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微量全氟菲烷眼底残留对兔视网膜电图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健康大耳灰兔24只,随机将每只兔的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将试验眼再随机分为视网膜表面组及视网膜下组.兔眼麻醉后外上方角巩膜缘后3 mm处穿刺,赤道部视网膜上造孔后向视网膜下推注0.1 ml全氟菲烷,此为视网膜下组.对于视网膜表面组则不造孔,仅将全氟菲烷注射到视网膜表面.术后定期行检验镜及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后处死并摘除眼球,固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兔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检眼镜检查视网膜未见明显变化;视网膜电图检查视网膜表面组及视网膜下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电图均发生明显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实验组除第1天外,其他各时间段视网膜各层细胞显微结构均出现损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氟菲烷的损害作用不断加重,且视网膜下组比视网膜表面组损害更重.结论 微量全氟菲烷残留眼底可对视网膜结构造成损害,且其主要原因还是重水的机械压迫作用,而重水的毒性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以羊膜为载体应用β-巯基乙醇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成为神经样细胞,探讨组织工程化的神经细胞的构建。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及鉴定。以人羊膜基质为载体负载大鼠BMSCs,用β-巯基乙醇将其诱导定向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GAP-43的表达。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BMSCs, CD90、CD71、CD29均呈现阳性表达,CD45呈现阴性表达。BMSCs接种羊膜后贴附生长,折光性好。经β-巯基乙醇诱导3 h后,细胞可见突起长出,形态呈典型神经细胞改变,nestin和GAP-43表达阳性,未诱导的细胞呈阴性。结论:以人羊膜基质为载体的大鼠BMSCs经β-巯基乙醇诱导后可以定向分化成神经样细胞,可构建出组织工程化的神经样细胞。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在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中的表达.方法 22例AMD病人的CNVm,用原位杂交方法分析MMP-2、MMP-9在CNVm中的表达.结果 MMP-2、MMP-9 mRNA在活动期、消退期和静止期CNVm的细胞胞浆、基质中均有表达,但在活动期的表达与消退期、静止期比较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MMP-2、MMP-9 mRNA表达的部位、表达量与CNVm病程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目前,对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日新月异。但是,脉络膜黑色素瘤新鲜组织来源有限,制约了研究工作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拟从蜡块组织中提取DNA,因为蜡块标本相对好保存,来源充足。但是蜡块标本经过固定、石蜡包埋等步骤后,对DNA会产生一些影响,所以从蜡块组织中提取DNA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对于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方法进行了改良。  相似文献   
25.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简称Rb),是一种婴幼儿时期易患的眼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易颅内转移而致死。该肿瘤可分为遗传及非遗传两种类型,约18%~40%病例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近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13 q 14),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为90%。染色体13 q 14缺失危及了位于这一位点的Rb基因的一对等位基因,并使之失活,导致了肿瘤的发生。我们在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缺  相似文献   
26.
应用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联合序列分析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RB1基因存在状态进行检测,以掌握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时确切的RB1基因突变类型及发生位置。除发现编码区内RB1基因点突变、缺失和插入改变外,尚发现成熟mR-NA拚接位点(splicedonor)特有序列的点突变,RB1基因此种改变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27.
VEGF165单克隆抗体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效阻断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的方法.方法:对体外培养新生儿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单克隆抗体、13-顺式维甲酸、INF-α、INF-γ 4种药物筛选实验.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用MTT法测A560nm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VEGF165单克隆抗体组浓度在2 000 mg*L-1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91%.13-顺式维甲酸对细胞最高增殖抑制率是61%;IFN-γ浓度在2 000 mg*L-1时,对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6%.IFN-α浓度在2 000 mg*L-1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均低于40%.结论:VEGF165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强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视神经撕脱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评价分析其疗效和预后。方法通过本组12例视神经撕脱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视神经撕脱是一种严重的眼外伤,预后差。结论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减少早期的误诊和漏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大鼠玻璃体腔和视网膜下间隙的分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传至第五代,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MSCs移植于大鼠玻璃体腔和视网膜下间隙30天的生长和分化特点。结果移植后30天,玻璃体腔和视网膜下间隙新生出一层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形似视网膜细胞,部分细胞显示NSE、GFAP、NF200阳性。结论移植于大鼠眼内的BMSCs在眼内微环境的作用下具有向视网膜样结构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30.
田蕊  苏冠方 《眼科新进展》2011,31(5):493-496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非编码、具有调节作用的小分子RNAs,通过下调靶向mRNAs和(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s涉及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发育时间、分化增殖、形态发生以及凋亡等,因此其在这些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许多眼部的miRNAs表现出独特的组织和发育阶段特异性的表达模式,提示它们在眼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功能。探索miRNAs在眼球发育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眼部研究的新热点,有望为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现就近年来关于miRNAs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