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不良反应(ADRs)的危害性。方法:对本院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采用自愿报告方式收集135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引起的ADRs。结果:135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引起的ADRs中,涉及药品10种。出现频次最多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引起ADRs的分类以耳毒性、肾毒性最多。其次为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和过敏反应等。结论:应重视开展ADRs监测。提高抗菌药的合理用药水品。  相似文献   
12.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中医的辨证是临床辨识疾病的一个思维过程,是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和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并进而以之指导确立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体外对人脐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免疫活性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单核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因子组、桂枝茯苓丸组和桂枝茯苓丸+细胞因子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观察各组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变化、表面标志物蛋白的表达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各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均可诱导为树突状细胞;各组细胞表面标志物蛋白随树突状细胞成熟表达增强,尤以桂枝茯苓丸+细胞因子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多、表达强(P 0. 05),形态学特征更为明显,诱导T细胞的增殖能力强(P 0. 05)。结论:桂枝茯苓丸可促进人脐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活性,并与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从古文献、现代实验研究等角度探讨了解表剂煎煮时间的问题,认为辛温解表剂、扶正解表剂应当适当久煎,辛凉解表剂煎煮时间宜短,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手术2种不同体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组256例经皮肾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30例),术中实验组采用平卧位,对照组采用俯卧位,同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2组患者比较,实验组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并发症、神经麻痹出血、尿失禁和心理问题等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手术采用平卧位手术,可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适,并有利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缺陷、从股静脉注入伊文斯蓝溶液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用Nissl染色法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当归补血汤治疗组各剂量均能改善大鼠神经功能(P<0.05)、减少脑组织中伊文斯蓝含量(P<0.05)、增加大脑皮质神经元数量(P<0.05),并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当归补血汤对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大脑皮质神经元死亡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洛美沙星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洛美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洛美沙星不良反应51例,对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进行统总结分析。结果从2007~2010年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13%,3.31%,4.17%,5.91%,其发生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男性和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9.0%(25/51)和51.0%(2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发病年龄来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过敏反应39.2%、神经系统19.6%、消化系统17.6%、心血管系统7.8%、颅内高压7.8%、刺激反应3.9%、血糖异常3.9%。结论临床中应用洛美沙星前应完善基础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和过敏史,根据病原菌的性质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信号通路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对VD大鼠脑部神经炎性反应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s4血管阻断法建立VD模型,1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VD模型组、非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组,另设置假手术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患者,随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进行口腔修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并发不良反应情况都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口腔黏膜状况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较好,治疗时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