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目的]分析北京市基层疾控机构的技能、培训、工作配置、业务水平,为合理规划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丰台区、顺义区、密云县的地段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卫生院的防保人员进行统一调查,井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分析.[结果]六区县防保人员2004年接受一次区县级以上传染病培训的482人占71.51%,对传染病业务培训基本满意与完全满意的分别为68.41%和5.81%.69.04%认为最理想的培训模式是短期专门业务培训班.工作中经常加班占46.3%,希望调换工作的比例高达42.00%.[结论]基层防保科应提高传染病培训绩效,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办公设备,加强总体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当前防保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疾控体系预防保健人力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防保人员现状,为加强基层疾控机构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六个区县的基层防保人员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六区县基层防保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占4.15%,中级占33.68%,初级占46.44%,士级占10.39%。硕士学位占0.31%,本科占11.24%,大专占39.94%,中专以下占48.52%。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20.44%,临床医疗占46.22%,护理占21.93%。职业医师类别公共卫生占31.14%,临床医疗占40.57%,护士占19.31%。结论六区县基层疾病控制机构整体学历偏低,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年龄偏大。应建立疾控体系准入标准.加强人才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调查,抽取有典型症状的静脉血和咽拭子各9份,用明胶颗粒载体的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该宾馆封闭式培训基地居住密度为2.2平米/人,通风不良,从2005年3月20日至4月27日共发病71例,发病年龄在17~25岁之间,其中住院治疗9例,肺炎1例,罹患率为43.3%,性别间罹患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特点为发热、干咳、咽痛、胸痛、乏力,白细胞升高,9份送检血清中7份支原体抗体IgM(+)。实施隔离、通风、消毒、服用罗红霉素等措施对迅速控制疫情有较好的效果。结论在通风不良、居住密度高的条件下,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成人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海淀区实验室确诊细菌性痢疾与临床菌痢发病特点,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粪便培养筛选出致病菌,经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到种、群、血清型.对病例进行症状调查,分析临床表现耐药现状.[结果]确诊菌痢临床表现以非典型病例居多;确诊病例女性多于男性与全区临床性别比存在很大差异;典型粘液脓血便仅1例,以水样便、糊状或稀便为主;里急后重占46.15%;左下腹压痛仅1例,以钝痛绞痛为主要表现;轻型患者体温可正常;白细胞总数升高占88.89%.态贺氏茵属检出率6.28%;其他致病菌检出率9.18%.志贺菌对氢苄西林、利福平、萘啶酸、四环素产生耐药.[结论]确诊茵痢以非典型症状表现为多,与其他致病菌患者就症状表现很难区别,至少有9.18%临床菌痢诊断错误,应根据症状、表现、体温,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志贺菌属对抗生素酎药性不同,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海淀区健康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水平情况,评价海淀区出血热防治工作措施效果。[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山后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城区共6个街乡431名未患过HFRS的健康人群,抽取静脉血5ml,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IFAT)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滴度,滴度≥1︰20为阳性。[结果]共检测431份健康人群血清,IgG抗体阳性54份,阳性率为12.53%,其中,未接种出血热疫苗人群的阳性率5.97%;接种过出血热疫苗人群的阳性率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3,P﹤0.001)。城区检测144份血清,阳性10份,阳性率6.94%;城乡接合部检测151份血清,阳性10份,阳性率6.62%;山后农村地区检测136份血清,阳性34份,阳性率25.00%,不同地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05,P﹤0.01)。未接种过出血热疫苗的385名健康人群中,城区阳性率6.94%,城乡接合部阳性率6.00%,山后农村地区阳性率4.40%,不同地区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5,P=0.724)。[结论]海淀区健康人群HFRS抗体阳性率为12.53%,人群免疫水平较低,易造成人群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应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餐饮服务行业等行业的卫生整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灭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008名在册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回顾性调查。结果1008名中小学生中,1年期间共有153人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18%;伤害共发生230人次,次数发生率为22.82%;伤害发生者中仅发生1次伤害(单发伤害)的报告率为11.01%(111/1008),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多发伤害)的报告率为4.17%(42/1008);跌倒/跌落为首位发生伤害类型,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为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手部/脚部是最常见的伤害部位。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肥胖、闯红灯、打架次数、家庭类型和父亲文化程度等是伤害频次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小学生的伤害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学生伤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碘缺乏病综合干预,使2004年底全区居民碘盐覆盖率达到9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0%;居民对食用碘盐可预防碘缺乏病的知晓率达到80%的3项指标。[方法]执行北京市2004年度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进行目标动员、知识业务培训、摸底调查、专项检查、执法检查、工作检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自我评估,最后市评估组根据评估方案对全区综合干预进行项目评估。[结果]摸底调查医院、学校、宾馆饭店、餐厅94家。合格碘盐35家,合格碘盐食用率37.23%。执法检查超市便利店28家出售合格碘盐单位占96。57%,集贸市场25家出售合格碘盐单位占20%,查出仿冒、伪劣私盐、非碘盐1kg包装袋共1873袋,散装盐65kg。工作检查1299户居民,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9.84%,非碘盐占10.16%,个体路边零售店227家,出售合格碘盐164家,占72.25%,出售私盐非碘盐63家,占27.75%。市检查组评估检查居民合格碘盐覆盖率98.75%,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8.75%,商场出售合格碘盐100%,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98.33%和99.17%,3项指标均达到项目标准。[结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应强化各部门职责,完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消除碘缺乏病的运作工作机制,将打击私盐、非碘盐工作列入工商、卫生监督所长期工作议事日程,确保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长期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28.
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海淀区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传染病保障工作提供基础本底资料,为细菌性痢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海淀区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传染病疫情报告作描述性分析,对2004年60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1999~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134.05/10万~353.98/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在234.0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以5~9月份为主,发病最高峰在每年的8月份;0~4岁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达93.8.15/10万;不同职业发病数前三位是学生、干部职员、散居儿童。志贺菌60株分型,福氏志贺菌37株占61.67%,宋内氏志贺菌23株占38.33%,福氏37株以福氏4为主(15株,占40.52%)。结论海淀区近7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始终占据法定传染病发病首位。夏秋季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期;0~4岁组、学生、干部职员为重点防治对象。以福氏志贺菌、宋内氏志贺菌两型为流行株。  相似文献   
29.
北京海淀区1999~200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概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甲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3年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肝病例报告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淀区甲型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577例。1999年发病率最高(11.89/10万),2003年发病率最低(3.07/10万),年均发病率7.05/10万。海淀区甲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有小幅波动。5年间地区发病最高为1999年的聂各庄乡,发病率达92.56/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干部职员、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总病例数的57.02%。男女甲肝发病比为2.07:1,差异有极显著性(X2=61.11P<0.01)。结论随着甲肝疫苗的应用,1999-2003年海淀区甲肝发病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年龄组和易感人群的保护,进一步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0.
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3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3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概况,为今后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报告到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乙肝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汇总、分类,并对乙肝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五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2 155例,年均发病率为26.38/10万。1999年到2001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01年以后呈下降趋势。2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占总病例数的94.61%,其中20~49岁的占73.41%。职业分布以干部职员发病最高,占29.93%,其次为学生,占16.19%,第三是工人占14.01%。全区各街道乡镇发病率不等,在2.87/10万~28.83/10万之间波动。结论海淀区1999~2003年乙肝发病比较平稳;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需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