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研究干细胞表面形貌、超微结构及细胞骨架等方面的应用,讨论MSCs 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AFM 对培养了1 d及5 d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骨架和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在AFM 下观察到了用电镜或其它显微方法所难以观察到的MSCs 许多独特的形态结构,如细胞膜骨架、伪足、细胞边缘的微丝及细胞间纤维等。结论:通过利用AFM 对MSCs观察表明,MSCs 的形态特征独特,细胞骨架明显,这种形态结构特征与其功能如多向分化潜能是相适应的,为MSCs 进一步分化为其它组织细胞作了结构上的准备。MSCs 在修复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AFM 是研究MSCs 骨架与超微结构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2.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 ,人们已能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 ,STM)获得原子分辨率的物体表面地形图[1] 。从那时起 ,人们便期待STM能够成为DNA测序和获得原子分辨率的蛋白质表面图像工具。虽然以上的这些梦想尚未成为现实 ,然而由此却发展了一系列的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probemicroscope ,SPM )。其中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forcemicroscope ,AFM ) [2 ] 的应用更是逐渐从最初的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拓宽到生命科学领域 ,…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对小牛胸腺DNA的损伤。方法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光谱两种分析方法观察DNA的超微结构变化和吸收光谱的改变。结果 单一重铬酸钾不能诱导DNA断裂,但将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按一定比例和浓度混合同时作用于DNA时,则可以诱导小牛胸腺DNA断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当重铬酸钾和谷胱甘肽共同作用DNA时,其最大吸收峰呈增色效应。结论 从形态学和光谱学角度佐证了谷胱甘肽在引发铬(Ⅵ)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多种中间产物并导致人体细胞癌变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临床抗肿瘤药物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本研究探讨以阿霉素(ADM)为模型药物,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通过乳化聚合法制备PBCA载药纳米微球并对其表征;利用红外光谱探讨载药纳米微球的结合机理,检测了PBCA载药纳米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最后将PBCA载药纳米微球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其表面改性后,利用化学键合方法在其表面修饰上转铁蛋白(Tf),旨在实现药物的主动靶向性.通过L9(33)正交设计实验发现,优化后的载药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276.7 nm,平均包封率为(54.74±1.52)%,平均载药量为(26.07±1.63)%,分散性及成球性良好.另外体外释药实验表明,PBCA载药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和双相释药特性,符合双相动力学方程:Q=0.516 1+36.02e(-t/6.151 2)+5.87e(-t/1.61)(r=0.989 5).  相似文献   
55.
将壳聚糖溶于体积分数36%的乙酸溶液中浇涛制膜,在干燥下壳聚糖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的临界质量分数形成溶致液晶.利用FTIR仪、原子力显微镜和X 射线衍射仪为表征手段,研究了壳聚糖溶致液晶相转变过程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液晶相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该薄膜中有被冻结的液晶滴状结构,随着溶剂的挥发,膜体系内氢键的种类和数目发生改变,壳聚糖胶束颗粒聚集成圆盘或六角状,体现为同心环堆积,一定时间后转变为立方环状结构.这种液晶结构是壳聚糖胶束颗粒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自组装构型,是一种非平衡状态下的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56.
青蒿素在银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伏安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了青蒿素在银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差异。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和二次微分扫描伏安法在20%乙醇+B-R缓冲溶液(pH7.2)中对青蒿素进行研究。结果:在玻碳电极和银电极上分别于-1.04 V和-0.64 V(vs.SCE)有一不可逆还原峰,在银电极上QHS具有更灵敏的还原峰信号。采用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建立了青蒿素的定量分析,在玻碳电极上,其线性范围是1.0×10~5-1.0×10~3mol·L~1,检出限为5.0×10~6mol·L~1;在银电极上,线性范围为6.0×10-6-1.0×10-3mol·L~1,检出限为2.0×10-6mol·L-1。结论:方法与中国药典的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照,具有更简便、快速、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62例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超激光联合照射治疗组(观察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超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超激光下腹部局部照射,2组患者均接受妇科中、重度慢性盆腔炎常规药物治疗及全日康电脑脉冲按摩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8%和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妇科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超激光局部照射加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中、重度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纯下腹部局部照射,是一种短程、高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8.
表面活性剂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构象变化的影响,探讨环境中存在的表面活性剂对人类健康的隐患。方法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和原子力显微镜,对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血红蛋白的光谱性质、电化学行为及直观形貌拓扑图进行表征。结果采用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电化学行为和原子力显微镜都可以观察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影响明显。结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引起血红蛋白的构象改变。  相似文献   
59.
肝细胞在胚胎干细胞分化系统中的获得及其分化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在胚胎干细胞(ES cells)分化系统中的分化及其分化率的测定,为肝细胞移植及肝脏组织工程学提供新的肝细胞来源。方法 选用BALB/c小鼠ES细胞进行分化状态的培养,在ES细胞培养系统中对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利用双标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观察它们表达的时间规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肝细胞的相对计数,从而得到肝细胞的分化率。结果 AFP最早在分化第7天表达,ALB最早在分化第13天表达,两者随分化时间的增长而表达增强;肝细胞分化率在第13天为5.5%,在分化第21天达到10.4%。结论 肝细胞在ES细胞分化系统中出现并随分化时间延长而分化率增加,ES细胞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以及肝脏组织工程学中的新型肝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0.
背景:在胚胎期,上皮型钙粘蛋白的表达对于肝组织的形成有决定作用.目的:将上皮型钙粘蛋白基因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观察其对分化细胞间黏附能力变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12/2008-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BALB/c系孕13 d小鼠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BAL8/c系小鼠胚胎干细胞由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黄冰教授建系和保存.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由中山大学医学院吕志跃博士惠赠.方法:取BALB/c小鼠新鲜肝脏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合成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和pEGFP-N1双酶切后连接构建pEGFP-上皮型钙粘蛋白,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分化.主要观察指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上皮型钙粘蛋白在分化系统中的动态表达,同时观察分化细胞间黏附能力的变化.结果:基因转染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后1-17 d稳定表达上皮型钙粘蛋白,而普通胚胎干细胞分化后上皮型钙粘蛋白的表达则逐渐降低.稳定表达上皮型钙粘蛋白的分化细胞间黏附能力明显增强,并在19 d时仍能保持致密的细胞连接和多层生长状态,普通胚胎干细胞则由拟胚体结构逐渐分化为松散的细胞群落.结论:稳定表达上皮型钙粘蛋白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后,细胞间黏附能力明显增强,并保持多层细胞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