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健脾、补肾三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定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第2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MSC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疗程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以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作为标志,以确定MSC的肠道定植情况。[结果]经PCR扩增后,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结肠组织雄性性别特异性基因区段sry,MSC移植组阳性率为20%,活血组为35%,健脾组为25%,补肾组为25%。[结论]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较明显促进MSC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再出血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8例1周内再出血及145例无再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表现特征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休克、入院时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素氮浓度、内镜下喷血、内镜下渗血.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再出血与休克(OR=2.93,P=0.024)、内镜下喷血(OR=2.47,P=0.028)、内镜下渗血(OR=1.57,P=0.010)相关.结论 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冠感染后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鼻导管联合口罩预吸氧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3年1月9日-19日来消化内镜中心进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157例新冠感染抗原测试阳性或核酸阳性的患者,根据内镜中心不同诊疗间分常规组79例和预吸氧组78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无痛诊疗,麻醉实施前鼻导管低流量吸氧3~5 L/min;预吸氧组则在等候时进行鼻导管联合口罩在麻醉实施前10 min预吸氧3~5 L/min,比较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呛咳情况、是否完成诊疗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检查前有上呼吸道症状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导管联合口罩预吸氧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结论 新冠感染后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会出现低氧血症、呛咳等症状,即使在感染后4周仍然存在。鼻导管联合口罩预吸氧能有效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无痛胃肠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并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疾病分型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86例UC患者和128例健康者进行血清ANCA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深圳汉族人HLA-DPB1基因多态性,用PCR技术对HLA-DPB1基因第2外显子(exon2)进行体外扩增;然后用BanII、FokI、DdeI、RsaI、EcoNI、BstUI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电泳分离酶切片段,根据片段格局确定相应基因型别。结果:UC患者ANCA的阳性率为53.5%,对照组均为阴性;UC患者HLA-DPA1等位基因频率(0.49)与对照组(0.1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32,RR=5.681,Pc=0.033)。结论:HLA-DPA1和ANCA在UC中阳性率均显著增加,HLA-DPA1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关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异质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BMC体外白细胞介素12诱生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诱生IL-12。以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IL-12的水平,将健康人(HC)与溃结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中HC组55例,UC组45例(静止期与轻、中、重组例数分别为9、18、11、7)。结果UC组与HC组IL-12水平分别为(301.22±82.01)ng/L和(110.00±53.95)ng/L,P<0.001。UC组静止期与轻、中、重三组比较IL-12水平依次为:(142.01±47.05)ng/L、(248.73±60.63)ng/L、(295.08±80.40)ng/L、(335.20±119.95)ng/L,P值分别小于0.02、0.02、0.001。而静止期与HC组相比P>0.05。按病变累及范围,全结肠组与左半结肠组IL-12水平分别为:(312.83±106.25)ng/L、(264.85±67.97)ng/L(P>0.05)。结论UC活动期患者IL-12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与静止期患者,且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IL-12活性与病变累及范围无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3种多酶清洗剂中脂肪酶、蛋白酶的活度,观察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多酶清洗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B/T 23535-2009电位滴定法和GB/T 23527-2009福林法分别测定3种多酶清洗剂中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度。再将清洗剂分成两组,一组25℃存放56周,每隔8周测定1次;另一组40 ℃恒温箱存放36周,每隔6周测定1次。结果 3种多酶清洗剂A、B、C的脂肪酶活度分别为:0 u/ml、0 u/ml、388 u/ml,蛋白酶活度分别为:5 153 u/ml、4 289 u/ml、9 872 u/ml。在25 ℃存放条件下,3种多酶清洗剂只有C能测出脂肪酶活度,存放56周后下降71.13%;蛋白酶活度在存放56周后均有下降,A下降99.20%,B下降30.17%,C下降9.55%。40 ℃存放条件下,3种多酶清洗剂只有C能测出脂肪酶活度,存放3周后C的脂肪酶活度下降至0;存放6周后,A的蛋白酶活度下降至0,36周后B的蛋白酶活度下降76.43%,C下降5.57%。结论 25 ℃和40 ℃储存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3种多酶清洗剂的脂肪酶和蛋白酶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趋势相同,说明储存时间会影响多酶清洗剂中酶的活度。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HLA—DPB1等位基因与广东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比较76例UC患者和128例健康对照者HLA—DPB1基因多态性,此后将UC组分为轻度组与中、重度组作进一步分析。结果UC患者携带DPB1。2201等位基因的频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4%VS9.38%,P〈0.05,OR=2.368,95%CI:1.088—4.676)。而其携带.DPB1女0402和DPB1*0301等位基因的频率也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严重程度分组比较中,中重度组中DPB1*2201和DPB1。0402的频率,以及轻度组的DPB1+0301的频率均显著增高,这些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中的DPB1*0301的频率同样明显高于在中重度组的频率(P〈0.05)。广东汉族人群中,HLA—DPB1*2201和UC及中重度UC有关;HLA.DPB1*0402和中重度UC有关;HLA—DPB1*0301和中重度UC有关。结论HIJA—DPB1等位基因与广东汉族人群的UC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护理配合方法,提高诊疗成功率。方法对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治疗,其中105例病变局限者单用止血夹止血,75例病灶显示不清者均先以8%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局部喷洒,然后用1∶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局部黏膜下注射,再用止血夹止血;4例转外科治疗。结果内镜下一次性止血180例,成功率97.83%;4例(2.17%)转外科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确切等优点。而有效的护理配合有助于医生顺利完成内镜下止血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医用清洗剂对人工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去除效果,为建立软式内镜生物膜清除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工生物膜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不同清洗剂清除生物膜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连续培养6 d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黏附稳定性最好,膜中细菌浓度可达107 cfu/cm2。采取蠕动泵清洗法,使用水洗、普通清洗剂、单酶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清除对数值依次为0.91、1.30、1.32和1.41。采用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槽自动灌流泵清洗法,上述4种清洗介质清除生物膜中细菌对数值依次为0.89、1.99、2.25和2.9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聚四氟乙烯管管腔模拟培养6 d可形成成熟的生物膜,对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最好者为多酶清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