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肖建华  游艳  曾文  董自强 《广东医学》2012,33(18):2847-2849
肿瘤是细胞在基因水平上调控紊乱,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的新生物,积累的过多细胞便是过度增殖和凋亡不足的结果,凋亡前基因的钝化突变及抗凋亡蛋白的过度表达都会导致凋亡不足和恶性细胞的生长优势.而凋亡的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均可被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成员抑制.作为IAPs最小成员的胞质蛋白,Survivin的分子量约16.5 kD,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经常过表达于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而在正常成熟组织中不表达,将凋亡过程阻止在有丝分裂G2/M关卡,促成肿瘤细胞的异常有丝分裂[1].该特性使得科学家们选择性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兴趣增大,阻止Survivin的活性从而促进凋亡的措施不断涌现甚至进入体外实验和临床应用,现对其主要措施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疗方法,提高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均诊断为肾占位性病变,其中T1aN0M0期5例,T1bN0M0期 7例.术中及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肾嗜酸性细胞瘤.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0例行根治性肾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18~3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系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预后良好,术前仅靠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难以与肾癌相鉴别,易误诊为肾癌.对于可疑病例,须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需依据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特点综合判断.治疗以保肾手术首选,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53.
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2004年8月1日因尿道瘙痒自行放置便池内蝇蛆于尿道内,总共5条。患者自觉蝇蛆进入尿道后,蠕动滑入膀胱较快,有止痒舒适的感觉,但进入膀胱后感觉耻骨上区不间断无规律的针刺痛,之后数天疼痛渐消失,8月14日始出现尿痛,终末肉眼血尿,排尿终末梗阻感。其间排尿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指背复合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手指背侧皮肤软组织肌腱缺损伴或不伴骨外露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进行修复, 手指背侧创面缺损长度未超过2.5 cm的患者, 选择皮瓣内携带掌长肌腱修复, 皮瓣切取和手指背侧修复的方向保持一致;手指背侧创面缺损长度超过2.5 cm时, 皮瓣内不携带掌长肌腱, 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的同时, 沿同一切口下游离掌长肌腱修复。将切取后的皮瓣90°逆时针(左腕部供区)或顺时针(右腕部供区)旋转, 覆盖指背创面。腕部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皮瓣质地情况等, 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参考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共纳入17例患者, 男12例, 女5例;年龄21~65岁, 平均39.5岁。左手指10例、右手指7例。指背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1.3 cm~3.8 cm×2.0 cm, 皮瓣切取面积1.8 cm×1.5 cm~4.0 cm×2.2 cm。术后随访3~48个月, 平均16.5个月, ...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睾丸结核误诊误治的相关因素,探讨临床睾丸结核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收治11例睾丸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睾丸结核患者病史3~18个月。11例睾丸结核中合并附睾结核10例,合并肺结核6例。5例曾被误诊为附睾睾丸炎。误诊主要原因是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影像学检查。11例中,7例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4例经睾丸穿刺活检确诊。误诊时间平均4个月。3例经6个月抗结核治疗后痊愈,8例经抗结核及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睾丸结核临床少见,漏误诊率较高。B超、CT、MRI和睾丸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睾丸结核诊断。对于局部于酪样坏死严重,病变较大且有脓肿形成或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地西泮(diazepam,D)与氯胺酮(ketamine,K)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learning and mermory)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3组:地西泮(D)组、氯胺酮(K)组和两药合用(DK)组,每组10只。用跳台法(step-downtest)和避暗法(step-through test)分别观察地西泮与氯胺酮单用或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DK组用药第1天跳台法错误次数(number of errors)(1.7±1.0)多于D组(0.3±0.7,P<0.01)和K组(0.3±0.5,P<0.01),潜伏期(latency)(56±65)s短于D组[(161±52)s,P<0.01]和K组[(149±59)s,P<0.01];DK组避暗法错误次数(2.0±1.2)多于D组(0.7±0.7,P<0.01)和K组(0.8±0.8,P<0.01),潜伏期(71±86)s短于D组[(176±113)s,P<0.05]和K组[(180±107)s,P<0.05]。用药后第24、天,各组跳台法和避暗法的错误次数、潜伏期都相似(P>0.05)。结论地西泮与氯胺酮合用当天抑制小鼠学习记忆呈协同作用,但用药后第2、4天药效协同作用消失,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预后风险评分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40例NMIB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治疗,按照EORTC复发预测评分将患者分为9分组、≥9分组,按照EORTC进展评分将患者分为13分组、≥13分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对比各组患者术后3年、5年的复发率、肿瘤进展率,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种临床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9分组的3年复发率为25.00%,5年复发率为45.83%,均显著低于≥9分组患者的59.09%、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增高、肿瘤分级降低、EORTC复发评分增加是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患者即刻采用灌注化疗是NMIBC患者肿瘤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肿瘤分期增高、肿瘤分级降低、EORT进展评分增加是NMIBC患者肿瘤术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ORTC预后风险评分增高与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肿瘤进展关系密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9.
肖建华  董自强  游艳 《海南医学》2016,(7):1135-1137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参与多种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的功能活动,而其自身的表达水平又受小分子RNA(miRNA)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使得miRNA-E-cadherin通路在多种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发现的miRNA-9在不同肿瘤疾病或非肿瘤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E-cadherin表达的调控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在我国,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目前用于膀胱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手术、灌注化疗以及放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往往都不是很满意,并且复发率很高.因此寻找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有必要.近年来对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发现, 此通路控制着在众多肿瘤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同时,该通路的激活程度也是评价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抑制该通路成为肿瘤预防和靶向治疗的焦点.本文就该信号通路靶向治疗与膀胱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