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41篇 |
药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81.
为探讨胸腺肽α1(Tα1)辅助抗生素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的抗感染疗效,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应用T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者15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30例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随机 相似文献
82.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结合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结合蛋白(LBP)与肝脏炎症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9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LBP水平,其中3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2~4周复查LBP。结果肝炎组LBP值(79.62±45.52)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50.22±31.44)ng/ml(P=0.001)。慢性重型肝炎组血清LBP值明显高于慢性肝炎中、重度及正常人(P<0.05)。慢性重型肝炎治疗后好转组LBP值明显低于病死组及治疗前LBP值(P<0.01),抗菌治疗组LBP值明显低于未抗菌治疗组及治疗前(P<0.01)。抗菌治疗组好转率64.3%(11/17)明显高于未抗菌治疗组25.0%(4/16)。LBP与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血红蛋白呈负相关,与血清总胆红素、Ⅲ型前胶原、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血清LBP增高与肝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治疗后LBP值下降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3.
80岁上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4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医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41例发生院内感染53例次,感染率为34.4%(53/154)。53例次中,肺部感染占47.2%,尿路感染占20.8%,肠道感染占13.2%,术后伤口感染占7.5%,其他(包括褥疮、胆道等感染)占11.3%。细菌培养取得病原菌4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8%,革兰阳性球菌占16.7%。这些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老年患者发生医 相似文献
84.
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是一种重要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幻。我们于1992年1月~1996年12月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99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了MRSE检测,检出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自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按常规方法[‘: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菌株来源;血液105份,痰60份,尿液14份,耳分泌物7份,外科伤口脓汁5份,胸腹水4份,前列腺液2份,咽拭子和粪便各1份。2.MRSE的筛选:采用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生产的苯哇西林纸片(lp软片),以K—B法检测,抑菌圈… 相似文献
85.
86.
87.
对1986~1992年本院血液标本纯培养阳性的1845例患者进行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调查。在引起菌血症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茵占72.9%(63.3%~78.1%),革兰氏阴性菌占25.0%(21.2%~34.2%),真菌占2.1%(0.7%~3.6%)。常见药敏结果表明,耐药菌株普遍存在,机会菌更为严重,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在不同时期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8.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1995年1月~1999年5月收治各型肝病1665例,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变1149例,并发糖尿病者20例,发病率为1.74%。20例中,男16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4:1。年龄27~64岁,平均44.00±10.50岁。其中慢性肝炎中度3例、重度2例,慢性重型肝炎6例,肝硬变5例,原发性肝癌2例,慢性酒精性肝病2例。18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中,HB-VM阳性18例,其中重叠HAV、HDV、HEV感染各1、2、3例;6例有嗜酒史(5~40年)。20例中16例为NIDDM,其中5例有家族史;4例为肝源性糖尿病(肝硬变2例,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各1例)。1.2 诊断及疗效标准 慢性肝病、肝硬变诊断按1995(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按糖尿病的分类及治疗概况一文中的诊断标准。疗效按出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收治的9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90例血浆置换患者治疗后,显效34例,有效3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4.4%。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浆过敏反应。对90例患者平均随访(23.5±4.1)个月后,全部患者总存活率达66.3%,生存时间延长。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但须警惕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1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5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并比较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相关抗体及IL-6水平。结果 CHB患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IL-6水平分别为(9.5±5.6) KIU/L、(42.5±218.7) KIU/L、(1.5±0.7) IU/L和(6.6±12.6) pg/mL,在肝硬化患者分别为(9.5±8.6) KIU/L、(47.6±101.5) KIU/L、(2.2±1.7) IU/L和(15.8±25.5) 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分别为(4.4±5.6) KIU/L、(7.7±18.3) KIU/L、(0.8±0.8) IU/L和(2.8±2.0) pg/mL,P〈0.05],而CHB和肝硬化患者血FT3分别为(2.4±0.5) ng/L和(2.4±0.6) 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0.2) ng/L,P〈0.05];肝硬化患者TRAb和IL-6水平分别为(2.2±1.7) IU/L和(15.8±25.5) pg/mL,明显高于CHB患者[(1.5±0.7) IU/L和(6.6±12.6) pg/mL,P〈0.05],而TT3和TT4水平分别为(0.8±0.3) nmol/L和(5.4±1.9)nmol/L,显著低于CHB患者[(1.3±0.3) nmol/L和(8.0±2.2) nmol/L,P〈0.05]。结论联合检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及IL-6水平对病情评价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