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在非参数统计分析中,常用秩和检验法比较总体中心位置(常用中位数表示中心位置)。实际上,它们还能用于方差齐性检验,本文将讨论方差齐性检验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及其确切概率计算法。  相似文献   
92.
正态计分检验法类似于两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法,又称为Van der Waereen s检验法。本文对于秩变换作出一种第二次变换,称为正态计分变换,并将原始资料化成2×C有序列联表,导得了确切概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提出采用极大拟似然估计计算ED50的方法。可用于常规方法不适用的较复杂的情况:如各剂量组由数窝动物组成,或剂量不能人为地严格控制等。本方法可以在一些常用的软件包上实现。  相似文献   
94.
影响胃癌预后的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例进展期胃癌按术后生存期长短分成两组:长生存组(超过10年);短生存组(少于2年)。两组病例按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手术方法根治或非根治、及手术年份进行配对,对下列病理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管及静脉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免疫反应及癌周间质中淋巴细胞及纤维增生反应。观察结果用单因素卡方测验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电子计算机运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按两个不同标准:低标准(F=2)及高标准(F=9)得出了两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方程式。组内回代检验的结果判断正确率分别为88%及81%,在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因素中,以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淋巴结转移为最显著,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发现多因素分析方法是一种更精确的判断胃癌术后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应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153个伴有肠型病变的胃粘膜病灶进行形态定量分析。腺体形状指数(IGF)主要反映腺体形状不规则的程度,各病变组IGF均值及标准差分别为:单纯性肠化(对照组)3.87±0.08,轻度异型增生4.05±0.12,中度异型增生4.20±0.12,重度异型增生4.33±0.19,分化型胃癌4.50±0.24,IGF值在各病变组呈正态分布,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故IGF值可作为胃粘膜癌前病变诊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6.
本文所涉及的课题是白细胞分型研究中的应用软件之一,文中对白细胞分型研究中血清特异性鉴定的数学原理作了阐述,对反应结果的尾巴部份进行聚类,以确定可能存在的新的特异性,并对血清图绘制的原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7.
等级相关是非参数统计方法之一,通常使用Spearman秩相关,本文设计出它的确切概率计算,特别适用于出现平均秩次时,易于电子计算机上实施。  相似文献   
98.
本文采用南京市1444名健康儿童青少年(男4~22岁,女4~21岁)30项手、腕部骨化指标聚类划分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根据计算结果以分成四期较为合理。即: 1) 童年期:男4~10岁,女4~8岁。2) 青春发育初期:男11~14岁,女9~12岁。3) 青春发育中期:男15~17岁,女13~15岁。4) 青春发育后期:男18~22岁,女16~21岁。  相似文献   
99.
作者对血管栓塞性脉管炎患者测定了14项高凝指标(测定数最多者109例,最少者12例),结果显示第八因子相关抗原、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聚集性、肝素沉淀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α_2巨球蛋白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在疾病发展状态时升高;而抗凝血酶原Ⅲ则下降。说明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凝的特点,从而构成了血栓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