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2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75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429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7篇
  5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笔者自学习<王文远平衡针灸学>以来,根据平衡针灸独特的理论体系,即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体系,针对临床患者心理上大多追求即时效应的社会需求,对部分颈项强痛患者针刺平衡针灸穴位腰痛穴,并配合后溪穴,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2.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个微效基因及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已成为骨生物学研究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连锁研究、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83.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及其他任何肾上腺素能系统的嗜铬细胞产生过多儿茶酚胺的肿瘤.由于肿瘤细胞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大量儿茶酚胺,临床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及糖、脂肪和血钙代谢紊乱综合征.现报道嗜铬细胞瘤并发糖尿病酮症1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测定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明胶酶B、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探讨两者水平与粥样斑块破裂的关系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87例经PCI的患者分为10mg/d、20mg/d、40mg/d阿托伐他汀3组和23例对照组(非老年组),测定4组PCI前(用药前)、治疗8d、24d、90d后MMP-9和TIMP-1水平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用量40mg/d是安全的,在10~40mg/d范围内能明显改变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对照组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组之间MMP-9和TIMP-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升高及TIMP-1降低与粥样斑块破裂明显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ACS患者PCI术后血清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重楼醇提物体外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楼醇提物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重楼醇提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人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察重楼醇提物对HUVEC迁移、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重楼醇提物在(15—60)μg/ml浓度范围内,内皮细胞抑制率在24.2%-82.1%之间,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体外管腔形成实验发现,(15—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管腔形成数目减少,且管腔不完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00011、0.0000417、0.0008752)。经(15—60)μg/m1的重楼醇提物处理后内皮细胞迁移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00005、0.0000033、0.009993)。而在该浓度范围内,对人肠癌LOV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细胞抑制率在12.1%-13.9%之间)。(15—60)μg/ml的重楼醇提物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且呈剂量依赖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22,P为0.036、0.039)。结论:重楼醇提物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内皮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86.
急性体动脉栓塞取栓术尽管手术部位比较局限,但是起病急,进展迅速,且患者原发性心脏病及合并症严重,使麻醉手术风险增加。我院2004至2006年共成功实施体动脉取栓术46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6~86岁。原发性心脏病中,风心病8例,冠心病34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心功能Ⅱ~Ⅳ级。合并脑血管病变12例,高血压29例,糖尿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5例,心律失常患者42例,其中心房纤颤40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有心肌梗死史5例,曾接受抗凝和溶栓治疗5例。有手术史8例。动脉栓塞部位:腹主动脉末端2例,髂动…  相似文献   
87.
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方法9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常规加枢机散神阙穴敷贴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腹泻次数、腹泻改善时间、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枢机散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颅骨牵张术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新骨骨密度的评价方法。方法:成年健康山羊18只,颅顶区制备25mm×10mm全层颅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只建立牵张术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于牵张结束后2,4,6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对照组3只动物与实验组牵张后6周动物同期处死,QCT、DEXA两种方法测量新骨骨密度,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骨密度值(BMD)及相关性。结果:实验组QCT测量牵张间隙各兴趣区BMD值较前一时段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各固定时段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R2、R3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DEXA测量固定期4周,各兴趣区BMD值较固定2周对应BMD值明显增加(P<0.05),而固定期6周,仅牵张间隙中央(R1)较固定4周对应BMD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牵张间隙内固定期2,4周两端(R2、R3)较中央(R1)BMD值明显高(P<0.05);两种检测方法测得平均骨密度值在各时段均存在正相关(P<0.005);对照组缺损区QCT、DEXA检测未显示有新骨形成。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反映牵张过程新骨骨密度变化,QCT不受解剖结构和牵张器形状的影响,更适于颅面骨牵张术新骨形成的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89.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食指运动激活脑功能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状态下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功能区的影响。方法:1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在基础和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采集脑功能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图像,测量激活的区域、大小及信号强度。结果:基础状态下食指运动可见对侧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以及第一感觉区的激活,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除见上述区域激活外,还可见同侧初级运动区,病灶部位及对侧顶上小叶、颞上回、岛叶等部位的激活。针刺状态下激活面积及最小信号强度方面均大于基础状态。结论: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的康复与改善大脑皮层功能区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ystem in detecting the cell cycle specificity induced by recombinant human Fas ligand in vitro, so as to provide a reliable platform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cell cycl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in Fas-mediated apoptosis. Methods: The target cells-leukaemia cell lines and activate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stimulated by phytohemagglutinin were incub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Fas ligand for 6 to 36 h,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sub-G1, common annexin-Ⅴ/PI and modified annexin Ⅴ and propidium iodide (API) methods and analys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modified API method demonstrated that Fas-mediated apoptosis was cell cycle specific and initiated at G1 phase. The common annexinⅤ/PI method showed the most appropriate condi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 typical cell cycle-specific apoptosis. The sub-G1 method could only illuminate late apoptosis and DNA histogram. Conclusion: Fas-mediated apoptosis was cell cycle-specific and initiated at G 1 phase. Based on the modified API and common AnnexinⅤ/PI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ble and typical cell cycle-specific model in Fas-mediated apoptosis in vitro was fea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