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猪苓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猪苓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  相似文献   
12.
二草清肝汤对内毒素性肝损害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二草清肝汤对内毒素/脂多糖(LPS)性肝损害的防护机制。方法:采用LPS腹腔注射(10mg/kg)制备小鼠内毒素血症肝损害模型,BALB/c小鼠2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和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二草清肝汤能明显提高小鼠存活率,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减轻;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小鼠的IL-12、TNF-α水平显著低于LP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鼠肝组织TLR4 mRNA水平也明显低于LP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二草清肝汤大、小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草清肝汤能明显减轻LPS所致的肝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各种细胞的TLR4表达,同时下调IL-12、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方法 38例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没同期就诊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7例为对照组,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80μg/w)联合利巴韦林[10.6mg/(kg·d)]治疗48周,检测基线及治疗12周、48周时的血浆HCV RNA水平,治疗后随访24周,比较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ETVR)率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EVR率、ETVR率、SVR率分别为44.74%、76.32%、63.16%和48.65%、75.68%、64.8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病毒学应答与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人群相当,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是静脉药瘾者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草清肝汤对小鼠内毒素血症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 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肝损伤模型组及二草清肝汤大、小剂量组,各30只。二草清肝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二草清肝汤6mg/kg、3mg/kg预防性灌胃,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天1次。12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另三组给予D-氨基半乳糖(D-Gal)和LPS腹腔注射,观察注射后1、2、4、6、12、24h时各组小鼠光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2、TNF-α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二草清肝汤大、小两个剂量组各个时间点血ALT值、血清IL-12、TNF-a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P〈0.05或P〈0.01),TLR4 mRNA水平也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二草清肝汤大、小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二草清肝汤,可抑制内毒素血症肝损伤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LPS识别受体TLR4表达,并进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逍遥散联合水飞蓟素胶囊治疗肝郁脾虚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选 取90 例肝郁脾虚证NAFL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 例。2 组行非药物措施,对照组 予以水飞蓟素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逍遥散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1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 比较2 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 ]值、血脂指 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值、血清 TLR4/NF-κB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血清TOLL 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 κB(NF-κB) ]、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的变化。结果:治疗12 周后,治疗组临床疗 效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2 组AST、 ALT、GGT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 周后, 2 组TC、TG、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TC、 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 周后,2 组血清 TLR4、MyD88、NF-κB、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5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水飞蓟素胶囊对肝郁脾虚证NAFLD 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血脂状 况,调节血清TLR4-NF-κB 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二草清肝汤治疗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12.6 mg/kg)、二草清肝汤小剂量组(3 ml/kg)和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6 ml/kg).检测各组血清ALT、AST和TNF-α、IL-12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发现二草清肝汤大剂量组、小剂量组、CTX组ALT、AST、TNF-α、IL-12、凋亡率、bcl-2、bax阳性表达和bax/bcl-2较模型组降低.认为二草清肝汤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降低血清TNF-α、IL-12水平和抑制肝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分析医院2006年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3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967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26株(33.7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3株(11.69%),革兰阴性菌541株(55.95%),其中大肠埃希菌178株(18.41%),真菌100株(10.34%);病原菌的分布以痰液中分离最多,占43.85%,其次为尿液占22.34%,分泌物占10.03%;药敏试验表明,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对常见革兰阳性菌治疗效果较好;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治疗革兰阴性菌的首选药物,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68.20%和64.43%。结论病原菌的多药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血浆白蛋白和RAA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3、天、7天血浆白蛋白和RAAs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小时和治疗组治疗后2小时、3天、7天的血浆白蛋白均明显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天7、天的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其机制可能与白蛋白上升和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持续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硬化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归脾汤。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指标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治疗组IR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2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R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RBC、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加味归脾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合并贫血,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升RBC、Hb值,降低IRF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温州地区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202例,其中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52例,慢性乙型肝炎103例,肝硬化27例,肝细胞癌20例,应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检测HBV的基因型。结果202例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中,B型37例(18.3%),C型123例(60.9%),B/C混合型41例(20.3%),D型1例(0.5%),未发现A、E、F和G型;与B基因型、B/C混合型相比,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中明显升高,分别为56.1%和14.6%(P〈0.05);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226±268)U/L高于B基因型的(114±183)U/L和B/C混合型的(130±22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和HBVDNA含量明显高于B基因型和BC混合型感染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州地区存在HBV的B、C、D和B/C混合基因型,C型为本地区的优势基因型.并且C型HBV感染易引起较重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