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4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372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2045篇
预防医学   104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847篇
  11篇
中国医学   938篇
肿瘤学   147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国内现有政策学著作中政策方案研制环节的理论阐述存在的缺陷为:(1)目的表述抽象并存在概念混淆;(2)目的实现与否缺乏科学考核的指标;(3)缺乏保证(目的)考核指标落实的公认的科学研究方法;(4)缺乏可操作的实现目的的思路和原理;(5)实现目的的原则高度抽象和泛化;(6)实现目的的步骤不可操作;(7)缺乏实现目的的指导性研究方法;(8)研究者、决策者难获符合常理知识.因此认为现有著作的相关内容无法有效指导研究者如何开展关于政策方案的研究,也无法有效指导政策制定者科学制定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22.
出生缺陷致病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甘肃省出生缺陷的分布状况和出生缺陷的致病因素 ,为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供基线资料和可供干预的核心因素。方法 :根据甘肃地理特点及经济状况 ,按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了 4个县 ,共 4 0个乡为调查点。以当地出生的5岁以内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成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以出生缺陷患儿为病例组 ,即选同年龄、同性别、居住地相近的正常儿为对照组 ,对其家庭进行调查 ,共获得病例组 2 95例 ,对照组 5 70例。出生缺陷病种以医院诊断为准。结果 :2 95例出生缺陷患儿中低出生体重儿 39例占 13.2 2 % ,神经管畸形 85例占 2 8.81% ,四肢畸形 14例占 4 .75 % ,唇裂及唇腭裂 18例占 6 .10 % ,唐氏综合征 5例占 1.6 9% ,马蹄内翻足 8例占 2 .71%。男性为 194例 ,占 6 5 .76 % ,女性为 10 1例 ,占 34.2 4 % ,性别比例为男 :女= 1.92 :1( 194 :10 1)。出生缺陷的主要致病因素有 :妊娠早期接触化学毒物史 ( RR=10 .90 ) ,妊娠前接触化学毒物史 ( RR=4 .72 52 ) ,流产次数 ( RR=3.5 90 8) ,流产史 ( RR=3.2 5 2 6 ) ,妊娠早期 ( 2~ 5 d)接触化学毒物 ( RR=2 .4 2 6 6 )。结论 :妊娠早期是流产、死产、死胎、胚胎畸变的危险时期 ,故在妊娠前期及早期尽量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3.
目的通过对出入境体检人员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掌握本地区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实验室检测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筛查,阳性者均进行复检,测定血清滴度,并用TPHA方法确证.检出者均进行临床体征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7 376名被检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28例,检出率为0.38%.男性为0.185%,女性为0.653%,男女性别的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X2=10,16 P<0.001).30岁年龄组梅毒感染者检出率最高为0.743%,50岁年龄组为0.463%,20岁年龄组为0.348%,40岁年龄组为0.151%.出国群体中以旅游检出率最高为0.98%,公务商务为0.50%,劳务为0.29%.梅毒感染者中初中以下文化者占总检出率的82.14%,高中以上者为17.86%.大部分感染者为隐性梅毒感染(89.29%),无临床体征者为64.39%.同期检出入境外籍人员梅毒感染者3人,检出率7.5%(3/40),明显高于国内出境人群.结论加强卫生防病和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文化素质和法律道德水平.加强对出国群体中30岁年龄组特别是女性组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4.
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娘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α-晶状体蛋白作为晶状体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分子伴娘特性,对长期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对比观察了透明晶状体皮质和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年龄患者晶状体和不同混浊程度晶状体中α--晶状体蛋白对过氧化氢酶热凝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5.
葛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是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葛的块根,各地均产,以江浙湖广四川为多,一般在3~4月或10~11月采挖全根,洗净泥土,斜切成3~5分的厚片,晒干入药。其味甘性平微凉,有解肌退热、生津止咳、止泻治痢、透麻疹、降血糖、解酒毒等功效。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为最常用中草药。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硝普钠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降压及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分为硝普钠组(36例)和对照组(即硝酸甘油组,20例)。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及术后病死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硝普钠组患者用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而硝酸甘油组则改变不明显;硝普钠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比硝酸甘油组明显下降。结论硝普钠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左室充盈压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且不降低心输出量,从而纠正全身各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状况,并且静脉滴注给药可使降压幅度平稳且复压迅速;术中连续应用硝普钠对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因此,硝普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及脑保护作用,并能降低该类患者术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7.
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优选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氯化钠调节等渗、磷酸盐缓冲液对调节pH值、活性炭吸附热原、筛选合适的抗氧剂等手段优化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结果:每100m1注射液中含0.193gNa2HP0a和0.131gNaH2PO4时注射液最稳定;抗氧剂为0.1%L-半胱氨酸盐酸盐;45℃为主药的溶解温度;浓配液先加热煮沸15min,再稀配、灭菌,注射液澄明度达到要求;整个制备过程通高纯度N2以隔离空气中的O2。结论:优选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可提高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8.
患儿女,22d,主因呼吸不畅,吸气时喉鸣20余天就诊。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医院接生,分娩前后无窒息,哭声正常。产时见羊水过多,生后1h即发现呼吸不畅,吸气时有喉鸣,但无进行性加重,可有间歇性缓解。睡眠时打鼾,喂养费力,吃奶常不能连续,吃奶间歇呼吸急促。生后1周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给予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29.
鼻中隔偏曲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6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鼻内镜直视下根据鼻中隔偏曲的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矫正,并与行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4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鼻内镜组术中黏膜局部撕裂5例,传统手术组10例黏膜撕裂,其中两侧均有撕裂4例,鼻中隔黏膜撕脱1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鼻内镜手术组66例患者鼻塞症状全部缓解;传统手术组有7例鼻塞仅部分缓解;鼻内镜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传统组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鼻中隔血肿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引导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照明度好、视野清晰、暴露充分、操作准确、并发症少,术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0.
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我国、东、中、西区域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的质量达标和数量完成情况。方法运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规范管理的数量完成程度和质量达标程度及相应难点。结果各区域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数量平均得分40.7分,工作质量平均得分43.4分;东部区域在工作质量和数量上好于中、西部区域;各地普遍认为经费、人力、物资配备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工作质量达标和数量完成状况的关键原因。从各区域“经费、人力、物资配备”的选择比例来看,中部区域最高。结论深入开展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工作,各地区均应提高经费、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管理、提高随访工作的质量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