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不同产地枳实与枳壳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枳实、枳壳药材中橙皮苷、柚皮苷等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此类成分在两种药材中的区别。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Inertsil ODS(250×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38:58:4)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m~(-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枳实中主要含橙皮苷、芸香柚皮苷,而枳壳中以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较高;且枳实中总黄酮含量高于枳壳。结论: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高低均有很大区别,揭示产地、品种以及采收期的不同影响其含量分布。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2018年重庆市苯接触人群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重点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18年重庆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中选取苯接触职业人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健康检查率差异。结果 2018年重庆市苯接触企业申报率为73.07%,检测率为20.67%,健康检查率为65.33%。苯职业接触人群中40~49岁人数最多占37.08%,男性多于女性。璧山区苯接触人数最多,其次是渝北区和九龙坡区。3个地区的健康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914,P<0.01)。健康检查率>90%的地区有石柱县、垫江县、酉阳县、忠县、梁平县、巫山县、开州区、丰都县。苯职业接触企业的行业类型主要为制造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种主要行业的健康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35,P<0.01)。小型企业苯接触人数最多(8 067人),大型企业健康检查率最高(91.68%),4种规模的企业苯接触职业人群的健康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53.241,P<0.01)。结论重庆市苯职业接触人群健康检查率较低,应提高企健康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2010-2019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死亡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可持续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19年布拖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与死亡者基本和随访信息,按病例数2倍抽样组成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四川省凉山州4个艾滋病防治重点县(4县)抗病毒治疗(ART)脱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4县2005 — 2019年入组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至2020年底;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病例报告、治疗及随访相关信息;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年度脱失概率和累计维持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治疗脱失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   4县治疗总脱失率为14.82/人年,在治疗后的0~1、2~3、4~5、9~10年的脱失概率分别为18 %、10 %、7 %和10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治疗脱失风险低于男性(AHR = 0.83),入组治疗时年龄 ≥ 40岁治疗脱失风险低于 < 30岁者(AHR = 0.93);已婚或同居者脱失风险低于未婚者(AHR = 0.85);与医疗机构来源相比,样本来源为重点人群者脱失风险较低(AHR = 0.83);与治疗前合并感染HCV或HBV者相比,未合并感染者的脱失风险较低(AHR值分别为0.84、0.92);诊断感染HIV后 ≥ 1个月入组者脱失风险均高于 < 1个月入组者(1月~、6月~、12月~入组者AHR值分别为1.13、1.18和1.34);美姑县的脱失风险高于布拖县(AHR = 3.83);相对2018年后入组者,2016、2017年间入组者脱失风险最低(AHR = 0.5)。  结论   凉山4县治疗脱失率较高,脱失速度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但从2018年起新入组治疗的脱失率有增加趋势;男性,< 30岁,无配偶、经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合并感染HCV或HBV、诊断后超过1个月启动治疗、现住址在美姑县是治疗脱失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5.
HPLC法测定复方制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中苦杏仁苷HPLC定量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_(18)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乙腈-水-冰醋酸(1:1:16:0.02)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40℃。以HPLC法测定了麻杏石甘汤、桂枝茯苓丸等6种自制模型制剂和橘红丸、桂枝茯苓丸胶囊等3种市售商品制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苦杏仁苷线性范围:0.1104~1.840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在96.6%~103.2%;RSD在0.9%~2.6%(n=3),且操作简便、快速、适用范围广。结论:本法作为复方制剂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对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6%,P<0.05).观察组胆红素、转氨酶、尿素氮等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BV-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6.06%;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78.79%,对照组为54.55%(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对乙肝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可明显控制腹水,明显改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试验定性判断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可行性。方法以凉山州越西县全人群体检HIV快速检测阳性者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分别进行3次金标法和ELISA法检测,将检测至少1次阳性样本进行HIV抗体确证检测(免疫印迹法WB),分析确证结果与3次筛查结果一致性。结果共收集样本1 181例,金标法和ELISA法试验组分别为459例和722例,金标法检测3次均阳性样本数450例,其中449例(99. 78%) WB法为HIV-1抗体阳性,1例WB法为HIV-1抗体不确定,经随访为HIV抗体阴性,并且该样本金标法反应强度与HIV-1抗体阳性样本反应强度较接近; ELISA法检测3次均阳性样本数703例,其中701例(99. 72%) S/CO平均值≥6,且WB法为HIV-1抗体阳性。结论使用ELISA法检测HIV抗体时,结合检测阳性次数与S/CO平均值可定性判断HIV抗体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在下肢DVT中的作用。方法抽取40例下肢DVT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及CD62L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酶免法检测IL-10水平。结果下肢:DVT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平均阳性表达率(53.01±1.81)%高于对照组(20.03±0.54)%(P<0.05),CD62L平均阳性表达率(59.80±8.97)%低于对照组(73.32±1.28)%(P< 0.05),IL-6水平(141.20±56.73)ng/L与对照组(108.85±41.48)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8、TNF—α及IL-10水平分别为(0.57±0.14)、(2.34±1.04)、(50.42±10.62)μg/L,均高于对照组(0.32±O.06)、(1.14±0.40)、(15.50±8.26)μg/L(P<0.05)。结论炎症反应与下肢DVT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DVT。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缬沙坦、福辛普利钠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血压合并MCI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均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此基础上,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胶囊,福辛普利钠组给予福辛普利钠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次/d。血压达标后,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的变化,并对治疗后12个月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个月后,3组MMSE及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福辛普利钠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MMSE、Mo CA总有效率分别为30.0%和36.7%、20.0%和20.0%、16.7%和16.7%,缬沙坦组略高于其余2组,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福辛普利钠和苯磺酸氨氯地平3种药物在降压达标后均可改善高血压患者伴有的MCI,其中缬沙坦改善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各项参数的差异。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21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参数,以年龄小于50岁为A组,50~59岁为B组,59~69岁为C组,69岁为D组,总结分析并比较各年龄组尿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达峰时间(TQmax)、排尿时间(VT)、尿量(VV)、残余尿量(PVR)、初次尿感容量(FS)、强烈尿感容量(SS)、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膀胱收缩指数(BCI)及Qmax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等指标。结果各年龄组间平均Qmax(P=0.003)、PVR(P=0.041)、SS(P=0.032)、Pdet.Qmax(P=0.026)、BCI(P=0.048)、MUCP(P=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VT(P=0.069)、VV(P=0.086)、FS(P=0.135)、ALPP(P=0.176)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max、Pdet.Qmax、MUCP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PVR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年龄越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排尿功能越差,逼尿肌收缩力和尿道闭合功能随年龄增加而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