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四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我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方法将2010年4—12月89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研究组(419例)和对照组(4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四化管理护理模式,即全程实施护理排班弹性化、护理内容专业化、全程护理人性化、护患关系亲情化。结果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5.4%,研究组为9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P〈0.01),对照组对责任护士满意率为93.2%,研究组为9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6,P〈0.01)。结论创新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在我科病房实行优质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成果,也使我们对示范工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2.
韩志兴  王涛  薛芃  赵玉千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522-1522,1568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有效性。方法将6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 t术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40 mg/次,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2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到术后2年。对照组为术后拒绝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或灌注仅1~2次者。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观察其在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60例患者,4例失访,随访时间18个月~11年,平均78个月。64例中坚持灌注治疗2年者49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2%、16.3%、22.4%、34.7%;对照组15例,随访11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4%、54.5%、63.6%、72.7%。维持灌注组首次复发时间平均为47个月,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为26个月。结论 TURB t术后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降低膀胱癌的近期及远期复发率,THP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疗效。方法 6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次40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两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到术后2年。对照组为术后拒绝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或灌注仅1~2次者。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观察其在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结果果随访60例患者,4例失访,随访时间18个月~11年,平均78个月。64例中坚持灌注治疗2年者49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2%,16.3%,22.4%,34.7%;对照组15例,随访11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4%,54.5%,63.6%,72.7%。维持灌注组首次复发时间平均为47个月,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为26个月。结论 TURBt术后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降低膀胱癌的近期及远期复发率,是较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镁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取纯镁(Mg组)、AZ31镁合金(AZ31组)和表面经过微弧氧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MAO组)3种材料,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观察后,将人牙周膜干细胞(h PDLSCs)分别接种于3组材料表面进行培养;并观察细胞的增殖曲线(CCK-8实验)以及贴附形态(SEM)。然后将3组材料植入SD大鼠皮下,分别于植入1、2、4、8周处死动物并取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剩余材料表面的元素变化以及形貌改变;HE染色观察各材料周围组织纤维包裹层厚度及巨噬细胞数量以评价材料所引起的异物反应。结果:3组材料均对h PDLSCs增殖有所抑制,其中以Mg组抑制最大,MAO组最小(P<0.05),而且h PDLSCs在MAO组表面表现出了更好的贴附状态。3组材料在植入体内后表面元素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以钙、磷元素变化最明显,材料耐腐蚀性以MAO组最强,Mg组最差;其中MAO组在大鼠皮下引起的免疫反应最轻,Mg组最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表面微弧氧化(MAO)处理的镁合金在体内外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新型STA无痛麻醉仪和传统手推卡局式注射器在老年牙周病患者牙周韧带注射麻醉和松动患牙拔除术中对患者血压、心率、疼痛程度、面部表情、合作程度和耐受行为的影响。方法:对52例老年牙周病患者的104颗松动牙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局部麻醉时使用新型STA无痛麻醉仪(试验组)和卡局式注射器(对照组)行牙周韧带注射,分别记录麻醉和手术时患者的血压、心率数值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Kuttner、Frankl和Houpt各量表的评估,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卡局式注射器相比,使用新型STA无痛麻醉仪局部麻醉时,老年患者的舒张压(DBP)、VAS和Kuttner分值明显降低,Frankl和Houpt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中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型STA无痛麻醉仪能明显减轻麻醉中老年患者的血压波动和疼痛程度、缓解面部紧张表情、提高合作程度和耐受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测量评分系统(R.E.N.A.L.评分系统)在T1a期肾肿瘤行经腹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TLPN)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泌尿外科67例行TLPN的T1a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78%),女15例(22%),年龄26~75岁,平均(56±13)岁。肿瘤平均直径(2.5±0.8)cm,其中左侧32例(48%),右侧35例(52%);应用R.E.N.A.L.评分系统对肾脏肿瘤进行量化评分。比较低、中与高评分组在肿瘤最大径、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肌酐及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的差异。 结果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LPN,无中转开放及死亡病例。平均R.E.N.A.L.评分为(6.3±1.7)分,其中低评分组有37例(55%),中评分组有24例(36%),高评分组有6例(9%),低、中与高评分组肿瘤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0,P=0.008),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肌酐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R.E.N.A.L.评分系统评估TLPN治疗T1a期肾肿瘤手术风险及手术难易程度的价值有限,临床应用需慎重。  相似文献   
17.
18.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发生率很高,常引起冠周炎、邻牙远中龋、牙间骨吸收,少数可引起颌骨周围软组织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颌骨囊肿等并发症[1].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如何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并无明确的应用指南,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感染病菌的高度耐药而难以控制感染;另一方面加大了患者就医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现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能否预防术后炎性并发症的相关文献综述,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对伴有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64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完善的尿动力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逼尿肌反射亢进44例,采用治疗原发病、排尿功能锻炼、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效者28例;6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例术后呈明显尿失禁;10例无效者采用外部集尿器。逼尿肌功能受损及失代偿至急、慢性尿潴留20例,其中保留尿管患者14例。经口服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或非那雄胺逐渐恢复自行排尿或排尿症状明显改善者1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例,膀胱造瘘术3例,4例采取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结论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对帕金森病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与术前伴有心血管疾病有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0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进行的35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间术前临床症状、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及术后出血比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重量相比无显著差异,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218例患者术后出血比例为12.84%,术前未伴有相关疾病的136例患者术后出血比例仅为4.4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伴有心血管疾病是引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控制术前因素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