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23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735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92篇
  3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7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合并UNC13D基因突变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3例CAEBV患儿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存在UNC13D杂合子突变,但突变位点不同。例1和例2给予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分别随访38个月和26个月,期间均出现EB病毒活动表现。例3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随访34个月,仍无病生存。结论儿童CAEBV可能存在UNC13D基因突变,该突变可能为CAEBV发病机制以及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年龄起病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患儿,若EBV-DNA持续高滴度,建议尽早进行UNC13D基因突变的筛查。CAEBV患儿单纯抗病毒治疗效果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2.
目的回顾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病例资料,了解PID并发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血液肿瘤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23例以免疫性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PID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男14例,女9例,男:女=1.55:1;中位发病年龄11(1~107)个月,中位病程3个月(2 d~38个月);经过临床及实验室确诊联合免疫缺陷病6例、伴有其他症状的免疫缺陷病(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5例、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包括选择性IgA缺乏及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7例、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淋巴细胞凋亡缺陷(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性疾病)4例;其中14例进一步得到基因诊断证实。23例中以溶血性贫血为表现者9例、血小板减少9例,两系血细胞减少2例及全血细胞减少3例。对常规免疫治疗有效者4例(17.4%),部分有效者11例(47.8%),复发者3例(13.0%),无效者5例(21.7%,其中死亡1例)。结论PID并发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常于婴儿期起病、男性多见,虽可影响两系及以上血细胞,但以单系免疫性血细胞减少为主;对常规免疫治疗效果欠佳、病程常迁延反复。诊断需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还可借助基因诊断。临床医生对常规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免疫性血细胞减少,需要注意存在PID的可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动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在3.0T MR成像系统上行常规MRI、DWI、MRA和SWI序列。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P)观察颅内动脉血栓情况。结果:20例急性脑梗死病变中MRA显示有8例发生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大脑中动脉呈不同程度狭窄,3例MRA未见异常。急性梗死灶均位于患侧责任血管供血范围内。在20例患者中,有11例在SWI序列显示大脑中动脉内血栓,其中10例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或分支起始部,1例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分支远端,与MRA图像动脉阻断区位置大致吻合。SWI对血栓的显示阳性率为55%。在正常血管及颅内狭窄的非责任血管内SWI均未显示动脉血栓。结论:S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动脉血栓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检测急性脑梗死血栓存在的主要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手术室术前护理访视在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住院手术的烧伤患者12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术前护理访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天(术前访视前)、手术当天进入手术室后的心率、收缩压、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的心率[(86. 16±9. 42)次/分]、收缩压[(121. 42±11. 54) mm Hg]、SAS评分[(41. 45±4. 46)分]和SDS评分[(41. 12±3. 6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与手术前1天的心率差值[(3. 89±0. 49)次/分]、收缩压差值[(7. 26±0. 67) mm Hg]、SAS评分差值[(0. 12±0. 01)分]和SDS评分差值[(0. 84±0. 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总满意率(98. 33%)高于对照组(8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 554,P=0. 011)。结论手术室术前护理访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手术期心理负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fight coronary artery,RCA)起源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RCA起源异常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计6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6例合并存在RCA起源异常,其中5例罪犯血管为RCA,发生率0.96%。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57(32~75)岁;其中RCA起源于左冠状窦3例,起源于嵴上1例,起源于主动脉前壁1例;单支血管病变4例,两支血管病变1例;4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1枚,1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枚;5例PCI治疗围术期无夹层、血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死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4.6(6-24)个月,无心绞痛、死亡、再次冠状动脉事件入院、再次血管化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CI治疗为RCA起源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应用动物模型评价网膜填塞法闭合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胃壁瘘口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9只杂种犬经胃前壁内镜下全层切开(10 mm),经此入路完成NOTES腹腔探查术,其中12只应用网膜填塞法闭合胃壁瘘口(网膜填塞组),17只内镜钛夹闭合(钛夹组),闭合成功动物术后存活2周。比较两种胃壁瘘口闭合术的操作耗时、闭合成功率以及瘘口愈合和腹腔感染发生率。结果网膜填塞法闭合胃壁瘘口的成功率为91.7%(11/12),高于内镜下钛夹闭合方法成功率82.4%(14/17),但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网膜填塞闭合法操作平均耗时(11.7±2.1)min/例次,明显低于钛夹闭合法(25.0±5.6)min/例次(P<0.05)。25只动物胃壁闭合成功后者术后均存活14 d,复查胃镜见胃壁瘘口愈合良好。处死后实验动物未发现腹腔严重感染及明显脏器损伤;网膜填塞组8只犬(72.7%,8/11)可见胃壁瘘口处胃壁浆膜面黏连,显著高于钛夹闭合组(14.3%,2/14,P<0.05)。结论网膜填塞法能有效闭合NOTES经胃壁瘘口,与传统内镜钛夹闭合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优点,但容易发生瘘口黏连是其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89.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7版TNM分期指南,侵犯周围脏器而无远处转移的结肠癌定义为T4bM0期。这种类型的结肠癌并不少见.而且通常是在术中探查时被发现。术中很难准确判断肿瘤与脏器之间是炎性粘连还是肿瘤侵犯.即便是术中活检亦常无法确定,而且活检有导致肿瘤细胞播散之可能,应该避免。在充分评估肿瘤可切除性之后,如果没有绝对手术禁忌证,外科医生应该遵循整块切除原则,根据受侵脏器种类、部位及范围选择合适的联合脏器切除术.力争达到Rl,切除目标,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对围生期仔鼠的毒性不良反应,为L-NAME建立动物模型寻找合适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给孕鼠灌胃的方法使围生期仔鼠接受不同剂量L-NAME(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或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仔鼠生长发育情况,统计孕鼠产仔数、仔鼠畸形情况、出生体重等。结果 (1)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孕鼠的产仔数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0±5.60)只、(8.00±3.22)只vs.(10.30±2.23)只,P=0.551、0.172],高剂量组产仔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8±2.82)只vs.(10.30±2.23)只,P=0.001]。(2)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间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畸形率显著高于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P=0.000)。(3)各组间仔鼠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L-NAME会引起新生鼠产生先天肢体畸形,但不影响出生体重。(2)大剂量L-NAME会导致孕鼠产仔率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