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23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ARS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 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血浆TT3 、FT3 下降 ,rT3 升高 ,符合低T3 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与代谢综合征 (MS)临床并存率较高的可能原因及机制。  方法 将老年鼾症者 79例分为单纯性鼾症者 (对照组 )及OSAS组 ,并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脉氧饱和度 (LSpO2 )分别将OSAS患者进一步分为轻中度及重度OSAS组。比较MS在各组的发生率。测量多导睡眠监测参数 :AHI、LSpO2 、平均脉氧饱和度 (ASpO2 ) ;外周循环中代谢参数 :空腹血糖 (FBG)、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真胰岛素 (TI)与胰岛素原 (PI)、血压和体内稳态模式评估 (HOMA)指数 ,以及某些人体指数 :体质量指数 (BMI)、腰围 (WC)及颈围 (NC) ,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  结果 所有OSAS患者中 2 7 9%并存有MS。重度OSAS组的M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HOMA指数、PI水平均与LSpO2 、ASpO2 呈显著性负相关 ;LSpO2 、ASpO2 与BMI、WC、NC与舒张压呈显著性负相关 ,而与TC、HDL C呈显著性正相关。HOMA指数与PI是重度OSAS的危险因素 ,其OR值(95 %可信限 )分别为 1 92 6(1 3 0 3~ 2 846,P <0 0 1) ,1 716(1 716~ 2 5 0 5 ,P <0 0 1)。HOMA指数与重度OSAS的发生独立相关 ,其OR值为 1 991(1 3 0 8~ 3 0 3 0 ,  相似文献   
33.
痛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血尿酸在超饱和时易形成尿酸盐晶体 ,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等结缔组织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 ,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是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皮层和平滑肌层的厚度 ,反应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状态[1] 。本研究拟通过测定痛风患者颈动脉IMT ,探讨痛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改变。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痛风患者 5 2例 ,男性 5 0例 ,女性 2例 ,年龄36~ 6 9岁 ,平均 (5 0± 9)岁 ,曾有 2次以上急性…  相似文献   
34.
端粒酶的新蛋白组分-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telomeraseCajalbodyproteinl,TCABl)是一个全新蛋白,在临床肿瘤样本的表达情况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更没有病毒感染对TCAB1表达和转录调控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鼻咽癌中TCAB1表达与EB病毒感染的关联性,为阐明EB病毒调控TCAB1表达和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期为鼻咽癌寻找更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正常胎儿大脑外侧裂(SF)、顶枕沟(POF)及距状沟(CF)等脑沟的形态发育特点,以及数据的测量,掌握胎儿脑沟回发育的特点。方法收集18~36周的单胎胎儿,记录SF、POF以及CF出现时间,形态特点,并测量SF高度,上缘宽度以及额叶颞叶间未覆盖的最小距离;POF和CF宽度、高度以及顶端角度。结果胎儿孕18周能探及SF,为平滑弧形,在19周后其上缘变平,21周SF几乎均变成梯形。此后,上缘长度随孕周缓慢增加;24周开始上缘两侧逐渐向脑实质内伸展,27周几乎所有胎儿均可见这一表现,此后上缘继续延伸,两脑叶间的未覆盖区逐渐缩小。POF在19~20周左右出现,最晚21周可被探及,在整个孕期宽度前期缓慢上升,后期缓慢下降,23周左右达到最宽,整个孕周高度逐渐增加,夹角逐渐变小。CF的出现较POF略晚,约在20~23周出现,最晚24周可被探及CF。其形态的变化过程与POF类似。结论SF 18周已出现,21周均由弧形转为梯形,25周左右成矩形,27周成“官帽”形。POF 21周最晚出现,26周左右时宽度与高度大致相等。CF最晚24周可被探及,在27~28周时宽度与高度大致相等。各大脑沟深度与孕周增加呈正相关,两脑叶间未覆盖区和顶枕沟角度与孕周增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6.
美丽的皖南新安(徽州)地区,山清水秀,名贤辈出,也诞生了中华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医学流派——新安医学。有史料记载的新安医家有800余人,留下著作800余部,为丰富祖国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其中,新安医家对灸法的论述和实践也彰显出独特的学术魅力。本篇拟通过总结新安医学著作中关于灸法的内容,探讨新安医家对灸法的应用和学术思想,以促进灸法的传承和发展。新安医籍关于灸法的记载  相似文献   
37.
<正>吴亦鼎,字砚丞,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神灸经纶》为其所编撰,是一部系统地专述灸法的医学著作,在灸法领域享有较高的评价。由于成书年代晚,全书参考前人医籍甚广,书中大量引用了《内经》、《难经》、《类经图翼》、《医宗金鉴》等书的内容,并根据吴氏家族和  相似文献   
38.
目的检测宫颈脱落细胞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研究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CER组)和健康女性(CON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宫颈脱落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比较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的差异。结果 CER组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CON组健康女性(53.8%vs.0.0%,P0.01)。CER组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HPV感染、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HPV感染、组织学分级高、肿瘤最大径大于或等于4cm、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晚的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无HPV感染、组织学分级低、肿瘤最大径小于4cm、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早的患者。结论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HPV感染、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有关,可用于评估宫颈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平台,建立基于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手术室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现手术室移动信息管理及手术室内外数据共享,以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依据手术室管理规范、手术工作程序和内容,建立包括手术患者交接、手术核查、物品清点、手术医嘱、灭菌物品管理、专科护理和集成平台7个功能模块的手术室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士可随时利用PDA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通过手术室移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规范了医嘱用药、术中物品清点,以及灭菌手术器械包动态管理和质量追溯。结论手术室移动信息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手术室数字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组织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的表达水平和EB病毒(EBV)的感染情况,探寻二者的相关性。并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以阐明EBV诱导DNA损伤应答进而促进NP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NPC标本50例和鼻咽炎(NPI)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γ-H2AX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的表达,对LMP1阴性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BV感染鼻咽癌细胞CNE1后γ-H2AX表达的变化。结果NPC组γ-H2AX的阳性率达94%,显著高于NPI组的40%;EBV阳性率为94%,显著高于NPI组的30%;97.9%EBV感染的NPC组织γ-H2AX阳性,二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进一步验证,EBV感染可使CNE1中γ-H2AX的表达量增高。结论γ-H2AX表达和EB病毒感染有密切关联性,EBV感染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DNA损伤,造成基因组不稳定从而促进NP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