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49篇
  免费   1306篇
  国内免费   3032篇
耳鼻咽喉   198篇
儿科学   192篇
妇产科学   138篇
基础医学   1516篇
口腔科学   469篇
临床医学   1910篇
内科学   3141篇
皮肤病学   257篇
神经病学   770篇
特种医学   50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3篇
外科学   2833篇
综合类   20105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078篇
眼科学   1980篇
药学   1994篇
  34篇
中国医学   1648篇
肿瘤学   1398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1110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1598篇
  2013年   1105篇
  2012年   1719篇
  2011年   1772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195篇
  2007年   1483篇
  2006年   6452篇
  2005年   7116篇
  2004年   1053篇
  2003年   1494篇
  2002年   1100篇
  2001年   1414篇
  2000年   927篇
  1999年   608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288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578篇
  1988年   536篇
  1987年   585篇
  1986年   443篇
  1985年   556篇
  1984年   523篇
  1983年   445篇
  1982年   342篇
  1981年   310篇
  1980年   213篇
  1959年   158篇
  1958年   235篇
  1957年   224篇
  1956年   128篇
  1955年   16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目的:过去15年在慢性胰腺炎(CP)的内镜治疗中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经内镜行胰腺内放置支架的价值还有争议。材料与方法:对98例(8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9±12岁,极差23~83)有症状的CP患进行包括胰管内临时支架的内镜下介入治疗。将最后支架取出时作为内镜治疗的主要研究终点,96例患共随访了35±28个月(极差8d~111个月),对所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其他的内镜下操作一样,共有358个支架放置在胰管内且留置了3±1个月(极差1d~11个月)。总的支架治疗时间是10±10个月(极差6d~49个月)。在有限的内镜治疗后的46±27个月(极差4~111个月)中,57例患不需要再次介入治疗,甚至2/3患没有更多的疼痛感。在22例需要外科治疗和17例需要再次内镜治疗的患中明显与继续摄入乙醇有关。结论:临时支架植入作为CP患内镜介入治疗的一部分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长期临床成功率,而且在相当多患中不需要二次治疗。禁止乙醇摄入明显有助于治疗效果的维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旨在评价气垫床垫与气垫床罩相比在预防住院患者压力性溃疡方面的成本效益。设计:依据PRES-SURE试验开展成本效益分析;一项英国多中心实用、随机、对照试验。机构:英国六家NH S协会的11所医院。受试者:意向治疗分析人群包括1971例患者。主要观察指标:Kaplan M eier法分析出现压力性溃疡受限的平均时间与住院治疗总费用。结果:气垫床垫与总费用的降低有关(每例患者平均降低£283.6,95%CI-£377.59~£976.79),主要原因是由于减少了住院时间和更好的效果(平均延迟溃疡出现时间10.64d,95%CI-24.40~3.09)。气垫床垫与气垫床罩之间…  相似文献   
33.
背景:脑内出血存活者出现复发性脑内出血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目的:确定抗血小板治疗是否会增加脑内出血复发的风险。方法:对一项单中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原发性脑内出血连续存活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存活者接受电话随访,记录其复发性脑内出血和发病后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及其持续时间。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作为时间依赖性变量,根据脑叶和深层半球定位分层来评价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复发性脑内出血的影响。结果:与深层出血的存活者相比,脑叶出血存活者的复发性脑内出血更常见(2年累积发生率22%vs4…  相似文献   
34.
血液处理过程中的红细胞溶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注的红细胞制品中红细胞发生溶血已有报道,这对于需要输血的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游离血红蛋白将裂解成二聚体与结合珠蛋白结合,进而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一旦超出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将会发生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并引起血浆颜色改变。红细胞异常溶血由许多因素引起,包括在血液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保存条件不当、细菌性溶血、抗体激活补体的溶血、红细胞膜的缺陷及献血者异常等。溶血的程度常用红细胞比容校正后的整个血红蛋白中游离血红蛋白的百分率来表示。北美尚未建立可被接受的溶血范围,但是1%溶血标准目前用于评估血液贮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而欧洲委员会将标准定为0.8%。本文强调要对全血制备红细胞的全程进行充分的监控,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仔细评估血液制备过程将降低因溶血而废弃的红细胞量。  相似文献   
35.
