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慢性肾病的彩色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肾病患者的彩色(CDFI)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图(CDPI)变化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材料与方法分别对临床确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肾实质弥漫性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进行二维超声,观察肾实质回声情况,CDFI、CDPI显示肾血流灌注状况并计算肾血管阻力指数(RI).结果病变在肾间质的肾脏RI为0.70±0.02,在肾小球的RI为0.53±0.05,在肾血管的RI为0.76±0.02,三者间有显著差异.肾脏回声异常与否在RI间元显著差异.CDPI在肾功能的不同时期可表现为充满型、边缘缺损型、星点型及无血流型.结论影响多普勒信号的主要因素在于肾脏原发病的位置,小管间质及血管疾病其RI升高,病变局限于肾小球的RI正常.CDPI对判断肾功能状态及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对新生儿颅脑疾患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就诊的颅脑疾患新生儿共计82例,通过抽签将所选新生儿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儿人数相同,均为41人。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甲组患儿实施核磁共振检查,对乙组患儿实施颅脑超声检查,统计和记录两组患儿颅脑疾患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患儿,乙组患儿诊断准确率较高,两组诊断准确率之间差异较大,甲组患儿诊断准确率为80.49%,乙组患儿诊断准确率为97.56%,数据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乙组患儿亲属满意度较高,甲组患儿亲属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人数分别为16人、19人及6人,乙组患儿亲属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人数分别为22人、17人及2人,甲组患儿亲属满意度为85.37%,乙组患儿亲属满意度为95.12%,亲属满意度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患儿脑水肿、脑白质损伤、颅内出血及其他疾患的人数分别为7人、17人、13人及4人。结论:在新生儿颅脑疾患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有着较高的价值,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颅脑疾患的诊断准确率,进而为医护人员开展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医护工作开展效率及质量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3.
中晚孕期胎儿静脉导管和脐静脉血流量参考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中晚孕期正常胎儿静脉导管和脐静脉血流量参考范围,计算脐血流人静脉导管的百分比。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38例16-41孕周正常单胎胎儿,记录静脉导管和脐静脉血流波形,测定最大血流速度计算血流量。结果 静脉导管血流量随着孕龄增加而增加(P〈0.01),对应于体质量则随着孕龄增加而减低(P〈0.01)。脐静脉血流速、血管管径、血流量随孕龄增加而增加(P〈0.05,P〈0.01,P〈0.01),对应于体质量脐静脉血流量随着孕龄增加而减低(P〈0.01)。静脉导管与脐静脉血流量(Qdv/Quv)之比随着妊娠进展而减低(P〈0.01)。平均43%脐血流人静脉导管。结论 中晚孕期胎儿脐血流人静脉导管随着妊娠进展而减低,静脉导管在分流含氧高的血到脑和心肌起着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晚孕期缺氧高危妊娠胎儿静脉导管、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血流参数与胎儿异常结局的关系,寻找可以预测高危妊娠胎儿异常结局的静脉血流参数,并比较各血流参数的预测效果.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7例晚孕期缺氧高危胎儿的静脉导管、下腔静脉及肝右静脉血流参数,并对各参数与胎儿的出生结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晚孕期缺氧高危妊娠胎儿的异常结局可由肝右静脉搏动指数(RHV-PI)、静脉导管前负荷指数(DV-PLI)、静脉导管S/A比值(DV-S/A)及下腔静脉峰值流速指数(IVC-PVI)这几个血流参数单独进行预测.三条血管的指数中以RHV-PI的预测效果最好,取阳性截断值为2.89时,其预测晚孕期高危胎儿发生异常结局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6.7%,正确指数(约登指数)为0.52.结论 在静脉导管、下腔静脉、肝右静脉的众多血流参数中,RHV-PI预测晚孕期高危妊娠胎儿异常结局效果最好,真实性最高,可为.临床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观察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发生后肾脏体积及血流灌注的变化规律,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3D-CDU)在诊断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A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原理及彩色血流重建技术,对正常组和急排组移植肾进行三维重建,并比较两组肾脏体积及血流灌注变化情况。结果急排组移植肾体积(179245.53±13143.65)mm3与正常组(140214.35±12854.13)mm3比较有明显增大(t=2.789,P<0.01);急排组肾脏体积与血肌酐浓度(Scr)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r=0.73,P<0.05);在同一量程、中等滤波条件下对移植肾血流进行三维重建,急排组移植肾血流明显稀疏,末梢血管不能显示,血流分级集中于0~2级;正常组移植肾血流灌注丰富,\"血管树\"完整,各级肾动脉均清晰可见,血流分级集中于3~5级。结论移植肾急性排异发生后肾脏体积明显增大,肾血流灌注量减少,流速减低。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为客观、准确的反映移植肾体积变化和肾内血流的灌注状况,对于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