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评估米力农(Milrinone)对人离体肺血管的舒张能力,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6例胸外科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取出肺血管(肺动脉和肺静脉),根据血管的性质和有无去除血管内皮,将其分为去内皮肺动脉组(A1组)、去内皮肺静脉组(A2组)、正常内皮肺动脉组(B1组)、正常内皮肺静脉组(B2组)四组,依次加入0.1、1.0、10.0μmol/L的米力农,测血管张力的改变.结果:①米力农对人肺血管有浓度依赖的舒张作用;②米力农对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其血管舒张作用无显著差异;③米力农对血管的舒张作用A2和B2组分别强于A1、B1组.结论:米力农对人肺血管有浓度依赖的舒张作用.其作用与血管内皮完整性无关,对肺静脉的舒张作用强于对肺动脉的舒张作用.  相似文献   
42.
二尖瓣替换术后左心室后壁破裂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6年5月至1992年12月间,共行二尖瓣替换术(包括同期替换主动脉瓣)2577例,共发生左室后壁破裂10例,占手术人数的0.39%,9例重新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修补,存活3例。本文对左室后壁破裂的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性,3岁,活动后气喘一年余,发现心脏杂音6个月。体检:轻度紫绀,杵状指(趾),发育差,鸡胸,胸左Ⅱ~Ⅳ肋间Ⅱ/6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Ⅱ/6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亢进;双肺(一);肝左肋下1.0cm,剑突下4.5cm。术前经心电图、超  相似文献   
44.
法乐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乐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孙寒松,刘迎龙,萧明第,吴清玉法乐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TOF+PDA)在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上,与单纯TOF有许多不同之处。我院近4年共...  相似文献   
4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冠心病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1972年至1993年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施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67例(14.5%)的治疗经验。应用IABP的适应证包括:①左室室壁瘤较大或合并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以及病变广泛且远端血管较细等;②术中脱离体外循环机有困难;③术后顽固性低心输出量综合征;④围术期心肌梗死。得出如下结论:①预防性IABP有助于重症冠心病外科术后患者的顺利恢复;②IABP使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及左心功能不全得以改善,从而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6.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5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患儿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21例培养出致病菌。这21例中绿脓杆菌12例(57%),感染发生率4.0%。由于早期发现致病菌,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死亡率为零。  相似文献   
47.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经验。方法:我院自1977年11月至1993年12月期间共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229例(男148例,女81例)。瓣膜替换时平均年龄43.95±6.60岁。其中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224例,两次手术间隔为12.96±6.79年。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208例(90.8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21例(9.17%)。结果:总手术死亡率7.42%,1987年前死亡率为23.68%,而近3年死亡率仅0.88%(1/113)。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重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采用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连续缝合法替换二尖瓣,使手术时间缩短;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等,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本文总结了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穿刺导致腹部大出血的教训。方法:1977年至1992年共8例因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穿刺导致腹部大出血,其中复杂小儿心脏畸形矫治术6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6例因胸腔穿刺损伤肝脏出血,2例因股动脉穿刺或大隐静脉切开置入的插管头损伤髂动脉及髂静脉而引起腹部出血。7例剖腹止血,1例尸检证实。穿刺至手术时间为24.6±19.8(3~56)小时。结果:4例死亡(50%),其中多脏器衰竭2例,灌注肺合并感染1例,出血性休克1例。结论:本症与操作技术不当、小儿胸壁较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肝大或肝位置异常有关,一经确诊后,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了提高改良房坦(Fontan)手术的早期生存率,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右心球囊辅助装置,通过机械辅助的方法帮助有房坦手术危险因素的患者。方法:该装置由标准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和一套并连的单球囊管和双球囊管组成,通过调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的充气时相,来驱动经外周静脉送入右心房和腔静脉内的球囊使之产生类似右心室收缩的效果,从而增加肺血流量。本实验比较了应用该装置在搏动频率1:1、1:2和停搏3种状态下对6条犬急性改良房坦模型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各项指标由八导生理记录仪做同步记录,所有数据用配对t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肺动脉血流量增加十分显著,当搏动频率为1:1和1:2时,分别比停搏时增加了82%和64%(P<0.05和P<0.01)。结论:可以认为新型辅助装置能有效地改善改良房坦手术后早期右心功能,这将为帮助有房坦手术危险因素的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二尖瓣成形效果术中评价方法的应用及临床结果观察(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漆志涛卞晓明许建屏龙村萧明第郭加强成功的二尖瓣成形术后的心功能恢复及远期效果,均优于二尖瓣替换。反之,成形手术失败,往往给病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