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本文对1985~1995年我院皮肤科所见的糠秕孢子菌毛囊炎(PF)6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病的皮肤病变表现为多发的细小毛囊性血疹,其间可见散在的毛囊性小脓疱,分布在上背部、上胸部、肩部、面部、腹部及四肢。其诊断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皮疹的组织病理检查而决定。在组织切片中,毛囊内、毛囊壁或毛囊周围真皮内找到圆形酵母样孢子是确诊PF的有力依据。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为圆形酵母样孢子,能看到从孢子出芽到新孢子形成的各个阶段,对该菌的孢子及菌丝的形态、大小、表面结构及芽殖作了描述。在治疗方面,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本病有良效。广州及澳门均处于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及湿度均较高,成为两地诱发PF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利谷隆对SD大鼠体外培养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体系,利谷隆染毒剂量为0、50、100、200μmol/L。放射免疫法测定睾酮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Leydig细胞的细胞色素 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固醇脱氢酶(3β‐Hsd)的 mRNA表达, ELISA检测利谷隆染毒24 h后Leydig细胞P450scc、3β‐Hs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利谷隆染毒各组睾酮水平下降,其中100、200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有剂量依赖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利谷隆染毒各组 P450scc和3β‐Hsd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剂量依赖趋势。利谷隆染毒各组3β‐Hsd的蛋白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450sc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利谷隆染毒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谷隆可导致大鼠Leydig细胞睾酮分泌量下降,其可能是通过抑制P450scc和3β‐Hsd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睾酮合成所致。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17-β雌二醇诱导小鼠隐睾症模型,检测Lgr8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雌二醇所致隐睾症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47只新生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即正常对照组(15例)、溶剂对照组(16例)及实验组(16例)。在3 d龄至35 d龄期间,实验组皮下注射4μg/d 17-β雌二醇,溶剂对照组注射4μg/d的丙二醇,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第35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隐睾发生率,测量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及脏器系数,对仔鼠睾丸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量精曲小管直径及面积。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分别检测仔鼠睾丸中的Lgr8蛋白和Lgr8mRNA。结果正常对照组和丙二醇组仔鼠隐睾发生率均为0;雌二醇组仔鼠发生隐睾率100%。与正常对照组及丙二醇组相比,雌二醇组的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和脏器系数降低(P<0.05),雌二醇组每日精子生成量、精子活动率及附睾悬液精子计数和降低(P<0.05),而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1)。Lgr8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和丙二醇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雌二醇组(P<0.05),但雌二醇组Lgr8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丙二醇组(P<0.05)。结论雌二醇可诱导BALB/c雄性小鼠发生隐睾症,有可能通过影响Lgr8转录后水平介导隐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疼痛是影响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后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及提高满意度.腹部手术后多采用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这些镇痛措施效果确切,但易发生过度镇静、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小儿腹部手术后最常使用的是椎管内麻醉镇痛,包括硬膜外或骶管麻醉,但椎管内麻醉也存在一些禁忌证,如凝血功能障碍、脊髓麻醉术后以及先天性脊柱畸形[1].因此,小儿腹部手术后选择合理的镇痛措施虽然困难却又十分重要.近年提出的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是针对腹部的区域阻滞镇痛技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一种不剃发进行颅内病灶头表定位的方法。方法本组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血肿)病人,其中10例剃发后在发际外贴定位标志物,与此同时在同一病员的血肿附近贴定位标志物进行头表定位;另10例不剃头发(发际外贴标志物)进行头表定位。结果两种方法定位准确性完全一致,不剃发进行颅内病灶定位能在首次脑部CT扫描时同步完成。结论不剃头发颅内病灶CT头表定位,具有定位简便、快速、精确的特点,能充分满足一般急诊和微创手术病员的颅内病灶定位。  相似文献   
36.
我们戒毒所现收治的“新型毒品”滥用病人数逐年呈增长的趋势,现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所住院治疗的56例“新型毒品”滥用病人就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为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孝感市康复医院戒毒所住院治疗的“新型毒品”滥用的病人。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7岁,  相似文献   
37.
背景与目的:术中出血是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叶切除术(ALH)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入肝血流的有效控制是ALH成功实施的关键。传统的ALH肝蒂血流阻断遵循"肝蒂优先"的思路,即先游离并离断肝蒂(具体可分为"鞘内解剖法"和"鞘外解剖法"),再行肝实质离断,但它耗时费力。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了优先解剖肝实质再离断肝蒂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将其命名为"肝实质解剖优先"(LPDF)法。这一方法未扩大手术范围,仅调整了手术操作顺序,可简化入肝血流的阻断,有利于ALH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1例应用LPDF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病例,初步总结LPDF的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例应用LPDF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术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肝癌病灶累及8、5段和4b段。术中游离肝周韧带,阻断第一肝门,超声刀沿镰状韧带右侧(左侧切除线)向第一及第二肝门方向充分解剖肝实质,显露适当长度的右前叶肝蒂后予结扎并离断,从而显示出右肝前叶缺血线(右侧切除线),再行右侧肝实质解剖。直至两侧切面汇合,将肝中叶及肿块整块切除。结果:手术时间为26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m L,未输血;术后第3天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第6天出院,未发生腹腔内大出血或胆汁漏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彩超发现117mm×87mm术区积液,但患者无发热、腹痛症状,白细胞数目及总胆红素正常,未予处理,术区积液逐渐吸收。结论:LPDF安全可行,它简化了腹腔镜肝中叶切除鞘外肝蒂血流阻断,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在ALH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高血压小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曦  陈建江  朱政鸣 《重庆医学》2004,33(6):899-899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小脑出血微创手术经过及治疗效果的介绍,提高对微创手术的认识.方法对17例高血压小脑出血微创手术经过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例17例微创术后病人按GOS预后评分:5分3例,4分5例,3分4例,2分3例,1分2例.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创伤小,可靠,操作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它借助CT精确定位,通过血肿腔及脑室引流,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伤.拓宽了手术适应症,明显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实施腰一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剖宫产孕产妇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腰一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组各110例,分别实施相应的麻醉方式。结果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显效时间(9.78±2.12)min、麻醉效果差的比率(9.09%)均高于腰一硬联合麻醉组(0.45±0.45)min、2.73%(P〈0.05);腰一硬联合麻醉组平均动脉压(96.23±11.31)mmHg、低血压的比率(14.55)%高于硬膜外麻醉(105.43±11.50)mmHg、3.64%(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起效快,肌凇满意,镇痛完善,满足了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为剖宫产手术提供了最佳选择,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