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暴露于NE(20μmol/L)和维生素E(5μmol/L、50μmol/L及500μmol/L)36小时,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DNA梯状带纹的变化。结果:NE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和DNA梯状带纹出现,500μmol/L的维生素E干预可抑制NE的致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NE的促凋亡作用可能与活性氧生成增加有关,维生素E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NE的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本院收治的22例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的心电图表现,分析讨论不同部位IVT的心电图特点和心电图鉴别诊断。临床资料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22例,男性18例,女性4例,年龄11~65岁,临床体格检查,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因而诊断为IVT;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采用经食道程序心房期前刺激法(PAS)及连续心房起搏法(CAP),测定了83名正常人和2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自主神经阻滞(ANB)前后的SACTp和SACTc。本文就无创性SACT测定的方法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SACT的正常上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SACTp为230毫秒,SACTc为280毫秒;在ANB后分别为189和186毫秒,认为在ANB后采用经食道起搏间接法测定SACT,其可靠性增加,目前在临床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心率校正ST段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5例正常对照组和38例冠心病组患者的试验结果,测定每一时点心电图ST段压低值,计算最大ST/HR斜率和ΔST/HR指数,并比较其与传统ST段压低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正常组最大ST/HR斜率、ΔST/HR指数和ST段标准的95%上限值分别为1.1μV/次/min、0.77μV/次/min和70μV,以此为界限值,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显著大于传统ST段压低标准(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无创、安全、经济,最大ST/HR斜率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维地洛 (CAR)对心肌梗死 (MI)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CAR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Waistar大鼠前降支结扎 ,于术后 1周开始分别予大剂量CAR[HCAR组 ,6 0mg/ (kg·d) ]和小剂量CAR[LCAR组 ,6mg/ (kg·d) ]干预 7周 ,观察不同剂量CAR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细胞凋亡、Fas、Fas配体 (FasL)和Bcl 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CAR可改善心功能指标 ,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及FasL的mRNA水平 ,上调Bcl 2表达 ,其中对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及Bcl 2mRNA表达的影响以HCAR组明显。结论 :CAR可有效地减少MI后心肌细胞凋亡 ,防治CHF ,效果以大剂量明显 ,这可能与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6.
冬眠心肌的核素显像和超声显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眠心肌是存活的、潜在可逆性功能不良心肌节段 ,随血运重建其功能可以恢复 ,于 1 980年首先被描述〔1 ,2〕。在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后 ,人们发现血运重建 (包括冠状动脉搭桥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可以改善部分缺血或梗死区局部室壁的收缩功能 ,缓解冠心病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的重要进展是用各种方法检测出冬眠心肌以协助作出治疗决策并探讨各种有关条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存活心肌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生化代谢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反映了长时间持续的细胞去分化状态 (一种可逆的适应过程 )。血运重建术后左室功能恢复与否取…  相似文献   
107.
<正> 患者男性,15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4年于1990年9月19日入院。查体:T 37℃、P 84次/分、R 20次/分、Bp 14.6/9.3kPa(110/70mmHg)。发育营养中等,唇无发绀,心界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Ⅳ/Ⅵ级粗糙收缩期杂音伴收缩期震颤。双肺呼吸音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下肢不肿,周围血管征(一)。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不偏,心肌受损。X线正侧位胸片:肺血明显增多,肺动脉段凸出,食道压迹加深,心后食道三角消失。超声心动图:用岛津SDU-8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仪2.5MHz探头检查,左、右室内径均增大。M型显示左房内有带状回声将左房分为前后两部分。B型胸骨旁长轴左室切面及心尖四腔位均可见室间隔上段明显回声失落,并见一“纤维条  相似文献   
108.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是一种继发于慢性心动过速的可逆性心肌病,识别和治疗这类心肌病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本文报告3例TCM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结果,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  例1.男,64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10余年入院。心动过速反复、频繁发作。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频率220/min。近2年发作间歇期有劳累性气短。超声心动图(UCG)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0mm,左房内径(LAD)33mm,余无异常。于1996年8月行射频消融(RFCA)。术后3个月UCG示LVEDD58mm,LAD32mm;术…  相似文献   
109.
血管壁的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本质的作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能参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是AS斑块不稳定的标记物,可用于协助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ACS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以及评价其预后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 (MI)后心肌病理形态学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意义及卡维地洛 (CAR)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雄性Wistar大鼠MI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塑指标、心肌病理形态学及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变 ,并于MI后 1周开始对大鼠进行 7周的CAR和美托洛尔 (MET)干预 ,观察CAR和ME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MI后大鼠MAP和±dp/dtmax显著降低 ,左室舒张期末压 (LVEDP)、左心室湿重 /体重 (LVW /BW)、右心室湿重 /体重 (RVW/BW )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 ,心肌出现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 ;CAR和MET可不同程度地改善MI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异常 ,CAR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效果优于MET。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在MI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AR可有效地减少MI后心肌细胞凋亡 ,改善心肌病理形态学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