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介绍常用的脑卒中精神功能评定方法,包括Glasgow昏迷量表(GSC),简易智能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CDR)以及失用症(apraxia)、失认症(agnosia)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浓度医用臭氧对早期犬膝骨关节炎模型滑膜中IL-1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犬40只,随机数字表分为空气组、10μg/ml臭氧组、20μg/ml臭氧组、30μg/ml臭氧组共4组,每组10只,取左侧正常后肢膝关节10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检测关节软骨组织中IL-1含量。结果:A组膝关节活动度受限,B,C,D组治疗结束后活动度较造模成功时增加,但C组较B,D组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关节软骨组织中IL-1含量C组比A,B,D组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μg/ml臭氧组能够减轻退行性关节炎软骨退变,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IL-1表达而防治退行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转bcl—2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cl-2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利用转基因手段使bcl-2表达增加,能保护局灶性缺血性神经元免于凋亡,若方法适当,有可能从基因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良好的临床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以线栓法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2组:溶剂对照组;BMSCs移植组。在缺血再灌注后1天、3天、6天分别行神经功能检测、TTC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表达。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在梗死脑组织中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后,可使大鼠神经功能有所恢复,在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脑缺血90分钟再灌注3天及6天神经功能评分比较高,有统计学意义;TTC染色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在缺血再灌注第3天、第6天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2.13%和2.10%,有统计学意义。单纯BMSCs移植组比较对照组在缺血再灌注后1天、3天、6天缺血侧皮层Survivin表达增高、caspase-3表达降低,凋亡细胞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缺血部位脑实质单纯 BMSCs 移植能够改善缺血后神经功能,减少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可能通过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组对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血管性痴呆是目前惟一能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而预防的痴呆,因此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患者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226例分为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比较两组与痴呆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病年龄≥65岁者血管性痴呆占52/59,非痴呆者占83/167;病程≥5年前者占50/59,后者占69/167;受教育年限≤初中前者占49/59,后者占103/167;脑卒中发病次数≥2次前者47例(47/59),后者74例(74/167);病灶数目≥2个前者48例(48/59),后者70例(70/167);痴呆组脑梗死48例(48/101),脑出血7例(7/48);病灶部位基底核22例(22/43),丘脑18例(18/33);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嗜烟在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为53,107例;23,37例;34,69例;16,25例;44,96例,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血管性痴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年龄大,病程长,文化程度低,多次脑卒中,多发病灶,缺血性脑梗死,以基底核、丘脑部位为主的病灶易患痴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嗜烟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应加以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1康复护理与基本康复治疗 1.1概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之后,发展成为伤病残者克服各种功能障碍重返社会的一门新兴学科,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导向,应用预防、评估、训练及治疗等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功能障碍或代偿。康复工作的实施是通过不同专业人员的协同来实现的,即康复医生、康复护士、治疗师、心理社会工作者等以小组形式开展工作,康复护士在小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卒中病房的康复护士除应具有一般专科护理人员应熟悉掌握的医学基本理论和护理常规外,还必须了解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