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胡广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5):274-27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转子间骨折最适宜的内固定物。方法 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四种内固定。即角钢板、麦氏鹅颈钉、加压螺纹打及斯氏钉治疗转子间骨折118例。其中角钢板19例,麦氏鹅颈钉53例,加压螺纹钉32全斯氏钉14全这比较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显示加压螺纹钉或斯氏钉可作为合并多种老年病的稳定型骨折(Evan‘sⅠ~Ⅱ型)的内 定,麦氏鹅颈钉难以承受髋关节的剪式应力而容易出现髋内翻,角钢板因钉板联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索高校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血压病预防、控制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对160例高校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宣传、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与患者进行直接交流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教育前血压达标者84例,达标率为52.5%,而教育后血压达标者138例,达标率为86.2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血压控制满意,提示高校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使血压达标率增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3.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4.
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IL┐2及其受体水平动态变化李锡珍1王易2徐文玉2胡广颖谢洪飞1白介素-2是机体细胞免疫中央免疫调节因子,其功能依赖于其受体结构和功能发挥,既是毒性T细胞成熟必不可少的条件,又是维持NK细胞功能所必须,因此IL-2及IL-2R在机体...  相似文献   
115.
丁建忠  罗建  胡广  徐为刚  臧峰 《江苏医药》2012,38(20):2470-2471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由于肱骨大结节为冈上、下肌、小圆肌及肩袖的附着点,完全撕脱后常引起骨折块分离移位,治疗不当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患肢无力等功能障碍[1].当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撕脱的骨折块移位大于0.5cm时,一般主张早期手术,将骨折解剖复位,并行坚强内固定,以便肩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此前临床上多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或丝线直接缝合法,在手术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发现骨块较小、不规则或粉碎为多枚,时常骨片较薄、骨量较少,螺钉无法固定,直接丝线缝合又常导致骨块复位不完全、内固定强度不够、切割、丝线的异物反应,常要配合外固定,患肩不能早期功能锻炼.缝合锚钉技术可克服以上的缺点而成为新鲜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较为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6.
钟华俊  胡广 《贵州医药》2012,36(9):814-816
老年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往往因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重要器官耐受差、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而复杂.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患者67例,分析比较采用单纯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切除、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60岁以上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期与中远期优良率有无差别,探讨差别可能出现的原因,以便为老年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的常见病因,提出针对昏迷病因进行的临床急救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41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昏迷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出不同病因昏迷患者所占的构成比及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了解年龄、性别、昏迷程度及病因等因素与患者昏迷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昏迷的病因所占构成比较大的是心脏停搏(17.01%)、脑出血(16.18%)、大面积脑梗死(13.69%)。241例患者最终抢救成功者190例,成功率为78.84%。抢救失败死亡的51例,病死率为21.16%,占前三位死亡的是心脏停搏为30例,脑出血6例,脑梗死5例。性别、年龄及病因与昏迷死亡的无统计学意义,而昏迷程度与患者死亡呈正相关,中、重度昏迷的患者病死率为32.47%,显著高于轻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1.14%(P<0.05)。结论中重度昏迷病死率高,除了针对不同病因所致的昏迷进行病因治疗外,还应该保护脑细胞的功能,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降低中重度昏迷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了解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发呈报的方式,由临床医师、护士及临床药师填写ADR报表,收集2010—2012年我院166例中成药、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并利用Excel表格统计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对患者年龄、ADR类型及表现等有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66例(占39.75%),51~60岁患者为53例(占31.92%);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常见,有43例,占25.9%。结论:应辩证看待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ADR,加强ADR监测工作,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避免ADR发生,使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9.
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症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2007年12月间2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2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均有心肌酶升高及ECG的缺血性变化.脑出血组(A组)与脑梗死组(B组)患者所测心肌酶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A、B组之间心肌酶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心肌酶的升高及ECG的缺血性变化与无意识障碍的患者比较其变化程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酶值升高与ECG变化的程度与病变部位有关.结论:急性脑卒中可以引起心脏损害,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和ECG缺血性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12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已经渐渐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骨骼是一种相对动态的器官,可以为身体结构提供刚度、形状、支撑和运动。骨骼强度直接与死亡率和受伤风险相关,身体活动通常被认为是影响一生骨密度的环境因素,可是骨对于机械负荷的应答过程及其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机械敏感阳离子通道蛋白Piezo1作为机械力刺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等产生变化的响应靶点,为机械负荷刺激(运动)改善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