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近年来,人们对左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除电压标准外,1981年 Beach等报道了非对称性倒置 T 波、其非对称性比例≥2.0对左室肥厚或扩张的诊断价值。1984年 Short 等又报道了 T 波终末正向超射与左室肥大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一组正常人和一组左室肥大病人,以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性、前瞻性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此两个单项标准对左室肥大的诊断价值。对象和方法一.对象(一)正常对照组:共54例。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16—56岁(平均34.8岁)。均无心血管病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证据。(二)左室肥大组:共81例。其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16—81岁(平均46.7岁)。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参照创伤性心内心房起搏有关文献,结合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实例,提出了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无创性电生理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易发易止,心动周期的改变或房早刺激均可诱发或终止;诱发发作的房早刺激无SR跳跃而引起延迟出现的P~-,且其P~--R小于窦律时的P-R间期;发作时P~-波为正常逆行激动顺序且P~--R相似文献   
163.
本文报道2例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患者,最初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误为Ebstein畸形,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而确诊。文中分析了误诊原因,并对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查时的表现和鉴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AMI患者血糖与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糖升高组(A组)97例,正常血糖组(B组)105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BUN进行对比分析,糖尿病人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结果:(1)应激性血糖升高检出率为48.0%(97/202);(2)血糖升高组的泵衰竭发生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3)血糖升高组的BU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异常BUN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AMI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把应激性血糖升高和BUN结合起来用于判断AMI的预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5.
患者男 ,2 4岁 ,近 7年常在活动时感阵发性心悸、心率加快 ,休息后缓解。 11个月前因运动及饮酒后心悸加重而就医 ,心电图为宽QRS心动过速 ,频率 2 14次 /min ,呈室房分离。患者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数小时 ,除血压偏低外无其他血流动力学障碍。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5 9mm、左房内径 36mm ,患者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考虑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经静脉注射 (静注 )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维拉帕米、艾司洛尔、美西律、普鲁卡因酰胺 ,口服胺碘酮、美托洛尔及电复律均不能终止室速 ;静注艾司洛尔…  相似文献   
166.
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速、房扑、房颤)、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特发性室速、频发室早)及特殊类型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AVNRT)的电生理特点、射频消融方法学及其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142例,男64例,女78例,年龄12~65岁。其中房性快速心律失常50例,室性快速心律失常31例,特殊类型AVRT/AVNRT61例,9例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均行正规心内电生理研究,根据不同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机制采用相应的心内靶点标测及射频消融方法,房颤采用大静脉电隔离术。结果相对于普通型AVRT或AVNRT而言,本研究的快速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较复杂,标测及消融难度较大,但总的成功率95.8%,并发症9.9%,随访复发率8.8%,再次消融成功率90%,但房颤消融成功率仅60%;9例TCM随访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房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及特殊类型AVRT或AVNRT形成多种复杂的电生理现象,深入了解这些现象是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前提;射频消融治疗这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绝大多数病例可达到治愈目的;但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及射频消融治疗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贵州省心脑血管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社区15岁以上人群抽取6 361人进行调查,对女性人群各年龄段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并与该社区男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贵州省社区女性人群的体重指数、腰臀围比、血压值随增龄而显著增加(P<0.05);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随增龄而显著增加(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体重指数增加而增加(P<0.05).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体重指数、血压均值显著低于男性(P<0.05),而臀腰围比值显著高于男性(P<0.05).结论贵州省社区女性人群高血压有其特点,防治措施必须针对改变膳食结构、加强锻炼、减重、控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应激破裂、糜烂、出血,继而血栓形成、血管堵塞所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1-3],临床表现和预后都不同,早期评估其病变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新近研究表明,BNP测定对心肌缺血能提  相似文献   
169.
贵州省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贵州省社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MS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1 817名15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的MS及各种代谢异常患病率,同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Loglsitic回归分析. [结果]该人群MS患病率为7.5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增加趋势;MS相关危险因素中,家族史、运动、年龄、高脂饮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运动为保护因素. [结论]贵州省社区人群中MS危险因素状况不容乐观,代谢综合征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0.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实验末取兔皮下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脂肪细胞,RT—PCR测定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 mRNA表达:同时采血分离血浆.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血浆PAI-1活性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P〈0.01):该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 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该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 mRNA表达显著低于高胆固醇血症组(P〈0.01),血浆PAI-1活性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表达PAI-1增加,血浆活性增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表达及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