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运动视觉也称运动视力,是人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观察环境和事物的变化后,对自己的动作及时做出反馈调整的能力。运动视觉是视觉领域的一个新学科,主要包括评价和提高视觉表现力,对视觉问题进行诊断,并提供必要的视觉训练帮助。视觉训练是一种眼睛和大脑的训练方式,是对大脑视觉神经认知系统的刺激与训练。目前该研究在很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新兴热点。运动员的运动视觉能力基本上是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实践中得到增长的,现就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79例高血压脑出血尽早行血肿穿刺引流和(或)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用尿激酶溶血引流治疗。结果再出血4例(5.1%),恢复良好38例(48%),致残27例(34.2%),死亡10例(12.6%)。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尽早使用此法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63.
<正>慢性泪囊炎是最常见的泪囊病变类型,发病原因为鼻泪管下端阻塞或狭窄,导致分泌物滞留于泪囊内,继而伴发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流泪、溢脓[1]。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手术方式呈多样化,改良的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成功率达90%以上,作为一种经典术式,目前仍应用广泛[2-3],而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4]。我们在改良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预防术后造骨孔远期瘢痕粘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 COPD 大鼠模型的骨骼肌泛素(Ub)-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中 E2-14K、MAFbx、Ub 蛋白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炎症抑制因子 IL-10在大鼠血清和骨骼肌中含量变化,探讨 IL-10在 COPD 骨骼肌蛋白高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 SD 大鼠45只,其中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15只,采用反复熏香烟+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复制 COPD 大鼠动物模型。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膈肌、腓肠肌和肋间肌中 E2-14K、MAFbx、Ub 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膈肌、腓肠肌和肋间肌中 IL-10和 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膈肌、肋间肌、腓肠肌中 E2-14K、MAFbx、Ub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在模型组中,血清和骨骼肌肌内 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L-10表达均下降[血清(44.68±8.67)vs (75.96±10.59),膈肌(50.55±7.41)vs (80.06±9.22),肋间肌(47.47±8.98)vs (78.10±7.21),腓肠肌(48.60±10.88)vs (76.77±8.92),P <0.01]。血清、膈肌、肋间肌和腓肠肌中 IL-10和 TNF-α水平呈负相关(血清 r =-0.67,膈肌 r =-0.78,肋间肌 r =-0.80,腓肠肌 r =-0.77,P <0.05)。血清、膈肌、肋间肌和腓肠肌中 IL-10都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E2-14K、MAFbx、Ub 蛋白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血清 r =-0.80、r =-0.73、r =-0.69、r =-0.81;膈肌 r =-0.83、r =-0.81、r =-0.75、r =-0.79;肋间肌 r =-0.81、r =-0.80、r =-0.74、r =-0.54;腓肠肌 r =-0.74、r =-0.69、r =-0.71、r =-0.62,P <0.05)。血清 IL-10与骨骼肌IL-10呈显著正相关(膈肌 r =0.83、肋间肌 r =0.80、腓肠肌 r =0.73,P <0.01)。结论 IL-10的下调在 COPD 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骨骼肌 Ub-蛋白酶体降解途径降解机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漏诊及确诊的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2例中1例行3次CT平扫,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2例均为DeBakeyIU型主动脉夹层,1例3次CT平扫示降主动脉管腔进行性增宽,伴双侧胸腔积液;此例因漏诊,患者于2周后死亡。另1例CT平扫示降主动脉增粗,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主要表现为降主动脉扩张,可见真腔、假腔及内膜线;此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胸部外伤患者,CT平扫时应注意观察主动脉的直径,如果降主动脉增粗、尤其是进行性增粗时,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采用大黄辅助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127例SAP患者,分为大黄辅助EEN(EEN)组37例和大黄辅助中期肠内营养(MEN)组90例。观察两组: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记录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APACHE-II评分等。结果:治疗12~14 d后,EEN组死亡2例(5.4%),MEN组死亡14例(15.6%);EEN组与MEN组比较,APACHE-II评分和CRP明显下降,而PA明显升高(P<0.05);EEN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胰腺假性囊肿数、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MEN组(P<0.05)。结论:大黄联合EEN治疗SAP,能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7.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其在药学方面应用的特点及质量要求等进行讨论,并对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发展前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
糖尿病大鼠早期骨微结构改变及其BMP-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的骨密度、骨微结构改变及骨组织中BMP-2基因的表达.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普通饲料对照组)、B组(高脂饲料 链脲佐菌素组)和C组(普通饲料 大剂量链脲佐菌素组).饲养12周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骨密度、光镜、扫描电镜、骨形态计量学的观察以及BMP-2基因表达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与A组相比,B组骨微结构无明显变化(P>0.05),但BMP-2基因表达增高(P<0.05),C组骨微结构明显改变(P<0.05),BMP-2基因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骨微结构及BMP-2基因表达情况改变不完全一致,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9.
桩腔预备后剩余充填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葡萄糖微渗漏模型检测桩腔预备后剩余充填材料封闭根尖的能力。方法:选取70颗单根管上颌前牙,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AHp lus糊剂和牙胶尖侧向加压充填根管,然后G钻进行桩腔预备。实验组根管内剩余充填物长度分别为3、5、7、10 mm。用葡萄糖微渗漏模型检测第1、2、3和4周根管冠根向渗漏出的葡萄糖量。结果:实验第1周各组的葡萄糖微渗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周起,第1组的微渗漏值高于第3、4组(P<0.05),而第1、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保证桩核固位的前提下,应尽量多的保留根管内剩余充填物的长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和谷胱甘肽 S-转移酶л(GSTл)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和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用标记的链亲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法对21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 PS2和 GSTл的检测。结果 PS2的表达阳性率为49.5%,GSTл的表达阳性率为48.1%。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PS2表达阳性/GSTл表达阴性组、PS2表达阳性/GSTл表达阳性组、PS2表达阴性/GSTл表达阴性组和 PS2表达阴性/GSTл表达阳性组。结论 PS2表达阳性/GSTл表达阴性组患者的预后最好,PS2表达阳性/GSTл表达阳性组和 PS2表达阴性/GSTл表达阳性组患者的预后次之,PS2表达阴性/GSTл表达阳性组的预后最差。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应用内分泌治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