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对海南省2010年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横向监测。方法采用镜检和PCR相结合的方法2010年海南省网报疟疾病例进行确认和复核。结果全省共有13个市县报告疟疾病例,累计报告疟疾疾病78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31例,临床诊断病例(未分型)47例,省CDC共收集实验室诊断病例样本18例,临床诊断样本20例,全省实验诊断病例样本平均采集完成率是58%,临床病例样本平均采集完成率42.5%,两种采集完成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05)。所有检测结果均与镜检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一致率达到99%,1例错检。结论加强对网络报告病例疟疾病例样本收集并进行基因检测和基因分型可以有效准确发现传染源,对实现消除疟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海南省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结果19份本地感染问日疟样本中18份为VK210,1份为VK247,VK210为优势亚型。与参考株相比,VK210又分为7个亚型,VK247仅有1个亚型。VK210各亚型中GDRA旦且盟GQPA重复序列均存在不同数量的D或A点突变,属于高度突变区域;其余重复序列(GNGAGGQAA和GGNA)大多数仅发生基因数量的增减变化。海南省疟疾控制阶段和消除阶段间日疟VK210和VK247基因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化树分析二显示两基因型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簇。结论海南省消除疟疾前期仍存在两种基因型间日疟。与控制阶段相比,种型间构成比差异不显著,间日疟虫株消失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9~2010年疟疾感染状况,为全省消除疟疾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全省抽样查阅部分市县2009~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现场调查居民带虫率、人群IFA抗体水平、传疟媒介种类和媒介抗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抽查保亭县、白沙县、东方市、琼海市和澄迈县5市县2009~2010年共血检90441人,阳性208例(PV200例,Pf 8例),阳性率为0.23%,其中2009年血检阳性率为0.32%(194/61417),2010年为0.05%(14/29024),共处置疫点137个(白沙68,保亭34,东方35),均进行滞留喷洒、预防服药及健康教育。共采集居民滤纸血2406人份,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为0.62%(15/2406),小学生滤纸血2291人份,阳性率0.17%(4/2291);现场调查保亭县、白沙县、东方市3个市县居民4 654人,未检出阳性血样,居民带虫率为0%。结论海南省2010年疟疾流行水平大幅度下降,防治措施落实扎实,为全省消除疟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海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感染情况,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方位结合水系分布随机抽取5个调查点,采用"肺检法",结合"匀浆法",检测中间宿主以查找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终末宿主鼠类剖检取心、肺直接撕碎查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5个调查点共检测中间宿主1652只,平均感染率为21.09%(347/1652)。其中福寿螺感染率最高为琼中17.7%(20/113),最低为海口市6.48%(7/108)。各调查点间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5)。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较高为琼中30.00%(36/120)。最低为三亚市13.46%(14/104)。各调查点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0.01﹤P﹤0.05)。琼海市蛞蝓的感染率最高为65.45%,三亚市最低为3%(3/100)。各调查点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4,P﹤0.01)。共捕获鼠类3种124只,经解剖检查,褐家鼠和黄胸鼠感染率分别为12.79%(11/86)和8.82%(3/34),小家鼠未发现阳性。[结论]海南省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是主要的中间宿主,褐家鼠是主要的终末宿主,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对中间宿主的监测,防止局部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5.
姜黄素抗肝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属(Curcuma L1)植物姜黄、莪术、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有效成分,可溶于甲醇、乙醇、碱、醋酸、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多数水溶液中的实验是在小于50mol/L-1的浓度进行。近年来,对于姜黄素这一中药提取物的研究近期也开始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基本情况,为示范区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分东、西、南、北、中5片进行随机抽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结果共调查2542人,检出4种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27%;其中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42.01%、9.24%、18.14%。钩虫和蛔虫均以轻度感染为主,不同人群感染率分别为:学龄前儿童:49.75%,小学生59.92%,中学生56.21%,成人54.73%。结论示范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主要以钩虫感染率为主,钩虫病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7.
