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建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系统,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方法 以恶性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分别采用RT-PCR技术和PCR技术进行检测恶性疟原虫血样并比较两才检测的敏感性。结果 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血样中扩增出359bp特定扩增带,而间日疟和健康人血样均未见扩增带。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扩增产物为目的片段。检测系统初步显示可检出恶性疟血样中0.34个疟原虫所含的RNA模板。以RNA为检测对象的RT-PCR肉眼可见条带的检测水平较以DNA为检测对象的PCR扩增高。结论 RT-PCR检测恶性疟原虫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海南省居民2型糖尿病(简称糖尿病)与腰围、体质指数(BMI)相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和2010年对432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以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使用率的χ2、单因素线性相关分析在腰围和BMI水平上糖尿病变化。结果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的高峰值在45~54岁组,分别为23.03%、5.21%、29.51%,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高峰值推迟10岁。糖尿病患病率从35岁开始出现成倍数上升,平均每10岁糖尿病患病率上升1.78倍,55~64岁组男、女患病率趋于等同。女性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8.19%、4.51%、26.37%,比男性(14.34%、3.35%、18.35%)分别高出26.78%、23.88%、57.71%,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9.53%,比女性(7.08%)高出34.60%。空腹血糖与BMI、腰围呈正相关关系(rs=0.16,0.16,P〈0.01),BMI≥24 kg/m2组或中心性肥胖者,平均每增长10岁患病率分别上升2.19倍和3.65倍,患病率是同一年龄组BMI〈24 kg/m2、非中心肥胖者的1.37~3.18倍,其中25~34岁组最高。结论糖尿病预防工作关口前移,应将体重、腰围和空腹血糖列为2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必检项目,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2010年及2011年抗疟工作报表的报告质量隋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并整理海南省近两年来14个市县上报的常规抗疟月报表和常规季节性抗疟报表。使用Microsoft Excell 2003数据的录入和整理,计算报表的上报率、及时率、符合率。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常规抗疟月报表上报率(x2=8.599,P〈0.05)和及时率(x2=6.463,P〈0.05)均低于2010年,2011年符合率(x2=8.351,P〈0.05)高于2010年。季节性抗疟报表上报率两年相同,符合率(x2=0.087,P〉0.05)2011年低于2010年1.82个百分点。结论抗疟工作报表报告质量不理想。建议不断完善该系统监测报告,提高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满足抗疟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和评价海南省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1991。2010年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疟疾疫情报表、流动人口报表、血检登记表和疟疾监测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海南省14个联防市县20年共报告疟疾病人94314例,死亡34例,年平均发病率92.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3/10万,占全省疟疾发病病例的98.58%,占全省疟疾死亡病例的94.44%。疟疾发病从1991年的8920例下降到2010年的74例,降幅为99.17%。海南省疟疾联防区本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3319846人次,检出疟疾阳性62369例,阳性率为1.89%。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643468人次,检出疟疾阳性29144例,阳性率为4.53%,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8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明显高于本地居民(X2=16787.07,P〈0.01)。结论海南省通过连续20年的疟疾联防,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25.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人兽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近年来由于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福寿螺、褐云玛瑙螺在中国南方地区大量繁殖,加上居民猎奇进食鲜活的螺肉等食品,导致广州管圆线虫病近20年来相继在中国各地不断暴发或散发流行[1-3].为了解海南省居民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于2009年6-9月,对居民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既往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人群血清IgG抗体,居民问卷调查,并对当地市县级医院近三年收治的脑膜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检测人群血清459人份,抗体阳性92人,对人群血清lgG抗体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8例可疑症状病人,共有3家医院3年来收治11例脑膜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人,这11例病人均有接触青蛙、螺蛳史。结论海南省居民中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培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进一步清除残存传染源,达到消灭丝虫病的目标。方法 按《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和《丝虫病防治手册》的技术要求开展监测。结果 病原横向监测在78个村(居)委监测人群66600人,除在我省丝虫病防治薄弱环节地区琼山市龙桥镇挺丰村委会查到9例阳性病人外,其它村(居)委会均未查到阳性病人;蚊媒监测在18个病原监测点内捕捉人房致倦库蚊2l574只解剖,均未发现蚴丝虫自然感染蚊;每年开展的血清学监测.人群丝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接近非丝虫病流行区健康人群水平。结论 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残存传染源已趋向自然净化,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但我省丝虫病防治的薄弱环节地区仍发现阳性病人,为了灭病务尽,防止丝虫病死灰复燃,今后应加强对我省丝虫病防治簿弱环节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开展监测,尽一切可能去查找传染源。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钩虫感染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涂片法(Kato-Katz)进行基线调查确诊为钩虫感染,部分钩虫感染者中用钩蚴培养法鉴定虫种。4~14岁儿童钩虫感染者顿服三苯双脒200mg,15岁以上人群钩虫感染者顿服三苯双脒400mg,病例服药前后经实验室检查,治疗后2~4周用1送3检方法粪检,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4~14岁儿童钩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8.15%(236/301)和97.34%(293/301);15岁以上人群钩虫感染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5.59%(341/395)和99.24%(392/395)。三苯双脒的不良反应轻微且短暂,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无明显影响,儿童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海南省2010年网络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横向监测。方法采用镜检和PCR相结合的方法2010年海南省网报疟疾病例进行确认和复核。结果全省共有13个市县报告疟疾病例,累计报告疟疾疾病78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31例,临床诊断病例(未分型)47例,省CDC共收集实验室诊断病例样本18例,临床诊断样本20例,全省实验诊断病例样本平均采集完成率是58%,临床病例样本平均采集完成率42.5%,两种采集完成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05)。所有检测结果均与镜检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一致率达到99%,1例错检。结论加强对网络报告病例疟疾病例样本收集并进行基因检测和基因分型可以有效准确发现传染源,对实现消除疟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海南省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结果19份本地感染问日疟样本中18份为VK210,1份为VK247,VK210为优势亚型。与参考株相比,VK210又分为7个亚型,VK247仅有1个亚型。VK210各亚型中GDRA旦且盟GQPA重复序列均存在不同数量的D或A点突变,属于高度突变区域;其余重复序列(GNGAGGQAA和GGNA)大多数仅发生基因数量的增减变化。海南省疟疾控制阶段和消除阶段间日疟VK210和VK247基因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化树分析二显示两基因型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簇。结论海南省消除疟疾前期仍存在两种基因型间日疟。与控制阶段相比,种型间构成比差异不显著,间日疟虫株消失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