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根据广州市多起由诺沃克样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粪便标本中检测到的Ⅱ型诺沃克样病毒序列,初步了解广州地区诺沃克样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用RT-PCR对病人粪便中的诺沃克样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将阳性产物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比较。结果归纳出4个代表性序列,并且相似率都不高。结论我国存在诺沃克样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而其RNA复制酶的保守区段变异普遍较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抗体在产妇及其婴儿体内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在广州市某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3月龄和6月龄的流脑抗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39名产妇及分娩的婴儿241名。产妇在分娩前A群、C群流脑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8.13 g/ml(95%CI:2.89~22.88)和1.37 g/ml(95%CI:0.62~3.05)。新生儿A群流脑抗体GMC为3.60 g/ml(95%CI:0.95~13.63),在3~6月龄时抗体水平在2.85~3.59 g/ml间波动;C群流脑抗体GMC为0.49 g/ml(95%CI:0.15~1.63),至6月龄时抗体水平持续升高5.49 g/ml(95%CI:2.04~14.75)。新生儿较其产妇A群、C群流脑抗体水平均有所下降。母婴A群、C群流脑抗体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与6月龄婴儿的流脑抗体水平和抗体保护率处临界水平,应加强婴儿与儿童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 M1、T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儿童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155名广东籍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纳入病例组,155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PO (G-463A),GSTT1,GSTM1基因型。采用(口恶)2检验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用OR及95%CI值表示各基因型发生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度。结果 携带MPO-463位点A突变基因型(GA/AA)可能降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危险(OR=0.591,95%CI:0.356~0.981,P=0.041);同时携带GSTT1 null基因和GSTM1 null基因的个体发生发生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是同时携带GSTT1 non-null基因和GSTM1non-null基因个体的2.991倍(95%CI:1.578~5.673);同时携带MPO野生型(GG)基因及GSTT1 null基因和GSTM1 null基因进一步增加发病危险(OR=3.484,95%CI:1.626~7.466,P=0.041)。结论 同时携带MPO野生型(GG)及GSTT1 null基因和GSTM1 null基因的个体发生急性白血病的风险增大,可考虑作为儿童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掌握广州市水体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方法 2010年间按月采集广州市内河涌和市场售卖贝类产品的水体用PEG浓缩后,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再进行序列测定。结果除7-10月间的样品为阴性外,其余月份均有阳性检出。测得的11份序列,与国内北京、深圳测得的序列相近。结论广州市水体中存在诺如病毒的污染,且污染的时间分布上与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分布相吻合。GⅡ型诺如病毒是引起广州市诺如病毒暴发和流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2010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CoxA16和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用Real-time PCR同时检测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结果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 271例,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1.32%;其中,CoxA16阳性率占29.82%,EV71阳性率占70.18%。阳性标本主要分布于0~4岁患者阶段,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阳性数分别为694、209和485。结论 CoxA16和EV71为广州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病毒,EV71占多数,0~4岁儿童是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2008年-2010年期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标本中CoxA16和EV71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咽拭子及肛拭子标本,用Real-time PCR同时检测总肠道病毒、CoxA16和EV71。结果: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总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28%、37.85%和61.76%,其中,CoxA16的阳性率分别为32.35%、55.00%和31.59%,EV71的阳性率分别为29.41%、13.33%和67.39%。2008年-2010年,总肠道病毒阳性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CoxA16和EV71为广州地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37.
2006年广州市职业人群禽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006年广州市职业人群禽流感H5和H9亚型的接触感染情况,为防治人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广州市12个区从事饲养、销售和屠宰家禽的职业人群的静脉血831份,一般人群血液样品735份,通过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职业人群中H9亚型抗体阳性率为10.7%,一般人群H9亚型抗体阳性率为2.2%,未检出H5亚型抗体。结论H9亚型在职业人群存在的隐性感染远高于一般人群,提示加强家禽接触人群的监测对于禽流感的预警和防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9-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地区疫情资料,对HFRS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检测,对健康人群和鼠类进行监测。HFRS抗体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结果广州市2009-2012年共检出HFRS患者929例。病例多为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男性,发病高峰主要在春和秋冬季。鼠间疫情监测显示鼠密度为10.82%,平均带毒率为11.22%,优势鼠为褐家鼠,带毒率为13.47%。结论广州HFRS疫情有上升趋势,应加大疫情监测力度,认真做好防鼠灭鼠及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流感甲型H1N1抗体,对比分析1570名疫区学生与1326名监测人群血清标本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疫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流感罹患率分别为32.17%、22.23%,明显高于市区监测人群的22.62%、15.38%(P=0.000,P=0.000)。疫点学生与市区监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分别为9.94%、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点学生和市区监测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30.89%、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疫点人群显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隐性感染者(t=4.701,P=0.000),监测人群中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t=0.248,P=0.804)。结论疫点学生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监测人群。提示隐性感染人群具有潜在的传染力,应加强隐性感染者的监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初步评价NS1抗原检测在广州市登革热高发季节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11月登革热确诊病例454例及相应的对照样本648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NS1抗原、IgM及IgG抗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RNA。采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NS1-ELIS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7%和94.59%,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7.46和0.06,Kappa值为0.88;NS1-ELISA法与IgM/IgG-ELISA法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χ~2=8.588,P0.01),但检测的特异度降低(χ~2=9.360,P0.01);NS1-ELISA法对于早期病人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IgM/IgG-ELISA法(χ~2=155.529,P0.001);登革病人中IgG抗体的出现会降低NS1抗原检出率(χ~2=33.522,P0.001)。结论 NS1-ELISA检测在广州市登革热早期病例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地提高检测灵敏度,但是抗体的出现会降低NS1抗原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