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目的了解不同水源水与水质工艺处理方式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源水来源与处理工艺在辖区内设置生活饮用水采样点37个,每月采样检测,共采集水样408件。结果黄浦江源水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74.85%,青草沙水库源水的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97.4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5)。黄浦江源水经深度处理后,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总合格率为83.08%,常规处理水质总合格率仅为48.7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8;P〈0.05);青草沙水库源水经2种不同工艺处理后,水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水质以青草沙水库为源水的优于黄浦江源水。源水与处理工艺决定水质的优劣,应逐步选用优质源水和深度处理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污染,有效提高水质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系统中登记的2002-2005年闵行区户籍新发病例及其随访资料,获得其发病与生存资料,采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生存概率,EdererⅡ法估计累积期望生存概率,Log-rank检验法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结果闵行区2002-2005年共登记新发恶性肿瘤11 455例,发病率为381.98/10万,5年观察生存率(OSR)为35.58%,相对生存率(RSR)为47.60%,胰腺癌5年RSR最低,仅为4.85%,为闵行区致死风险最高的癌种。肺癌、肝癌、胆囊癌5年RSR〈20%。男性前列腺癌5年OSR最高(OSR:53.39%,RSR:90.07%),胰腺癌最低(OSR:2.31%,RSR:3.27%);其次为肺癌(OSR:9.89%,RSR:14.14%)、肝癌(OSR:10.51%,RSR:13.00%)。女性子宫体癌5年生存率最高(OSR:83.13%,RSR:93.19%),胰腺癌最低(OSR:4.37%,RSR:6.94%),女性较男性更易患胆囊癌且生存情况不理想(OSR:7.65%,RSR:12.03%);女性肿瘤5年生存情况好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186,P〈0.01)。结论闵行区整体生存率高于国内多个城市,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分析生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流动人口肠道、肝炎、手足1:3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信行现状,为有效提高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闵行区流动人口80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知晓率为63.15%。乙肝知晓率最高,为93.63%,乙脑的易发人群、丙肝、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67%、51.44%和57.43%;霍乱、甲肝、菌痢、手足口病、疟疾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43.57%、43.32%、41.32%、66.29%和50.31%;手足口病临床表现和肝炎包括戊肝的知晓率分别为38.83%和15.98%;调查对象答题得分21~95分,平均(62.05±13.22)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在沪居住时间和人均月收入调查对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08%的调查对象对目前居住的环境表示不满意,62.30%认为成人需要接种疫苗;定期接受体检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分别为31.96%和39.45%。结论流动人口对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防治法以及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乙脑易发人群和肝炎包括丙肝、戊肝知晓率较低;流动人口正确的传染病防治正向态度和健康行为有待进一步形成。  相似文献   
44.
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0例分析四川省绵竹县中医院(618200)苏华林主题词:阴道炎,霉菌性/外治法熏洗疗法笔者从1993~1995年,自拟薰洗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年龄:21~30岁20例,31...  相似文献   
45.
随着社区的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DM)的患病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研究已证实2型糖尿病患大多伴有肥胖,其肥胖不仅是总体脂增多(全身型肥胖)且伴有腹部尤其是腹腔内体脂增多(腹型肥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肥胖越严重,所引起的脂代谢紊乱越严重,同时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变得难治。基于这种现况,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闵行区2型糖尿病患的肥胖状况,从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减重方案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闵行区外来人口肠道传染病综合管理模式,并评估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外来人口集聚地作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收集2007—2011年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管理资料和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7—2011年共计管理肠道传染病易发地811个,"城中村"和建筑工地类型占80.27%,管理外来人口覆盖率为83.35%;外来人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2010年较2006年下降了76.04%;2007—2011年食品摊贩、食品店、厕所和垃圾容器规范率以及土井井水含氯率逐年提高;5年来总体环境卫生规范率为54.40%,土井井水含氯率为87.95%,食品卫生规范符合率为30.30%,6岁以下儿童按时接种率为95.59%;外来人口调查对象知道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占89.14%,知道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占83.52%,传染病知晓率较高。结论闵行区肠道传染病易发地管理达到了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应继续加强食品和环境卫生治理,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多种传染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7.
该文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大中型企业开展职工健康管理模式的调查分析,得出目前主要有企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企业医务室为主体自主开展以及依托私营健康管理公司实施等模式,各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优劣势。开展企业健康管理的必要性仍需得到企业及政府的重视,企业健康管理的筹资问题需进一步探索,企业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仍需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8.
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高血压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闵行区2002-2004年高血压社区管理资料。一级医院每年对首次就诊的35岁以上患者测量血压,筛查高血压患者。于2000年和2001年,闵行区在试点社区开展对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从2002年起,闵行区全面开展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2002、2003年要求各社区按估计患者数的15%(监测点为25%)的比例纳入管理,2004年要求按25%(监测点为50%)纳入管理。对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建立随访登记表,根据血压水平分1、2、3级,随访监测间隔时间分别为6个月、3个月和1个月,定期监测随访者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非药物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随访次数达应随访次数的3/4为规范管理,有1/2以上时间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判定为血压得到控制。结果3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6.00%。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社区管理覆盖率52.86%,覆盖率最低的为35岁~组,最高的为85岁~组。2004年,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平均控制率达56.98%。结论社区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对降低患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9.
应用优势劣势一机遇威胁分析(简称SWOT)方法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现状,为制定发展计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患者信任度第三方评价在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改进患者信任度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某二级综合医院的出院患者进行信任度评价,A组患者由第三方团队实施电话随访评价,B组患者由医院住院部在出院时进行评价,比较两种评价方式的效果。结果   第1次测评时A组1 073人,满意度均分3.83±0.57,满意率54.99%;B组1480人,满意度均分3.83±0.49,满意率57.03% (P>0.05)。第4次测评时A组1 233人,B组1 512人,A组满意度均分4.18±0.33,满意率84.43%,患者复诊均分3.44±0.83,患者推荐医师均分3.52±0.88,患者与医师发生过争执均分4.33±0.60,患者表示会找别的医师诊断均分3.31±0.72,患者表示完全遵医嘱服药均分3.45±0.72,均优于B组(P<0.05);在医疗服务信任程度比较的28个条目中,A组15个条目的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中等强度活动均分3.60±0.81,情感协调均分3.71±0.76,家庭协调均分3.69±0.58,朋友协调均分3.73±0.74,整体健康程度均分3.31±0.77,均优于B组(P<0.05)。结论    第三方信任度评价是医院管理实际需求的补充,在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协助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及提高患者信任度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