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立克次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革兰阴性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统称立克次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在历史上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灾难,目前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疾病[1]。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1989年春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郊区1所高中和2所初中4200名学生中发生的一起麻疹爆发作了调查,以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和预测麻疹疫苗再免疫的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3所学校共发生77例麻疹,高中发生71例,罹患率3.2%,2所初中共发生6例,罹患率0.3%。高中生按年龄分布,≤14岁者罹患率最高,为5.7%,≥17岁者罹患率最低,为2.1%,年龄愈小,罹患率愈高,年龄≤14岁者罹患率明显高于年龄≥17岁者。分析高中病例初免情况,12月龄内  相似文献   
13.
实施免疫规划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针对的传染病的主要策略。继人类消灭天花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世界卫生组织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爆发流行。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4.
养犬者3个行为准则 在决定饲养犬只之前,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完全履行一个养犬者应尽的义务。如果有顾虑,可以暂时推迟养犬计划。而一旦决定养犬,就要严格执行养犬者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黎健  肖文佳  胡家瑜  吴寰宇  薛莹  潘浩  何懿 《疾病监测》2014,29(11):880-883
目的了解2012年5—12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从1001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465例,检出率为46.45%。检出细菌7种、病毒5种。细菌检出率为12.09%,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61例)、沙门菌(35例)。病毒检出率为32.07%,主要为诺如病毒(262例)、轮状病毒(40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465例阳性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4.20±17.56)岁,病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有腹痛和发热症状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有呕吐和恶心症状的构成比均低于病毒阳性组;细菌阳性组发病前5天有聚餐史和外出史的构成比均高于病毒阳性组,二组有宠物接触史的比例均高于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针对各病原检出率的差异在不同季节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TOPV)的免疫效果,作者在1988年5月~1989年5月在印度马德拉斯市对6~35月龄儿童中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所有病例都是居住于马德拉斯市的急形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患儿,并在儿童健康研究所(国家脊髓灰质炎监测中心)作住院治疗,他们代表该市95%的病例。病例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并经粪便培养证实,病毒分离阳性率为60%。对照组选自该研究所的门诊轻微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和腹泻等)病例,年龄和性别与研究组相似,且也是马德拉斯市居民。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1950~1995年控制狂犬病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人狂犬病的报告发病率:以1950年198/10万为最高;1958~1988年无本地感染病人,仅有2例外地感染者;1989~1995年发病率波动于0~003/10万。对咬人的可疑犬进行狂犬病病毒分离:1958~1988年本地犬未发现携带病毒,1989~1995年检出带病毒犬波动于1~25只/年。1985~1995年外地和本地狂犬病病人共计12例,其中9例未经伤口处理,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1984~1994年检出外来和本地带狂犬病病毒犬55只,咬伤194人,经过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无一例发病。对控制狂犬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海市慢性肝炎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随机抽取1 478户慢性肝炎患者家庭,每户家庭选择1名患者和1名主要家庭成员纳入调查。以生态系统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心理测量、多因素两水平随机截距模型和多应变量组合模型,分析患者、家庭和社区各层次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强度和方向。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标准化平均分为(78.70±13.25)分,其中“特异模块”得分最高,“社会功能”得分最低。家庭疾病负担标准化平均分为(12.62±10.74)分,其中“经济负担”得分最高,“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得分最低。多因素固定效应分析提示有8项指标分别与患者生命质量或家庭疾病负担有统计学关联;协方差参数估计提示,在上述两者的总变异中,有14.77%和30.68%的变异由社区间的差异引起。多应变量组合模型提示,上述8项指标中“HCV感染”、“ALT水平异常”、“家庭月平均诊疗费用>3 000元”和“患者家属健康状况不佳”4项指标同时直接作用于患者生命质量和家庭疾病负担;“每周饮酒>1次”指标通过直接作用于患者生命质量,间接对家庭疾病负担产生影响作用;而“本市户籍”、“既往一年内以住院治疗为主”和“家庭成员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持无所谓态度”3项指标则是通过直接作用于家庭疾病负担,间接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结论 分析的8项指标可作为上海市慢性肝炎社区管理的干预提纲并应用于政策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腹泻病例病原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上海市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3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 从3 467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1 561例,阳性率为45.02%。检出细菌6种、病毒5种。细菌阳性率为13.46%,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172例)、沙门菌(143例);病毒阳性率为27.75%,主要为诺如病毒(471例)、轮状病毒(312例)。阳性例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病毒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11月至次年2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但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中,各年龄组均以6-9月阳性数构成比最高,且各年龄组阳性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比例细菌阳性组(19.06%)高于病毒阳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地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明显,应针对重点人群在不同季节对病原体加强相应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与疫苗的联系,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对上海市2006~2008年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6例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中,1例为预防接种后变态反应致呼吸循环衰竭,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其余5例均为偶合症,其死因与预防接种无关。结论偶合症是预防接种后死亡常见的类型,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是正确处理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