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6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三种腔镜技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13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URL组46例,MPCNL组38例,RLU组29例.结果:URL组一周结石清除率21.74%(10/4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MPCNL组1周结石清除率92.10%(35/38).术后发热10.52%,6例因术中出血,改为二期取石,手术成功;8例术中冲洗液外渗,1例大出血行保守治疗好转,平均住院9天.RLU组有1例转开放取石,一周结石清除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6.5天,RLU组的一周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URL及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MPCNL.结论: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行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MPCNL、URL和RLU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使用何种方法应视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2.
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术式比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BPH52例的临床资料,12例单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18例TURP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IBN),22例TURP加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对3组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TURP组:术后有3例并发膀胱颈孪缩,术后IPSS为(12.2±3.2)分,Qmax为(11.7±2.6)ml/s,PVR为(27.6±13.0)ml。TURP+TUIBN组:术后1例并发膀胱颈挛缩,术后IPSS为(8.6±3.2)分,Qmax为(16.7±3.0)ml/s,PVR为(20.0±8.0)ml。TURP+TURBN组:术后IPSS为(6.2±3.0)分,Qmax为(22.7±3.1)ml/s,PVR为(8.0±4.0)ml。3种术式比较,术前IP-SS、Qmax、PVR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IPSS、Qmax、PVR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TURP+TUIBN疗效优于单纯TURP,TURP+TURBN疗效最佳。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小体积BPH,TURP+TURBN疗效比TURP+TUIBN疗效更确切,应作为首选术式。手术的关键是既要切除增生的腺体,也要彻底切除膀胱颈部的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2在膀胱肿瘤中的mRNA表达,并对其致癌机制加以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4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19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blader,IPB)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EphA2mRNA的表达,并通过2△△CT方法分析相对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正常膀胱组织,EphA2mRNA在IPB和BUc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分别平均上调约2.06(2.06±0.84)倍和2.57(2.57±0.97)倍;在IPB与BUC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A2tuRNA的表达与膀胱肿瘤临床分期(r=0.471,P=0.001)及病理分级(r=0.286,P=0.047)呈正相关,与BUC其它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EphA2过表达可能促成了IPB的癌性转化以及膀胱肿瘤的恶性进展,其核酸调控机制可能发生在膀胱肿瘤早期,甚或更有可能是在癌前病变进展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提高尿道下裂矫正手术成功率。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在切口设计、阴茎头隧道建立及矫形、尿道成形材料选择、皮肤外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与探索,共治疗69例尿道下裂。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一期手术成功66例,成功率(66/69)95.65%。2例尿瘘,1例成形尿道裂开。结论 手术矫正尿道下裂成功的关健是既要保证成形尿道的充足血供与营养,也要保证外覆皮肤的充分血供与活力,还要兼顾外生殖器的美观。要达到以上标准就应根据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76岁,2007年5月14日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加重伴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导尿半年入院.体格检查:腹部略膨隆,双下肢略浮肿.直肠指诊:前列腺处饱满触及不规则结节约4 cm×5 cm,质地较硬,有压痛,双侧精囊腺触不清.膀胱镜检查示前列腺两侧叶增大压迫后尿道,膀胱内及双侧输尿管开口未见出血,前列腺部未见出血.前列腺超声示前列腺区可见一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肿块约5 cm×4.5 cm×4.6 cm,内部回声低,不均匀向膀胱内突出.双肾盂轻度积水,实验室检查血CRE186.4 μmol/L,BUN7.78mmol/L,前列腺特异抗原(PSA)27.3 ng/ml,高于正常,但是患者长期导尿,也可能引起PSA升高.前列腺CT提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拒绝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探讨联合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和顺铂(cisplatin,DDP)膀胱灌注与单种药物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的差异及其安全性比较。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16例患者,术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吡柔比星(THP)组37例,THP 30mg+蒸馏水40ml膀胱灌注。顺铂(DDP)组36例DDP 60mg+蒸馏水40ml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顺铂(DDP)组43例THP 30mg+DDP 60mg+蒸馏水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每周2次共4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60min,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是否有膀胱肿瘤复发,并记录全身及局部情况。结果:1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THP组37例患者中复发11例,DDP组36例患者中复发10例,THP+DDP组43例患者中复发5例,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各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HP联合DDP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THP或DDP,但其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是否适宜广泛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研究伴枢椎单侧椎动脉高跨的Ⅱ型齿状突骨折采用两种组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式治疗的生物力学特性,分析上颈椎的稳定性和内固定植入椎板螺钉、椎弓根螺钉和C2pars螺钉的应力分布情况。基于人体颈椎Ⅱ型齿状突骨折的CT图像数据,结合有限元前处理软件,依据临床手术方案,建立上颈椎两种组合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模型:一种是单侧枢椎椎板螺钉(C2TL)+寰枢椎椎弓根螺钉(C1PS、C2PS)固定(C1PS-C2TL+PS模型),另一种是单侧C2pars螺钉+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C1PS-C2pars+PS模型),分析两种固定模型在屈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的关节活动度和内固定植入器械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伴椎动脉高跨Ⅱ型齿状突骨折在后路寰枢椎两种固定术式中,C1PS-C2TL+PS模型在屈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寰枢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比骨折模型分别减小92.71%、91.28%、95.89%,C1PS-C2pars+PS模型分别减小89.50%、94.77%、92.72%,表明椎体固定节段的刚度都显著提高。此外,C1PS-C2pars+PS模型在前屈和后伸运动时,枢椎螺钉的根部和连接棒下部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79.9和167.6MPa,比C1PS-C2TL+PS模型分别增大55.1和52.2MPa。C2pars螺钉在不同工况下最大应力值的变化幅度比较显著,最大值为前屈工况的123.7MPa,比C2TL最大应力值增大21.4MPa。伴椎动脉高跨的Ⅱ型齿状突骨折采用C1PS-C2TL+PS和C1PS-C2pars+PS两种固定术式,均能有效地提高寰枢椎的刚度,前者在屈伸和旋转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C1PS-C2TL+PS内固定术式在结构和应力分布上更加合理,结果可为伴椎动脉高跨Ⅱ型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摘要: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el)与紫杉醇(paclitaxel,PTX)协同对膀胱癌 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 其作用机制。方法 Mel和化疗药物 PTX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处理 T24细胞,用 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 测 Mel和 PTX对 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RT-PCR和 Western-blot检测 T24细胞中环氧化物 酶-2(COX-2)的 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NF-kB的启动子区活性。结果 与单独 PTX组 相比,Mel能够显著增强 PTX对 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降低 PTX的 IC50值,T24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显 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可以显著降低 COX-2的 mRNA和蛋白水平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kB的启 动子活性。结论 Mel与 PTX可协同抑制 T24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kB信号通路启动子活性, 从而降低 T24细胞内 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