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患者男,29岁,因畏寒发热1 d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史.2009年1月9日在市场购买鸭子1只并亲自宰杀,6 d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3℃,无其他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AMI患者血糖与血清尿素氮(BU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病例分为两组:血糖升高组(A组)97例,正常血糖组(B组)105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BUN进行对比分析,糖尿病人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结果:(1)应激性血糖升高检出率为48.0%(97/202);(2)血糖升高组的泵衰竭发生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3)血糖升高组的BU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异常BUN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结论:AMI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把应激性血糖升高和BUN结合起来用于判断AMI的预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3.
患者女性,9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年,诊断为“房缺”于1990年7月21日入院。查体:BP10.6/6.7kPa,P80次/分,R20次/分,发育营养中等,胸廓无畸形,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Ⅲ/Ⅵ级粗糙收缩期喷射型杂音,心尖部闻及Ⅲ/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双肺呼吸音正常,肝脾不大,下肢不肿。X线胸片:肺动脉段突出明  相似文献   
164.
梅丽  蔡运昌  朱强  余杉  梁勤  赵宁  杨天和  张陈匀 《贵州医药》2007,31(12):1074-1078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左前降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在冠脉成形术前后室壁节段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狭窄接受支架置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7例,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1周测量左前降支供血区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另测量46例正常人的相同室壁节段的相同参数作为对照。结果(1)冠心病组治疗前左前降支供血区8个心肌节段的Vs、Ve及V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Vs在6个节段、Ve在4个节段、Va在3个节段显著减低(P<0.05~0.01);(2)冠心病组治疗后1周室壁运动速度减低节段的3个参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6个节段的Vs、3个节段的Ve、2个节段的Va显著增加(P<0.05~0.01);其中4个节段的Vs、2个节段的Ve、2个节段的Va已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3)冠心病组17例术前有72个节段的Vs异常,术后l周25个节段恢复至正常。结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1周心肌节段性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QTVI技术能定量分析左室壁局部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5.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实验末取兔皮下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脂肪细胞,RT—PCR测定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 mRNA表达:同时采血分离血浆.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血浆PAI-1活性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P〈0.01):该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 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该组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 mRNA表达显著低于高胆固醇血症组(P〈0.01),血浆PAI-1活性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表达PAI-1增加,血浆活性增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PAI-1表达及活性。  相似文献   
16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有很高的成功率,而冠心病室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却有限,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目前更是知之甚少.临床上有时可遇室速起源处位于心外膜下心肌,以心内膜标测为基础的射频消融技术常无能为力.已有作者探索了经微心脏静脉途径标测室速起源部位并作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获得成功.本文报道探索犬经微冠状动脉进行电生理标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7.
Whipple病     
吴强 《贵州医药》2005,29(9):861-862
Whipple病(Whipple’s disease,惠普尔病,又称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于1907年首次由Whipple报道,是一种罕见的以腹泻和吸收障碍等多种胃肠道症状为特征的慢性多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关节、心脏或神经系统症状。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白种人,但女性和所有种族均易感。近年来,随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本病诊断报告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8.
近年来,人们对左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除电压标准外,1981年 Beach等报道了非对称性倒置 T 波、其非对称性比例≥2.0对左室肥厚或扩张的诊断价值。1984年 Short 等又报道了 T 波终末正向超射与左室肥大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一组正常人和一组左室肥大病人,以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进行了系统的、对比性、前瞻性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此两个单项标准对左室肥大的诊断价值。对象和方法一.对象(一)正常对照组:共54例。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16—56岁(平均34.8岁)。均无心血管病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证据。(二)左室肥大组:共81例。其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16—81岁(平均46.7岁)。  相似文献   
169.
经食管心房起搏治疗心房扑动的方法研究及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运昌  邓绍宜 《天津医药》1992,20(10):579-581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