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7篇 |
免费 | 280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60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205篇 |
口腔科学 | 35篇 |
临床医学 | 590篇 |
内科学 | 346篇 |
皮肤病学 | 14篇 |
神经病学 | 165篇 |
特种医学 | 20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339篇 |
综合类 | 1222篇 |
预防医学 | 565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615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97篇 |
肿瘤学 | 1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19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84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37篇 |
2011年 | 253篇 |
2010年 | 209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病因、生化特点和诊断方法. 方法 对100例入院诊断为"腹水查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病情需要进行腹水化验、血清-腹水自蛋白梯度分析、B超、胃肠镜、剖腹探查等多项检查. 结果 100例患者中肝硬化28例、结核性腹膜炎27例、恶性肿瘤35例、缩窄性心包炎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Budd-Chiari综合征1例,未能确诊5例;门脉高压性腹水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相比,其SAAG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腹水查因的患者常见病因是:肝硬化、结核性及恶性肿瘤;SAAG在鉴别腹水查因时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Wilson病患者驱铜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3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15例驱铜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护理方案和预后,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 WD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可能与患者驱铜药物过敏史及的驱铜药物剂量、时间相关。WD患者在应用驱铜药物治疗时,有过敏史同时应用DMPS剂量较大、时间较长时易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常见咽炎、扁桃体炎。结论 WD患者驱铜治疗过程中出现粒细胞缺乏可能与药物过敏及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相关,预防药物过敏及感染可能减少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激素等可有效提高粒细胞数,合理的护理策略对此类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03.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该病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咽鼓管(ET)阻塞及功能障碍、感染及免疫反应被认为是SOM的主要病因。现对SOM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1 ET阻塞及功能障碍ET是正常中耳腔与外界环境沟通的唯一管道。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与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2月28日在我院NICU收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核心温度分为3组:≤35.9℃为中重度低体温组,36.0℃~36.4℃为轻度低体温组,36.5℃~37.5℃为正常体温组,比较3组间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245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低体温发生率为86.1%,体温35.80℃±0.66℃;3组间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对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5.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IS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以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炎和肾脏疾病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儿童,但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年发病率约1/10000,成人年发病率约0.5/100000。HSP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前驱病毒或细菌感染、药物、预防接种等致敏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馥感啉口服液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院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脾氨肽口服冻干粉,2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馥感啉口服液,10 mL/次,1~3岁患儿3次/d,4~6岁4次/d,7~12岁5次/d。两组患儿均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学指标、白细胞分类和白三烯D4(LTD4)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胰岛素1号增长因子(IGF-1)、干扰素-γ(IFN-γ)和25-OH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鼻咽分泌物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LTD4水平均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馥感啉口服液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骨膜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能的作用途径,为合理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2-05/11在香港中文大学矫形外科学系完成。选取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矫形外科收治的1例27岁尺骨骨不连患者,以其尺骨骨膜培养的传2代细胞用于实验。按低强度脉冲超声波(30mW/cm^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骨膜细胞的时间剂量分为4组:5min/d组,10min/d组,20min/d组,空白对照组。在超声波作用1,2,4d&;#183;后检测各组DNA合成量、四甲基偶氮唑蓝摄取情况、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分泌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min/d组,10min/d组,20min/d组给予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后,骨膜细胞DNA合成及四甲基偶氮唑蓝摄取量无明显变化(P〉0.05);10min/d组与20min/d组骨膜细胞单位质量蛋白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20min/d组骨膜细胞受1,25-二羟基维生素D3刺激后分泌骨钙素显著增加,形成钙结节能力显著增强(P〈0.01)。结论:20min/d以内剂量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人骨膜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增强人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表达,促进细胞分泌骨钙素及钙盐沉积,具有显著促进人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