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分布首次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我国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 方法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借用主要中间宿主螺类有效累积温度模型参数,预测和绘制我国主要中间宿主螺类及广州管圆线虫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地图。根据绘制的预测地图,以区域抽样法,按栅格总数5%比例进行随机抽样。随机抽取55个调查点于2006年9~10月开展主要中间宿主分布及感染率调查。 结果 我国大陆潜在分布小管福寿螺的有19个省(市、区),其中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8个省(区)已证实有小管福寿螺自然分布。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等7个省(区)有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其中,福建建瓯、江西兴国、浙江瑞安、湖南汝城、广东化州、广西上思和海南五指山等地的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6.6%、19.9%、16.0%、5.0%、6.3%、39.1%和25.0%。 结论 证实小管福寿螺自然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的7个省(区)均存在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海南省居民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的关系,为肥胖相关慢性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4年1月 — 2015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海南省三亚、琼海、儋州、万宁、美兰、保亭、五指山和定安等8个国家疾病监测市县(区)抽取4 697名≥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 海南省4 697名居民中,肥胖者345例,肥胖率为7.34 %;中心性肥胖者1 916例,中心性肥胖率为40.79 %;高血压者1 145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4.38 %;糖尿病者551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1.73 %;血脂异常者1 703例,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6.26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海南省肥胖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为体重正常居民的3.0倍(OR = 3.0,95 % CI = 2.2~4.0)、2.1倍(OR = 2.1,95 % CI = 1.5~3.0)和2.1倍(OR = 2.1,95 % CI = 1.6~2.7),中心性肥胖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为体重正常居民的1.6倍(OR = 1.6,95 % CI = 1.3~2.0)、2.0倍(OR = 2.0,95 % CI = 1.6~2.6)和1.7倍(OR = 1.7,95 % CI = 1.5~2.1)。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居民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分别为74.18 %和63.43 %、68.34 %和70.83 %、69.57 %和67.59 %。 结论 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加重这些慢性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和分析海南省西部地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趋势,评估10年来的寄生虫病防治成就,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和要求,在海南省西部地区4个中签点进行调查。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总感染率为59.32%,发现7种肠道寄生虫种,其感染率分别为:蛔虫20.10%、鞭虫40.64%、钩虫20.73%、蛲虫40.49%(190494)、粪类圆线虫0.05%、小杆线虫0.24%、华枝睾吸虫0.2%。不同调查点、性别、职业、民族、年龄间感染率都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钩虫感染以单纯美洲钩虫感染为主占90.87%,蛔虫未受精卵占40.88%。寄生虫以单一感染、双重感染、三重感染、四重感染者分别占人数的59.08%、30.45%、9.49%、0.99%,以低年龄组感染率为高。海南省西部地区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率仍较高,今后该地区防治工作应以土源性线虫为重点、尤其是鞭虫。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8个市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共计调查4879人,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8%(标化率6.0%)。男性(13.1%)高于女性(10.8%)(P0.05),城市(15.3%)高于农村(9.8%)(P0.01)。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不同婚姻状况和职业间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OR=11.63.95%CI:8.82~15.34),性别(OR=1.80,95%CI:1.32~2.45),红肉摄入过量(OR=0.71,95%CI:0.57~0.89),饮酒中的有害饮酒行为(OR=1.81,95%CI:1.19~2.73)和年龄均与MS密切相关。受检者中患有1种组分占28.3%,以高血糖最高(34.8%);2种组分占18.6%,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糖+血脂异常最高(21.8%);3种以上组分占10.9%,以"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比例最高(30.2%)。因子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血脂异常(LDL-C和TC);高血压和高血糖4个因子对MS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2%,其中肥胖属于首要因素(22.08%)。结论海南省居民MS是以肥胖为首要因子的多种组分综合作用结果,应加强对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为主的综合性慢性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