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83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452篇
口腔科学   206篇
临床医学   981篇
内科学   1465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3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09篇
综合类   4978篇
预防医学   1327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956篇
  37篇
中国医学   1899篇
肿瘤学   510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719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648篇
  2018年   79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920篇
  2012年   1208篇
  2011年   1344篇
  2010年   889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07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3篇
  1959年   13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血液安全性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免疫隐匿性感染、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血液无法保证零风险.为评估现有检测体系、献血模式、和管理体系下我国血液的残余风险度,并探讨我国血液核酸检测(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了历时2年多的NAT检测多中心国际合作研究.现将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将新鲜尸体手指标本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观察其伸指和屈指效果,分析此方法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结果:5例手指标本剔除皮肤、筋膜等软组织,保留手指伸、屈指肌腱,置入永磁铁钉后,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手指关节功能:优3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0%。15例手指标本在保留所有组织后,模拟临床进行手术,采用掌侧入路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术后患指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可0例,差1例,评分优良率为93.3%。所有标本术后的屈指活动范围与术前无区别。结论: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评估颈部肿大淋巴结(LN)恶性风险的常规超声分级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882个颈部肿大LN的4项常规超声声像图指标,包括门髓质回声、内部回声、血流类型及长短径比(L/S)值,据以对每个LN进行评分并按照分值分组,根据各组中恶性LN比例差异提出分级诊断标准。结果 颈部肿大LN的声像图总评分值范围0~7分,恶性LN比例随分值提高而升高(P<0.05),LN恶性风险OR值亦随之升高。颈部肿大LN常规超声分级诊断标准:1级(0分),极低度恶性风险,恶性比例<3.70%;2级(1~2分),低度恶性风险,恶性比例(14.91±4.63)%;3级(3~4分),中度恶性风险,恶性比例(43.89±0.64)%;4级(5~7分),高度恶性风险,恶性比例(77.84±9.15)%。以"4级"为标准判定颈部恶性肿大LN的敏感度78.97%,特异度72.54%,约登指数0.515,准确率76.08%,AUC为0.791。结论 以常规超声声像图评分为基础建立的颈部肿大LN分级诊断标准鉴别良恶性LN的能力较好,并能预测其恶性风险。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回顾分析1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ECG)描记情况,其均有异常。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6年2月~1999年10月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其中18例为重度中毒者,均有肺水肿、昏迷。男7例,女11例,年龄5~62岁,平均26.2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60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首选R-CHOP方案治疗54例,其余患者因年龄、身体状况、经济因素等原因选择R-miniCHOP、CHOP等方案或支持治疗,未列入疗效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首选R-CHOP方案治疗的5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6例(48.1%),部分缓解14例(25.9%),总有效率为74.1%(40/54);其中,37例60~69岁患者总有效率为70.3%(26/37),17例70~79岁患者总有效率为82.4%(14/17),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P=0.390)。76例患者随访1~60个月,至末次随访,49例(64.5%)死亡,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6个月,5年OS率为35.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初诊年龄≥70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存在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分、乳酸脱氢酶升高、免疫组织化学bcl-2阳性、非生发中心型与不良OS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初诊年龄≥70岁、存在B症状、bcl-2阳性、非生发中心型为OS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不佳,初诊高龄、有B症状、bcl-2阳性、非生发中心型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6.
了解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为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营养改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9-10月,在新疆伊犁地区牧区20所寄宿制学校随机抽取小学三年级至初三年级共8 424名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依据营养划分标准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与2014年全国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比较均较低.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生长迟滞、中度消瘦、轻度消瘦、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45%,7.31%,3.63%,16.98%;男生分别为8.42%,9.05%,3.74%,20.35%,女生分别为6.21%,5.07%,3.50%,13.59%;男、女生除轻度消瘦外,其他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66,48.48,65.83,P值均<0.01).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为7.67%,0.50%;男生为8.65%,0.76%,女生为6.40%,0.16%,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83,14.91,P值均<0.01).结论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低于同地区平均水平,营养不良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也出现了部分超重肥胖的学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无创性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效果以及NO和ET-1的变化。方法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缺血预处理,直接止血2、3、4 h;实验组经过缺血预处理后,于第2天分别止血2、3、4 h。依次于恢复肢体血流(再灌注)后1、3、7、14 d时抽取血液检测ET-1、NO的水平。结果大鼠体内NO和ET-1在第1、3、7、14天内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实验组NO在第3天缺血4 h时达最大值,对照组NO在第7天缺血2 h时达高峰;实验组ET-1在第7天缺血3h时达最大值,对照组ET-1在第3天4 h时达最大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O在大鼠血液中第1、3、7天的含量在缺血2 h和3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4天时,仅缺血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T-1在大鼠血液中第1、3、7天的含量在缺血各时间段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14天时,仅缺血3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改变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NO与ET-1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miR-21和miR-93的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86例,收集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21和miR-93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miR-21和miR-93在TNBC组织中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NBC组织中,miR21高表达54例,占62.79%,miR-93高表达50例,占58.14%;miR-21和miR-93在肿瘤直径5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高表达率显著增高(P0.01);miR-21和miR-9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癌组织中miR-21与miR-93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1,P0.01)。结论 miR-21与miR-93在TNBC中表达异常增高,且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TNBC诊断及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99.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XELOX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XELOX同步化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效评价后显示,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1.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66.7%)、2年生存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8.3%,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457.8±54.9)ng/L]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401.2±50.4)ng/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Ⅰ~Ⅱ度、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XELOX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可靠,能够提高晚期食管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降低血清VEGF水平,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哈萨克族受检人群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及性别差异。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阿勒泰市人民医院和部分社区哈萨克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检测生理和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萨克族研究人群总的MS检出率为27.7%,男、女检出率分别为36.1%和16.7%,男性罹患MS的危险是女性的2.162倍,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的检出率增加,女性升高趋势尤为明显。男性MS各因子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TG)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46.9%、58.3%、25.1%、34.6%、22.6%、15.3%,女性以上MS各因子检出率分别为36.9%、41.4%、7.0%、16.7%、12.6%和6.5%,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该民族人群肥胖、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到调查人群的41.6%和51.0%。结论哈萨克族受检人群MS检出率表现出性别差异的特点,尤其肥胖和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全国其他人群,因此改变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并及早控制肥胖,对减少MS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