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1990~1999年,宁波市麻疹的发病率一直控制在2.5/10万以下,但2000 年麻疹发病率有明显升高.为及时掌握麻疹流行特征,给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作者对 200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了解2004-2015年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 347例研究对象中,接受抗病毒初始治疗的年龄中位数为35(IQR:27~45)岁,以男性、本地、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200个/μl、WHO分期Ⅰ期为主。第1、5、7、10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75%、92.36%、91.87%、90.0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死亡危险度越高,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0岁HIV/AIDS患者是≤20岁组的17.34倍(95% CI:2.11~142.71);基线WHO临床分期Ⅳ期患者死亡危险是Ⅰ期的2.83倍(95% CI:1.67~4.80);耐药患者死亡风险是不耐药患者死亡风险的3.26倍(95% CI:1.77~6.01);相较于同性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CD4值越低,死亡风险越大;BMI<18.5 kg/m2、未婚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宁波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生存率较高。关爱老年人群,针对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宣传教育,扩大监测范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抗病毒治疗者的依从性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3.
两起甲3型流行性感冒爆发中病毒抗原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在同一地区内同期发生的2起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中的病毒是否为同一性状以及病毒间抗原性的差异.方法从狗肾传代细胞(MDCK)分离的流感毒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后,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后的产物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2起爆发所分离的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均为甲3型流感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发现,引起2起爆发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抗原间有较大的差异.两者因10个核苷酸序列有差异而造成5个氨基酸被替换,其中3个发生在重要的抗原位点上,同源性98.5%.显示引起2起爆发的流感病毒并非来自同一毒株.其中1起爆发的毒株与2003年曾在宁波市流行的甲3型流感毒株同源性相接近,似是原先流行的毒株引起的爆发.而另1起爆发的毒株则与2003年流行的毒株同源性相差较远,并与当地后来流行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同源性更近,显然这是一起由流感病毒抗原性发生变异后的毒株引起的爆发.结论在同一地区同期流行的甲3型流感病毒的毒株并不一定为同一性状,抗原发生变异后的流感病毒可引起爆发,原先流行的毒株只要还有易感人群仍可造成爆发.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流行株VP1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EV71流行株VP1进行扩增和测序。对流行株VP1进行进化分析,并将流行株VP1与各基因型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同时测定EV71 流行株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median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结果  2008-2009年,宁波地区分离出23株病毒,鉴定后其中6株为EV71。EV71 流行株VP1进化分析显示,6株EV71流行株与C4亚型代表株聚于同一分支,流行株VP1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C4亚型代表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0%~93.1%和98.9%~99.3%。6株EV71流行株的TCID50为101.16~103.33 TCID50/ml。 结论  2008-2009年宁波地区EV71流行株属于C4亚型。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了解余姚市农村地区养犬情况、居民犬伤暴露后就诊情况、狂犬病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首先在余姚市曾有狂犬病例报告的乡镇(街道)中随机选择2个地区,在被选中地区随机选择5个村,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择家庭入户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Epi Info 3.5和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223户家庭,农村地区家庭养犬率为61%,养犬家庭平均每户养犬1.2只,犬只免疫率为68%,圈养率为54%,过去一年内犬只伤人率为5.4%;过去一年内,调查的223户家庭827名成员中14人曾有犬伤暴露,平均暴露率为1.7%,暴露后14人均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接种疫苗,仅1人(7.7%)同时使用了狂犬免疫球蛋白;94%的调查对象知道狂犬病,其中90%知道传播狂犬病的主要动物种类,75%知道狂犬病不能够治愈。结论:余姚市农村地区犬密度较高,免疫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开展宣传,教育民众在暴露后及时、正规处理,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6.
了解和掌握本地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型别及其流行规律 ,对确定防治重点制定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 1 998年 4月至 1 999年 3月对宁波市传染病院 42 4例临床确诊为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选择宁波市传染病院 1 998年 4月至 1 999年 3月收住院的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调查并且采血检测。2 检测方法 :用ELISA法测抗HAV -IgM、抗HBc-IgM、抗 -HDV -IgM、抗HEV ,试剂购于…  相似文献   
117.
2003-2005年宁波市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管理与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检测外来流动人口携带血吸虫病的情况,评价其对宁波市人群传播血吸虫病的潜在危害,从而预防和控制外源性血吸虫病在该市传播.方法 对来自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等7个省血吸虫病疫区的部分外来人员,进行血吸虫病间接血凝法(IFA)和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阳性者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粪孵法)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及患者现住地村庄周围查螺.结果 2003-2005年共检测外来流动人口14 529人,阳性178例,血清阳性率为1.23%,45例阳性者粪孵找到血吸虫病原体,粪孵阳性率25.28%;普查钉螺32个村,合计查螺面积31104m2,没有查到钉螺.结论 外来流动人口携带血吸虫病原体情况存在,必须加强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管理与监测,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外源性血吸虫病在宁波市传播.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传统夹夜捕鼠法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捕鼠手段,精确鼠密度(Density of rats)的计算,准确掌握黄骅港口岸鼠类分布情况。方法分别使用传统夹夜法及三夹法对神华港和综合港的鼠密度情况进行调查实验,并对调查结果予以对比。结果 2012年使用夹夜法在神华港、综合港共捕获老鼠3只,2013年和2014年采用三夹连放法分别捕获老鼠43只和41只。结论相比传统夹夜法,三夹连放法捕鼠率更高,得到的调查数据误差更低,应摒弃传统夹夜捕鼠法,加大三夹连放法的使用力度。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儿童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鼻出血患儿常规予以盐酸羟甲唑啉棉片简易填塞压迫止血,然后进行辨证分型,胃热型予犀角地黄汤加减,脾虚型予归脾汤加减,同时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每日滴鼻。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80例患儿治疗后治愈率93.75%,总有效率97.50%,随访3个月复发率1.33%。结论: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儿童鼻出血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0.
目的了解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亲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后,其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Surface Antigen,Anti—HBs)的阳转率。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维普和医学文献检索系统(Pubmed)中公开发表的期刊,利用广义倒方差模型对各文献的Anti—HBs阳转率合并。结果共检索文献392篇,最终保留8篇。合并后Anti—HBs阳转率为90.42%(95%可信区间:85.44%~95.69%),,为93.58%(P〈0.0001)。结论HBIG和HepB联合应用Meta分析的Anti.HBs阳转率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