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4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8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检测正常妊娠和早孕期弓形虫感染的Wister大鼠胎盘RT.BM1和RT1-E mRNA的表达水平,发现二者在正常妊娠中的规律,进而探索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对胎盘RT.BM1和RT1-E mRNA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分子免疫机制。将48只孕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正常组,每组24只。感染组于妊娠第5天腹腔注射1×105个弓形虫强毒株(RH株)速殖子/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两组于孕第9、13、15、17天分别处死6只孕鼠,无菌剖腹,观察胎鼠情况,计数死胎及活胎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胎盘RT.BM1和RT1-E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正常组活胎数204只,死胎3只,死胎率1.4%,感染组活胎数133只,死胎27只,死胎率16.9%,死胎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正常组RT.BM1 mRNA在孕第9、13、15、17天的相对表达水平为(3.21±1.32)、(4.35±1.29)、(3.96±1.49)、(11.1±2.15),前三个时间点表达水平基本一致(P>0.05),第17天则明显增高(P<0.01);RT1-E mRNA在各时间点相对表达水平为(0.79±0.45)、(2.15±1.03)、(2.13±1.74)、(2.39±1.85),第9天明显低于后三个时间点(P<0.05);③感染组各时间点RT.BM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2.4±2.86)、(11.5±3.67)、(6.89±1.59)、(17.3±3.06),第9、13、15天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RT1-E mRNA分别为(1.83±0.886)、(4.72±1.59)、(4.24±2.26)、(3.83±2.26),第9、13、15天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P<0.01)。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量合适,动物模型成功建立;RT.BM1和RT1-E mRNA在大鼠胎盘的表达水平与妊娠进展密切相关;大鼠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可致胎盘局部RT.BM1和RT1-E表达增高,从而打破正常妊娠所需的胎盘局部免疫平衡状态,可能是早孕期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引起C57BL/6小鼠精子线粒体损伤及活动力低下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肥胖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computer-assisted semen analysis, CASA)分析其生育力相关参数,包括精子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数以及精子浓度;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分析正常与肥胖小鼠的睾丸形态学结构,荧光探针JC-1和罗丹明123对小鼠精子线粒体进行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精子染色后的平均荧光强度,最后使用Real-time PCR对两组小鼠精子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 DNA)的拷贝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野生型小鼠相比,肥胖小鼠的精子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数明显减弱且睾丸形态存在异常,而精子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肥胖小鼠的精子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但两者mt DNA拷贝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肥胖能够引起精子线粒体功能损伤从而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数低下,最终损伤雄性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和胶原蛋白Ⅳ(COL Ⅳ)在大鼠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方法 选取正常SD大鼠膀胱组织及大鼠原位膀胱癌模型建立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织标本(每组20例),用免疫荧光及测定单位面积荧光强度(F/S)的方法比较FN、LN和COLⅣ表达的变化.结果 FN和LN在NMIBC的表达与正常大鼠膀胱组织比较,F/S值分别为FN(6.91 ±1.39和0.82±0.22)、LN(6.57±2.39和0.9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Ⅳ在NMIBC和正常大鼠膀胱组织F/S值为1.05±0.57和0.84±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和LN在NMIBC表达明显升高,COL 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4.
35.
皮质酮诱导青春期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目的旨在观察皮质酮能否诱导青春期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用皮质酮分别经体内、外途径处理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细胞经碘化丙碇(PI)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体外研究结果表明,经100nM皮质酮处理24小时后的睾丸间质细胞,其凋亡量(36.5%)显著高于对照组(12.7%。P〈0.01)。在体研究得到类似结果,经皮质酮(2.5mg/100g体重)处理24小时后的大鼠,其纯化的睾丸间质细胞调亡量(2 相似文献
36.
37.
警惕中药注射剂的不安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天然药物开发上的广泛应用,国内中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了,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药注射剂系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检测弓形虫感染后早孕蜕膜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与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无菌获取10例正常健康早孕孕妇蜕膜组织,分离并纯化蜕膜NK细胞,培养24 h后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细胞与弓形虫强毒株(RH株)共培养48 h,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流式细胞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蜕膜NK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蜕膜NK细胞CD56 CD16-亚群所占比例为(48.83±21.99)%,对照组为(57.70±18.97)%;实验组CD56 CD16 亚群所占比例为(11.48±10.70)%,对照组为(4.45±4.24)%;实验组CD56 CD16-/CD56 CD16 比值为(10.92±17.84)%,对照组为(23.37±19.9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蜕膜NK细胞CD56 亚群所占比例为(60.31±22.53)%,对照组为(62.16±19.76)%,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孕期弓形虫感染可致蜕膜NK细胞CD56 CD16-亚群所占比例下降,且CD56 CD16 亚群所占比例上升,打破了正常妊娠时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这可能是早孕期弓形虫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适合国人表面健康人群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其配套试剂、标准品、质控品对5233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男3519,女1714,年龄23~79岁)血清AFP、CEA及CA199进行测定,按年龄段分为六组,确定AFP、CEA及CA199的95%参考区间。结果:①男、女之间比较:AFP和CEA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99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男性AFP在20岁~49岁,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50岁以上AFP无明显变化(P>0.05),女性AFP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不管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男性及女性CA199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分性别和年龄建立参考区间,对于临床诊疗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