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 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 型有2个,同属于1个Belem型,重组型的有1个。在各亚型中大多数仍以个别氨基酸间的替换为主,但仍发现2例新亚型以连续的氨基酸(DKKLLKEYELNADEKTKINQN)叠加个别氨基酸替换,另发现1例新型的重组型亚型。Belem型以常见19个多聚谷氨酰胺型。进化树分析可以看出,间日疟Sal-1型与Belem型及重组型可以较好的区分开,属于不同进化簇。Sal-a和Sal-b与其他亚型差距较大,独成一类,而其余亚型相对聚集性一类。Belem型本次调查中虽有2例但同属于同一亚型,为常见20个谷氨酰胺的重复,从进化树得知,该型与其他亚型同属于常见Belem型。重组型仅有一个亚型,属于为II/Q/S型重组型,但该重组型在基因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可能属于新型的重组亚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 海南消除疟疾后期(2009-2012)间日疟仍以Sal-1型为主,但仍存在该等位基因的多样性而非单一性。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分析1985年在本院出生的562例足月新生儿体重,发现影响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有:胎儿性别、母亲生活环境、以及母亲年龄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联合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收治 36例恶性疟患者 ,全部治愈 ,无 1例复燃 ,治愈率为 10 0 %。平均退热时间为 ( 17.0± 9.9)h ,2 4h原虫下降率为 99.7%± 1.1%,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平均为 ( 2 6 .2± 9.4)h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双氢青蒿素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联合使用治疗恶性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抗疟药咯萘啶与磺胺多辛及乙胺嘧啶合并使用,可以延缓伯氏疟原虫ANKA株对咯萘啶产生抗药性,而不增加毒性。为了观察3药合并使用较长时期后,恶性疟原虫对其的敏感性,自1986年起,选择恶性疟中度至高度流行的海南省吊罗山地区进行药物敏感性纵向临床监测[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pfcrt(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研究方法,比较我国海南省与东南亚及非洲地区恶性疟原虫的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特征。 方法 来自海南省19份恶性疟滤纸血样提取DNA,通过巢式PCR反应,扩增出包含第72~76、97位密码子的基因片段,根据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各选取6份突变型和野生型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检测第72~76、97位密码子序列,从而建立并分析我国海南省恶性疟pfcrt等位基因的单体型。 结果 19份滤纸血样本提取的DNA全部扩增出1条195 bp的片段,酶切消化后,有11份出现1条100 bp左右的酶切片段,为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其余8份为1条195 bp的片段,为突变型。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的第72~76位密码子单体型为CVMNK,突变型为CVIET,第97位密码子未发现突变。 结论 我国海南省氯喹抗药性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第72~76位密码子的单体型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相应单体型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海南省多重抗性恶性疟流行区,观察咯萘啶加伯氨喹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加伯氨喹两种方案治疗恶性疟的效果。方法:采用咯萘啶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各500mg、1000mg、50mg单剂口服以及3药各800mg、1000mg、50mg2d分服,同时各加伯氨喹45mg2d分服,治疗恶性疟各50例。结果: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9.8±27.2h和42.1±20.5h,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46.9±13.3h和51.0±14.2h,24h减虫率分别为80%和78%。28d治愈率皆为100%。药物副反应较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两组各有3例发生溶血反应,心电图有窦性心动过缓或伴窦性心律不齐。结论:表明两种方案均可治愈抗性恶性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评价毛阳地区疟疾防治试点的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于1999年再次应用IFAT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原虫率考核。结果 什益管区和牙合管区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和13.9%;低年龄组抗体率为3.1%和7.8%;原虫率相为0.60%和2.60%。结论 提示前一管区抗疟措施较有力,疟疾已降至低度,但低年龄组仍有阳性,传播尚未阻断;后一管区疟疾乃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需继续待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吊罗山地区为抗氯喹和喹哌的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自1986年起,凡恶性疟患者一律采用咯萘啶(咯),磺胺多辛(磺)和乙胺嘧啶(乙)复方治疗,并定时监测疟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1990年6~9月,继续在该区采用体内4周法测定咯/磺/乙复方对当地恶性疟的治疗效应。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血检确诊的现症恶性疟患者,原虫密度在500/ul以上,半月内未用过抗疟药及磺胺类、四环素等,经伊红法测尿4-氨基喹啉类阴性者、收治观察。22例  相似文献   
19.
万宁市南桥和五指山市毛阳历史上均属超高疟区 ,经过多年积极防治 ,发病逐年下降 ,但随着流动人口来往频繁 ,输入疟疾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解不同疟区疟疾流行现状、评价抗疟措施实施效果。于 1998~ 2 0 0 1年应用 IFAT和 PCR技术对南桥、毛阳不同疟疾流行区进行了纵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点概况 南桥乡是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 ,抗疟措施落实欠佳 ,年发病率较高 ;毛阳镇是单纯间日疟流行区 ,抗疟措施落实较好 ,采取控制传播媒介和管理传染源综合措施 ,年发病率较低 ,并有效控制了恶性疟传播。1. 2 方法 …  相似文献   
20.
伍用磷酸咯萘啶(咯)500ml基质、磺胺多辛(磺)1 000mg乙胺嘧啶(乙)50mg及咯500mg、磺1500和乙75mg,1次给药,分别治疗急性恶性疟40例和32例。2个剂量组的平均退热时间为1.5d,平均无性体原虫转阴时间为2d。于28d内随访3~4次的治愈率,3组均为100%。配子体率,治后14d为82.5%,28d虽仍为71.9%但密度已下降89.2%。以治后不同时间配子体阳性的志愿者感染大劣按蚊,6例中1例喂蚊吸血后,在蚊涎腺内查见子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