违禁药品的使用会给血液采集中心造成严重的问题,在使用这些违禁药物的人员当中特别是静脉注射毒品者(IDUs)中,携带血液传播的疾病如HIV、HCV和HBV的比例很高,Mahl等人在本期的“Transfusion”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强凋,了解毒品的性质和范围的必要性,因为在献血者群体中未被检查出来的吸毒者占有很大比例,并且他们自我报告的情况也不真实。  相似文献   
36.
背景:该研究了胃癌中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的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其与微管抑制剂(M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6份胃癌切除术标本,检测其中9份标本的细胞系,启动子甲基化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CHFR 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定量逆转录PCR检测,MI介导的生长抑制反应通过标准的MTT方法检测。结果:在9份胃癌细胞系中,有3份细胞系的CHFR表达被异常的启动子甲基化所抑制,CHFR mRNA的表达水平与MI处理细胞(R=M10.889;P=0.005)的IC,o密切相关。在46例胃癌术后患中,有24例(52%)出现CHFR异常甲基化,其中12例因晚期肿瘤或术后复发而接受MI治疗。MI治疗有效包括29%的CHFR甲基化和20%的CHFR非甲基化患。然而,在7例CHFR甲基化患中,有6例(86%)出现肿瘤消退或不再进展的迹象。反之,在5例CHFR非甲基化患中有4例(80%)出现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37.
背景: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在术中可导致多种眼内并发症。方法:报道1例双侧、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D型病例。患者出现白内障且双眼视力均下降。本文描述在对1眼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遇到的困难。结果:成功完成了白内障摘除术。巩膜切口自然闭合,且1眼内植入晶状体。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可行白内障摘除术,但术者在手术过程中需极为小心。自发性低流速间接硬脑膜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白内障摘除术@Jethani J.$Paediatric Ophthalmology,Strabismus Department,Aravind Eye Care System,1,Anna Nagar,Madurai Tami…  相似文献   
38.
背景与研究目的: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显上升。因Barrett食管患常常是食管腺癌的前期病变,因而有人倡议应对患有Barrett食管的这类高风险病变患进行监测,以便发现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但这种监测是否对食管腺癌患的存活有影响还不清楚。该研究旨在经过对一组认为有进展性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高风险患进行监测后,以确认该监测对食管腺癌患死亡率的影响。患与方法:在Medline上搜索1985-2004年发表的有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献,作对其中假设的100例高风险患(男性、50岁以上的Barrett食管患,但在入选时未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分析监测的意义。结果:其中4例患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生了腺癌,2年时存活率为78.9%(95%CI 64.9%~88.5%),5年时为78.6%(95%CI 62.8%~89.2%)。同时,约有515~2060例Barrett食管患未能纳入该项监测或调查,其中有16~61例发生了腺癌,而存活率在2年时只有37.1%(95%CI 25.4%~50.3%)。5年时只有16.7%(95%CI 9%~28.3%),比受监测的存活率低得多。  相似文献   
39.
Jerry  A.  Shields  Ralph  C.  Eagle  Jr  Carol  L  Shields  Brian  P.  Marr  李学民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6,18(1):33-39
众所周知,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常伴有结节性硬化的表现。视网膜星形细胞瘤一般是发生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无蒂轻度隆起性病变。临床上可以是单侧发生,也可以是双侧发生。可以单个病灶,也可以多个病灶。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可以有钙化,也可以没有钙化。视网膜星形细胞瘤相对固定的伴有眼内结节性硬化,很少表现为浸润性增长。在很少的情况下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可以表现出浸润性增长,造成局部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Krista  M.  Ramonas  R.  Max  Conway  Inder  K.  Daftari  J.  Brooks  Crawford  Joan  M.  O'  Brien  张弛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6,18(3):181-183
由于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流行。尽管如此,原发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侵人眼内仍然十分罕见,因此经常导致误诊。侵及眼部大且侵袭力强的病变仅通过标准的切除手术和冷冻术往往较难治愈。对于这种病变的治疗,大多数研究者会建议行眼球摘除术,当有证据显示病变侵及眼眶时则行眶内容物剜除术^1-4。目前的病例显示使用离子束治疗侵入眼内的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是眼球摘除术外的另一种选择。就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例关于使用离子束治疗侵袭性结膜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