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4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652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252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433篇
口腔科学   175篇
临床医学   1909篇
内科学   865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201篇
特种医学   6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812篇
综合类   3652篇
预防医学   1713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1716篇
  16篇
中国医学   1835篇
肿瘤学   37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619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769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8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游离移植组织血运检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国内利用稳态(CW)和空间分辨(SRS)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术后移植组织血运检测方面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100mL非离子造影剂(300mgI/mL)以4mL/s的速度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25~30S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并应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结果:128例CTA可显示髂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7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26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或大隐静脉植入手术,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SCTA和DSA检查。MSCTA对腘动脉以上和腘动脉以下狭窄和闭塞显示与DSA一致性好。结论:多层面螺旋CT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非常有用的影像手段,可以替代有创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滑膜炎颗粒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原儿茶醛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原儿茶醛在0.1005~1.005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为0.72%。结论本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控制滑膜炎颗粒剂的质量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感染肝损坏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感染内科2005年至2008年收住的74例乙型肝炎患者,对其肝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高和BC混合基因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性别和病毒载量组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的检测对于预防肝纤维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6.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27.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三方不满的原因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东向 《海峡药学》2007,19(12):159-160
通过分析目前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导致医疗机构、企业和患者存在问题的因素,提出了由政府统一规划,完善招标采购制度,以信息化为基础,从第三方电子商务系统切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35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5.7%,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82.9%(29/35)。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3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1%和54.3%,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为78.9%、52.6%、36.8%,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7%。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llroth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及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双梅花针互嵌远端分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应用双梅花针互嵌远端分叉内固定临床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23例。结果术后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结论本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术中不接触放射线,固定牢固等优点。本法扩大了髓内钉固定股骨干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0.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日渐上升,故护理文件书写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以及保存的完好性,是判断护理行为正确、及时、有效、安全的主要依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文件书写却是很不规范,笔者通过近年来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检查,发现影响护理文件书写的原因诸多,现就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