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8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347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1620篇
内科学   643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40篇
综合类   2428篇
预防医学   1334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92篇
  9篇
中国医学   1068篇
肿瘤学   16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91.
目的介绍利用取腱器切取腓肠肌筋膜瓣,翻转缝合断裂跟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跟腱断裂病人21例,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33.5岁,为剧烈运动后跟腱撕裂伤,均采用手术治疗。俯卧位,跟腱断裂部位纵行手术切口,马尾状撕裂部位梳理整齐后编织缝合,根据需要腱膜的长度于切口近端相应部位作纵行小切口,用取腱器取筋膜条,自皮下隧道牵出远端切口,翻转,光滑面朝后加固缝合断裂跟腱。术后长腿石膏固定4周,短腿石膏固定2周。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年(1~5年)。根据Arner Lindholm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取腱器微创小切口下取腓肠肌腱膜方法具有小切口,创伤小,美观等优点,术后正规康复功能锻炼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2.
妊娠17~37周胎儿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NK细胞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涛  方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10):768-771
目的:探讨妊娠17~37周正常和宫内感染时胎儿外周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ldn-2 receptor,sIL-2R)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含量的变化。方法:超声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收集129例胎儿外周血,包括97例正常对照组胎儿血,32例宫内感染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风疹病毒感染)胎儿血,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胎JLPF周血NK细胞百分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胎JLPF周血中sIL-2R的含量,分析生理状态下胎儿外周血NK细胞、sIL-2R的状况和宫内感染时NK细胞和sIL-2R含量的变化。结果:妊娠17—37周胎儿外周血NK细胞、sIL-2R含量不随孕周改变,r(NK)=-0.03,P〉0.05;r(sIL-2R)=0.167,P〉0.05,宫内感染时NK细胞含量减少,sIL-2R含量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NK)=4.29,P〈0.01;t(sIL-2R)=-5.833,P〈0.01。结论:妊娠17—37周胎儿外周血有一定量的NK细胞和sIL-2R存在,但机体免疫功能仍不完善,宫内感染时机体容易出现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93.
卵巢切除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卵巢切除对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采用CCl4 诱导雌性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观察卵巢切除及雌激素替代治疗 (苯甲酸雌二醇 1mg kg)对肝脏胶原沉积和I、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并分别检测血清学标志及肝脏组织学等变化。结果显示CCl4 模型组大鼠肝脏发生典型的肝纤维化改变 ,卵巢切除组的肝脏胶原沉积更为明显 ,肝脏表达I、Ⅲ型胶原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也明显高于CCl4 摸型组 (P <0 0 5 ) ,而雌激素干预及替代治疗则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表明卵巢切除加速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 ,其发生可能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4.
用自回归白化滤波器提取脑-机接口信号VE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脑-计算机接口这种新颖的人-机交互模式构建一种脑控拼写装置,其主要问题是实时、准确地从头皮电极记录到的脑电背景信号中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以决定用户选择按键。由于在一个短时程内可以认为自发脑电是平稳的,利用靶刺激出现前记录到的非靶刺激信号计算自回归模型参数,构造一个白化滤波器,再将实时信号通过白化滤波器滤波,使自发脑电得以白化,然后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滤除白噪信号。结果表明靶刺激信号更加突出,提高了后续模式分类的正确率。采用模拟自然阅读诱发模式使短时信号的平稳性得到了保障,利用白化滤波器去除自发脑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连续给大鼠胃饲脂肪餐7天,三天后皮下注射150mg/kg异丙肾上腺素(ISP)二次,间隔24小时,复制了大鼠高脂血症、ISP性梗塞样心肌损伤模型,观察蝮蛇抗栓酶对ISP性梗塞样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  相似文献   
96.
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本文选用感觉统合治疗法对42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感觉统合失调显著改善率为83.3~91.7%,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协调性、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及学习成绩的改善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
乳酸菌介导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通过产生有机酸、细菌素等抗菌物质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发挥益生作用的主要机制可能与它的活化和维持机体免疫屏障机制及调节肠道生理屏障功能密切相关。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与免疫细胞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巨噬细胞。它通过各种途径与巨噬细胞作用,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并向不同的表型极化,参与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LRs)、Notch、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从而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在这过程中,乳酸菌在机体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乳酸菌介导巨噬细胞产生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多态性与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不孕患者105例,有正常生育的健康非妊娠妇女85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PAI-1基因-675位4G/5G多态性.结果 患者组PAI-1基因4G/4G基因频率(48.6%)和4G等位基因频率(66.2%)显著高于对照组(22.4%和47.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5G/5G基因型比较4G/4G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反应不良致不孕的相对风险率的比数比(odds ratio,OR)为4.9,95%的可信区间为2.10-10.12.结论 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模式,促进患者早手术、早下地、早康复。方法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营养管理现状,采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进行改进。经过科学循证、专家指导等,从术前、术后及家庭三个环节,骨科、营养科、家庭三个维度,人员、制度、材料设备、方法、信息五个方面,制定三大对策群组并予以实施,包括组建营养支持团队、构建营养管理策略、搭建多维信息交互平台等。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首次下地时间缩短为26.7 h,平均住院日缩短为5.6 d,实现了早手术、早下地、早康复的目标。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全流程的序贯性营养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后续还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验证成效,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反馈也是今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海南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对电子烟的知晓和使用情况,为下一步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海南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674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设计的“2020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听说过电子烟的居民占总数的25.0%,其中男性知晓率为29.21%,女性知晓率为20.70%;仅有1.48%的调查对象使用过电子烟,每天使用电子烟的人占调查人群总数的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为海南省15岁以上城乡居民电子烟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为电子烟正在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与电子烟知晓率呈正相关,女性的电子烟知晓率低于男性,电子烟的知晓率、使用率的影响包括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等。结论海南省电子烟知晓和使用率仍较低,要制定电子烟标准并纳入监管,并大力宣传电子烟危害,抑制电子烟使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