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肿瘤疾病健康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五步骤: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177例住院肿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掌握相关知识的例数提高。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程序,有利于病人建立和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构建慢性血瘀证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进行模型判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大鼠血浆代谢物,通过数据分析筛...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多重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进行反应体系筛选和方法探索,使其用于G1—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快速分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设计G1—G4型轮状病毒VP7基因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特异性体外转录RNA为模板,筛选多重qPCR反应体系,建立多重qPCR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多重与单重q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筛选,得到6组三重qPCR反应体系和1组四重qPCR反应体系。所建立的三重和四重qPCR中,除四重qPCR的G1型参数〔标准曲线决定系数(R2)为0.982、扩增效率为89.221%〕略低于要求外,G2—G4型的标准曲线R2均>0.99,扩增效率均在90%至110%之间;检测灵敏度达102拷贝/μl。多重与单重qPCR检测同一样本的相关性较好(R2>0.95)。三重与单重qPCR(t值为1.420~25.786,P值均>0.05)、四重与单重qPCR(t值为2.505~4.851,P值均>0.05)检测结果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的多重qPCR可同时对3种以上目的基因进行分型和定量检测,为未来多价轮状病毒疫苗及混合病毒样本中毒株的快速分型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数字化全高清手术转播和示教系统设计,实现全高清手术转播和示教异地观摩。方法 :利用软件工程学方法,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内容设计。结果:建立了数字化全高清手术转播和示教系统,数字化手术室、中心机房、示教室、软件系统等软硬件顺利上线使用。结论:数字化全高清手术转播和示教系统设计与实现,提升了临床手术及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全院信息化程度,对其他医院数字化进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手术治疗Pilon骨折82例分析   总被引:70,自引:12,他引:58  
对3种固定方式治疗82例Pilon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估,旨在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86年2月1998年12月间共治疗82例患者,按固定方法可分为3组:即采用有限内固定架石膏外固定23例,三叶形钢板内固定24例;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架治疗35例。  相似文献   
26.
中医“三不”病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纽带,在现有中医病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读中医古籍,提出了既具高度概括性又具普遍适用性的以"不通"、"不荣"、"不平"为主要内容的通路病机理论;并通过对《续名医类案》中相关病案的病机分析,进一步验证通路病机的高度概括性、普遍适用性和临床指导性。  相似文献   
27.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纽带,在现有中医病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读中医古籍,提出了既具高度概括性又具普遍适用性的以"不通"、"不荣"、"不平"为主要内容的通路病机理论;并通过对《续名医类案》中相关病案的病机分析,进一步验证通路病机的高度概括性、普遍适用性和临床指导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温胆汤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治疗作用的生物学机理.方法:选取34只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11只,温胆汤组12只,采用血脂4项血清生化指标评价高脂血症模型以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分时段预约就诊系统对提高门诊服务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门诊患者60例,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分时段预约就诊系统,对照组实施常规排队挂号,比较两组门诊就诊情况。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投诉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分时段预约就诊系统可显著提高门诊的服务效率,即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提升其满意度,减少投诉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挤压脐带(UCM)和脐带延迟结扎(DCC)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34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并按不同的胎盘输血方法分为UCM组和DCC组,每组67例。比较2组早产儿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常规指标、经皮胆红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产后30~60 min、24 h及48 h, 2组间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生时、产后48 h及72 h, 2组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后24 h、48 h及72 h, 2组间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CM与DCC在改善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和血常规相关指标方面的效果相似,且对经皮胆红素水平、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