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抗氧化机制。将AE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增高,肺功能显著提高,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无差异。结果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效果显著的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2.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是否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目前尚不明确。我们对33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前后的免疫功能进行测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揭示小檗碱用于脑部疾病药学原理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比较小檗碱经鼻腔给药与口服给药后,其在血药浓度和脑组织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时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生物利用度。通过口服给药和滴鼻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腹腔静脉取血,8 h时取脑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小檗碱的含量,采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脑沉积量及生物利用度。结果:BER以187.5 mg·kg~(-1)剂量口服给药后,其血药浓度于1 h及第3 h出现2个峰值(89.3μg·L~(-1),75.1μg·L~(-1)),以后大幅下降,其在脑组织的沉积量于3 h达峰值(52.55μg·L~(-1)),且平稳维持至8 h;而BER以18.75 mg·kg~(-1)剂量鼻腔给药后,其血药浓度于8 h内基本稳定在10~20μg·L~(-1)之间,其在脑组织的沉积量于3~8 h平稳维持在20μg·L~(-1)左右,鼻腔给药组的血液及脑组织生物利用度均显著高于口服给药组,且脑组织生物利用度鼻腔给药组为口服给药组的10倍以上。结论:BER鼻腔给药较口服给药其血药浓度及脑组织的沉积量较平稳,生物利用度高,但因受到给药剂量的限制,鼻腔给药组脑组织沉积量低于口服给药组。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中P38γ表达量,并通过干扰P38γ表达分析其对肝癌肿瘤形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Blot检测肝癌患者组织中P38γ的表达水平,再构建P38γ干扰质粒Si-P38γ,将Si-P38γ转染Hep3B细胞,检测其对P38γ蛋的影响.最后,通过Hep3B裸鼠成瘤实验分析Si-P38γ在裸鼠体内对...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BISAP评分联合血清胆碱酯酶对危重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164例AP患者,其中轻型52例,中型76例,重型16例,危重型20例.比较不同分类AP的BISAP评分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同时,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G)预测危重型AP,并比较BISAP评分及血清胆碱酯酶联合诊断与单独应用的差异性.结果:随着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BISAP评分逐渐升高,血清胆碱酯酶水平逐渐下降.4种AP患者的BISAP评分和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ISAP评分诊断危重型AP的AUC为0.881(95% CI:0.795~0.968),最佳截断值为2.5分,此时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79.2%,准确性为80.5%.血清胆碱酯酶诊断危重型AP的AUC为0.791(95% CI:0.668~0.914),最佳截断值为3 406 U/L,此时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74.3%,准确性为75.6%.通过logistic回归得出BISAP评分和血清胆碱酯酶回归模型,预测危重型AP的AUC为0.935(95% CI:0.892~0.978),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89.0%.联合诊断的AUC面积大于BISAP评分或血清胆碱酯酶单独诊断的AUC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ISAP评分和血清胆碱酯酶均能较准确地诊断危重型AP,二者联合诊断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系统评价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2010年至2021年11月收录文献。收集常规治疗联合或不联合生长抑素的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含炎症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腹痛缓解时间、肺部感染、住院天数。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队列研究质量评分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效应量选择均数差(MD)及其95%置信区间(95%CI),二分类变量效应量选择比值比(OR)及其95%CI。结果:纳入13项研究。13项研究共计纳入患者990例,其中实验组人数483例,对照组507例。文献质量评价显示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或测量偏倚可能。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MD=-13.94,95%CI为-15.31~-12.57,P<0.001),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降低(MD=-13.65,95%CI为-14.79~-12.50,P<0.001),腹痛缓解时间更早(MD=-1.72,95%CI为-1.87~-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