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2例老年MDS患者进行13年的诊治、随访,分析其发病年龄、疾病分型、合并其它脏器疾病、生存时间等。结果 MDS发病年龄集中在80~89岁(59.38%),其中以难治性贫血(43.75%)及中低危组(87.50%)最常见。患者5年生存率为56.25%,大部分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影响其治疗的耐受性。结论老年MDS患者预后差,MDS相关病死率达50%,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2.
53.
54.
为了解山东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膳食模式,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城乡儿童生长发育差别的因素,研究可行的改善措施及指导喂养方式,1995~1996年抽取城乡儿童4874人进行了调查。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及调查方法 使用1995~1996年山东省营养调查资料。该调查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住户调查、体格测量、膳食调查和社区调查等。住户调查包括家庭一般状况、经济状况等;膳食调查采用称量计帐法调查住户3d的食物摄入量,并记录儿童的用餐情况;体格测量使用统一校正的测量器具,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测定用氰化高铁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1999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60岁的C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初诊时中位年龄75.5岁。所有患者均有合并症,其中以高血压最常见,有的(3/12)甚至合并第二肿瘤。共9例患者接受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5例进展(PD,例1、2、3、10、12总生存期分别为107个月、64个月、174个月、69个月、4个月),2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例稳定(SD)。4例死于CLL进展,1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第二肿瘤。结论 老年CLL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基础疾病多,因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6.
丹红对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红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影响,了解丹红对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将64例AP患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49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4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治疗,以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ET浓度。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ET浓度为(152.68±8.66)ng/L,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88.31±8.44)ng/L(P〈0.05)和对照组的(50.22±5.33)ng/L(P〈0.05)。A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E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5.37±8.66)ng/L,(107.56±9.44)ng/L](P〈0.05)。B组患者平均治疗日程与平均住院日程分别为(8.73±1.87)d及(10.56±2.11)d,明显短于A组的(13.22±2.16)d和(15.24±3.11)d(P均〈0.05)。结论ET参与了AP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AP对改善微循环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替米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9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试验治疗组56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替米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3周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7.5%(27/40),试验治疗组为92.9%(52/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曲美他嗪、替米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氟达拉滨联合治疗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11例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分次给药,25~30mg/m2隔日或每周1~2次静脉注射,或口服剂型10mg~20mg/d连续用药,观察患者应用氟达拉滨过程中及其后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全组11例患者CR+PR为10例,其中CR6例,PR4例,NR1例。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未出现严重感染,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 对64例重型肝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病原学检查以HBV感染最常见(43/64),其次为HEV(10/64);(2)妊娠合并急性、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分别为88.3%、66.7%、53.1%;(3)存活组和死亡组在PT、CH、CHE的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4)38例行血浆置换(PE)治疗者存活率47.4%.与未行PE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PT、CH、CHE等是观察病情轻重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妊娠合并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治疗后预后无明显差异,积极综合治疗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人工肝(ALSS)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内皮素-1(ET-1)、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生型-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组织损伤的关系以及中药丹红注射液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SAP模型组(B组)及丹红治疗组(C组);用RT.PCR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ET-1、eNos及iNos基因的表达: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测血液中ET-1、NO浓度: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胰腺组织损伤进行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C组可明显降低胰腺组织各时间点ET-1、iNOS基因的表达(ET-1:4 h:0.31±0.15 vs 0.58±0.17.8 h:0.45±0.16 vs 0.72±0.31,12 h:0.73±0.19 vs 1.19±O.28.24h:0.64±0.26 vs 0.92±0.36:iNOS:4 h:0.32±0.10 vs 0.65±0.11,8h:0.36±0.14 vs 0.73±0.08,12 h:0.43±0.07 vs 0.87±0.15,24 h:0.32±0.06 vs 0.82±0.16,均p<0.05),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4 h:0.55±0.12 vs 0.25±0.11,8 h:0.53±0.10 vs 0.27±0.12.12 h:0.60±0.12 vs 0.24±0.10.24 h:0.56±0.13 vs 0.28±0.16,均P<0.05).且可明显降低C组大鼠12、24 h时间点胰腺病理评分(12 h:4.73±1.29 vs 7.19±1.28,24 h:5.64±1.26 vs 8.92±2.16,均P<0.05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下调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ET-1与iNOs基因的表达,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改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