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胡晓翔(南京市卫生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处长,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客座副教授):拜读本文后,有如下看法:1医方的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  相似文献   
72.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也就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医患关系完全不具备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横向经济关系所必备的三大基本特征,不适用民法调整,《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仍为目前处理医疗纠纷的首要依据。  相似文献   
73.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勿忽视副语言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述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客观上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使我国护理学科有一个质的飞跃,必须更新观念,使我们的思想适应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基础上来,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相似文献   
74.
“知情同意权利”一词,是个公法上的概念,并非临床诊疗业务过程特有。《纽伦堡法典》等文献中的“知情同意权利”系指“生物医学研究(实验)过程”。以上的“知情同意权利”概念均不应被简单地照搬到“临床诊疗业务过程”。而“临床诊疗业务过程中的知情同意权利”,必须受制于本领域特有的自然规律和伦理规范,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和赋予患者家属独特的权利主体地位是其最明显的特点,也是国际临床医学界通例。  相似文献   
75.
胡晓翔 《健康管理》2013,(2):104-105
在《重生手记》中凌志军谈论了大多数病人的困惑,以及遇到的种种医坛怪相。有对医生医术医德的质疑,也有对整个医疗体制不够完善的重重解构。尽管有不公平的现状,尽管医患之间矛盾依旧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本书中体会到普通百姓在就医路上的种种艰辛找到合适的医生属运气在现行体制里,肿瘤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绝大多数案例中,都是靠碰运气。因为,目前中国  相似文献   
76.
国务院体改办等8部门颁布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但此前颁发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配套文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均无"分类管理"的内容.因此,"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法律依据不足、分工不尽合理及后续管理缺失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刑法修正案(六)》中对刑法第163条修改增加的“其他单位”一词,文章认为其仅限于与“公司、企业”具有同样性质的经营性单位,并不包括公立非营利性医疗卫生单位。公立非营利性医疗卫生单位(国家主体医疗卫生机构)中编制内的医生,代表事业单位从事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其收受药械经销商支付的基于处方权的“利益”的行为,并非“回扣”,而是违反医师执业规则“牟取的不正当利益”,可以定性为“受贿”。对于非索贿的受贿行为的确定,必须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存在违反了诊疗原则地使用药械而使得他人获得不正当的交易机会,才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78.
2002年9月1日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生效,较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多方面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的观点也是层出不穷,对于指导医患双方遵法、用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专家的“回避”制度,以及“过失判定”问题,出现过一些未必准确的说法,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9.
方莹  胡晓翔 《中国医院》2006,10(4):32-33
如果医患双方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0条而"共同委托"进行了首次鉴定,则只能"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单方面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没有法律依据,卫生行政部门不应受理."批复"的有关规定是无效条款.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医疗机构中患者配合教学的事宜进行论述,并明确患者配合教学是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