,完整外膜组及中膜+外膜组的^3H-TdR掺入分别比单纯中膜组低21.3%和24.5%。中膜+L-NNA预处理的外膜组^3H-TdR掺入分别比中膜+外膜组及完整外膜组高30.8%和25.4%,而与单纯中膜组差异无显著性。(3)与对照组相比,10^-8和10^-7mol/L 的ET-1使外膜NOS活性分别增加124%和177%;使外膜生成的NO2-含量分别增加88%和22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血管外膜生成的NO可抑制ET-1刺激的VSM的增殖,其抑制作用为ET-1激活的血管外膜NOS/NO途径所分导。提示血管外膜源NO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血管重塑的调节。  相似文献   
54.
患者 男性,37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3个月,日常轻微活动及休息时均有发作,每日发作数次,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含服硝酸甘油片症状可以减轻。既往无糖尿病、高脂血症,无吸烟及饮酒史,平时血压150/100mmHg。人院时血压145/95mmHg,心电图大致正常,心肌酶学正常。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冠状动脉造影前……  相似文献   
55.
乳磨牙根管数目及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文献对乳磨牙根管详细解剖阐明不多,作者对50例离体乳磨牙的根管数目、分布及牙根外形等进行了研究。临床资料选50颗乳磨牙,上颌第一轧磨牙15颗,上颌第二乳磨牙15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0颗,下颌第二乳磨牙10颗。方法;本组so颗乳磨牙分别用涡轮牙钻揭除范室项后用1号扩大外探查报管口的位置形态、根管数目、根管分布以及牙根外形及数目。结果上颌第一乳磨牙(IV)94%为三根管,分别为近中颇侧根管,远中须侧及跨侧根管,6%为四根管,表现为近中顿或远中须处有二根管、二根管口相距0.5~!毫米.根管口均位于髓底边缘侧。94%…  相似文献   
56.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技术研究上颌第三磨牙的根管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调取397颗上颌第三磨牙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第三磨牙的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类等。结果397颗上颌第三磨牙中,三根牙最多,占43.07%;融合根牙次之,占40.30%。分析根管数目显示,三根管最多,占47.86%;单根管次之,占28.21%。根据Vertucci根管分类,89.6%的牙根以Ⅰ型根管为主,但仍会出现根管治疗时较难操作的Ⅱ型、Ⅲ型、Ⅴ型、其他型等根管。结论上颌第三磨牙根管解剖形态多样,根管系统复杂、变异大。  相似文献   
57.
目的调查东莞市樟木头镇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及需求,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生殖健康水平的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依托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干预前摸底调查,了解东莞市樟木头镇20902名流动妇女的文化程度情况、生殖健康状况、生活工作状态、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及行为、习惯特征等。结果调查发现流动妇女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生殖器感染(主要指阴道炎及宫颈炎、盆腔炎)及不孕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1.96%、6.44%、42.19%和6.45%。结论流动妇女缺乏相关生殖健康知识,不良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57例。另选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ICAM-1表达和D2-40标记的LVD表达情况。观察ICAM-1表达和LVD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的关系,并观察ICAM-1表达水平与D2-40标记的LVD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73.7%(42/57),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15.0%(3/20)。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LVD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无关。ICAM-1阳性表达的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31.85±6.52),ICAM-1阴性表达组的1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25.41±4.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0.01)。结论 ICAM-1过表达可以上调结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在结直肠癌中联合检测ICAM-1和LVD,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低流量氧疗过程中吸入氧气温度在30℃~35℃时,不同湿度对病人氧疗舒适度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吸氧湿度将75例脑外科病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即病室温度22℃,湿度在55%~65%,在氧气加热至30℃~35℃,将A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50%以下,B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51%~70%,C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71%~80%,D组的吸氧湿度控制在81%~90%,E组的吸氧湿度控制91%~100%,3d后比较各组病人的氧疗舒适度和依从性.[结果]5组病人鼻咽部感觉、咳嗽程度、咳痰难度、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湿度在71%~90%时病人舒适度和依从性优于其他组.[结论]低流量氧疗过程中吸入氧气温度在30℃~35℃时,吸氧最佳湿度为71%~90%.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