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跨理论模型在促进高血压患者戒烟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建构的健康教育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戒烟中的效果.方法 在苏州某医院通过方便取样收集89例高血压患者(吸烟或曾吸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跨理论模型建构的戒烟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戒烟教育.随访1~6个月,比较两组行为改变阶段.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的行为改变阶段差异有显著意义(F=8.90,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处理因素与随访时间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3.69,P<0.01).干预组患者每日吸烟支数较对照组少(F=6.03,P< 0.05),各组每日吸烟支数随着随访时间的改变而改变(F=4.54,P<0.05).干预组血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跨理论模型建构的健康教育对促进高血压患者戒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张云萍  薛小玲 《护理研究》2011,25(15):1319-1321
回顾希望概念和理论,重点介绍希望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概况,特别是希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为希望护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病人常因换液体不当或操作过程中污染造成腹膜感染、出口感染等并发症[1].更换腹透液时,需将连腹膜透析导管的延伸短管从衣服中移出,移去"Y"形主干接头上的防护罩,打开延伸短管上接头上的碘伏帽,将"Y"形管主干与延伸短管连接[2].这一过程是换液操作中最初和最关键的一步.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是:在整个换液程序中,延伸短管接头和"Y"形主干尾端相结合的这部分会暴露在空气中,这就增加了管路中无菌部分的污染几率.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巧用腹膜透析液外包装袋,减少无菌管路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降低了污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又称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CKD-rP),简称尿毒症性瘙痒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率高达50%~90%[1].DOPPS研究显示,至今约42%的透析患者仍遭受着中至重度的瘙痒症困扰[2].UP是一个系统性病变而非单纯的皮肤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仅干扰其睡眠和工作,也可带来皮肤感染、皮肤破损等症状,同时影响着透析的转归,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15%~17%[3-4].笔者对有关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云萍  薛小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62-106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Herth希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7.9%的MHD患者的希望水平处于中、高水平,希望总体的均分为(32.39±4.59)分;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60%、71.43%;希望总体及其分项目与焦虑、抑郁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的希望水平较为理想,希望是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预测变量;护理人员应以希望作为新的视点,提高MHD患者的希望水平,降低其焦虑、抑郁,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综述。本文简要介绍了有益健康模型以及心理一致感概念、稳定性以及心理一致感量表的使用。具体分析了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而总结了心理一致感的应用范围和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心理一致感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输液固定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就医病人的输液量较大,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达104亿瓶,相当于该群体人均输液8瓶。而这一类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占较大比例,由于他们自身忍耐性较差,或监护人的疏忽,极易发生脱针、渗液等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目前临床解决办法主要为在病人输液部位下放置直板式输液固定板起固定作用,这类装置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可起预防脱针的作用,但由于缺乏个性化定制,影响病人舒适度,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广泛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装置,可依据病人的手形调节输液固定板,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当患者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时,往往痛苦万分,焦虑恐惧,甚至悲观绝望。因此,对于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缓解,减少疾病复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临床实践,对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应以保持乐观的态度,预防感染和出血,合理的膳食指导和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为主要内容。1教育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白血病起病急症状重、化疗反应大,往往给患者的精神上带来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消极的精神因素会降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