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胆固醇结石及其胆汁致石性的预测上海市曙光医院胆道研究室董米连,刘伟林,薜元祥综述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我国胆固醇结石(C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由于CS溶石疗法的进展,不仅对溶石前确定结石的化学类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溶石过程和溶石成功后防止... 相似文献
42.
4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粗大胆囊管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粗大胆囊管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995年 5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 10 5 2例LC中 2 4例粗大胆囊管的临床资料 ,其中胆囊管 (0 4~ 0 6 )cm 12例 ,(0 6~0 8)cm 8例 ,(0 8~ 1 0 )cm 2例 ,>1cm 2例。分别采用二夹法 (10例 ) ,三夹法 (5例 ) ,梯形钳夹法 (6例 ) ,旋转钳夹法 (3例 )处理。 结果 2 1例顺利完成LC ,3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全组无胆漏、膈下积液发生。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粗大胆囊管采取不同方法处理可顺利完成LC。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及护理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100例腹部术后无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炎性肠梗阻与年龄(P=0.046)、手术方式(P〈0.001)、腹部手术史(P〈0.001)、肠道准备情况(P〈0.001)及手术时间(P=0.035)有关,开腹手术(P=0.032)、有腹部手术史(P=0.018)及术前未行肠道准备(P=0.008)是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腹腔镜手术、充分的肠道准备、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预防对策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短期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模式。方法:取60例大肠癌(T3或T4,且CT示肿瘤直径>2.0 cm)的新鲜肿瘤组织,随机分为黏膜层取材组与浆膜层取材租,分别采用组织块法、机械分离法、胰酶消化法、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对不同方法及培养条件进行比较并加以改进。结果:黏膜层取材组优于浆膜层取材组(P<0.05),胶原酶消化法优于胰酶消化法(P<0.05),胰酶消化法优于机械分离法(P<0.05),胶原酶消化法是最优的人类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成功率达到66.7%。结论:通过黏膜层取材的胶原酶消化法可成功建立较为合理、高效、稳定的短期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短期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模式.方法:取60例大肠癌(T3或T4,且CT示肿瘤直径>2.0 cm)的新鲜肿瘤组织,随机分为黏膜层取材组与浆膜层取材租,分别采用组织块法、机械分离法、胰酶消化法、胶原酶消化法进行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对不同方法及培养条件进行比较并加以改进.结果:黏膜层取材组优于浆膜层取材组(P<0.05),胶原酶消化法优于胰酶消化法(P<0.05),胰酶消化法优于机械分离法(P<0.05),胶原酶消化法是最优的人类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成功率达到66.7%.结论:通过黏膜层取材的胶原酶消化法可成功建立较为合理、高效、稳定的短期大肠癌细胞原代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9.
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中老年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下肢深静脉性溃疡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 ,静脉压增高是主要的原因 ,单纯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抽剥术术后易复发 ,溃疡久治未愈。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内镜下深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术治疗中老年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 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6例 (10条肢体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顽固性溃疡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1岁。静脉曲张10~ 35年 ,溃疡病程 3年以上 ,6例均有下肢酸胀感 ,小腿有明显曲张成团的浅静脉曲张 ,色素沉着 ,足靴区溃疡久治不愈 ,大小约 3… 相似文献
50.
土三七致HBsAg阳性患者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35例HBsAg阳性HVO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结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有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和腹腔积液等临床表现,肝脏CT有地图状密度改变.17例患者进行了肝组织活检,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肿胀伴点状坏死;肝窦明显扩张、淤血;汇管区肝小静脉内皮肿胀,管壁增厚,管腔不完全闭塞.17例肝组织活检确诊的HVOD患者肝脏CT检查均有地图状密度改变.发病4周内且仅有少量腹水的15例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白蛋白等治疗,13例症状消失或减轻,而其他患者治疗后仅50%能够好转.结论 肝脏CT检查可替代肝组织活检诊断HVOD,在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