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我院自1992年2月~2000年2月对33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施行经小切口切除术。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 ,病人康复快 ,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30例 ,男性94例 ,女性236例。年龄15~58岁 ,中位年龄38.5岁。均为单侧或峡部甲状腺<3cm单发结节病人。其中腺瘤148例。Ⅰ°肿大甲状腺肿伴单发结节176例。均采用经小切口切除术。乳头状甲状腺癌6例 ,先行经小切口切除术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诊为乳头状甲状腺癌 ,再追加相应的手术方法。二、手术方法切口位置选择于肿块隆起部位 ,按皮…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1986年2月至1990年6月间施行了被囊内各种甲状腺切除术295例,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95例中男98例,女197例。年龄15~68岁,平均35.2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07例,甲状腺肿65例,双侧多发性腺瘤39例,单发性腺瘤或囊肿84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01例,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7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7例。全组病例均无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亦无出血窒息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癌肿腹腔冲洗液端粒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癌肿腹腔微转移及脱落癌细胞腹腔种植复发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诊断方法是检测腹腔中游离癌细胞,目前最常用的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但其敏感性低,而端粒酶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极高,胃癌中达92.3%[1],大肠癌中达92%[2],是诊断恶性肿瘤的可靠指标.作者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ISH)测定胃肠道癌肿术前术后腹腔冲洗液中细胞端粒酶活性,来检测腹腔中游离癌细胞,预测胃肠道癌肿术后复发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及其手术对机体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健康人群与恶性肿瘤患者及不同恶性肿瘤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状况.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0例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82例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及33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较正常对照组CD8+、NK细胞明显降低(P<0.05);CD+4/CD8+、CD19明显升高(P<0.01).手术后第7天,NK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D+4、CD+19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淋巴细胞亚群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恶性肿瘤之间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但不同恶性肿瘤之间细胞免疫抑制无明显差异.手术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损害,但术后一个月恢复至健康人群水平.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建议同时使用免疫反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4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乏力半年入院。无脾脏手术史。检查:消瘦、贫血貌。左眼白内障已失明。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胸椎圆弧形后突畸形。心脏无异常。腹平软,未触及肿块。无手术疤痕。体表无肿块。胸部X线透视,两肺纹理增粗。胃肠钡餐造影诊断食道下段贲门癌。血红蛋白10克/100毫升。白细胞总数5300个/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3%,淋巴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1%。尿沉渣白细胞每个高倍视野0~2个,尿蛋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检测和脱落细胞检查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端粒酶检测和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 PCR-TRAP法检测 65例胸腹水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 ,同时做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在 65例胸腹水中 ,端粒酶检测和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为 84.6% (5 5 /65 ) ,两者的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 (P<0 .0 1) ;在有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 43例中 ,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在无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 2 2例中 ,端粒酶检测的特异性为 90 .9% (2 0 /2 2 )。结论端粒酶检测是胸腹水良、恶性鉴别的良好方法 ,与细胞学检查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7.
“无癌观念”是癌肿手术的一个新观念,目的在于堵绝癌肿手术过程中癌细胞各种形式的播散,对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癌肿手术后的淋巴、血液及种植转移,在短期内即可引起癌肿复发,影响病人生存率。有文献报告胃癌术后腹膜复发为60%,淋巴结复发为25%,其余为肝复发及残端复发。笔者曾碰到1例胃癌根治术后20天左右因粘连性肠梗阻等原因再次剖腹,发现腹腔中已有散在的粟粒状转移病灶(经活检证实),所以必须加强癌肿手术过程中的“无癌观念”。本文对胃癌根治术的过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众多研究,改良根治术已成为乳腺癌的主要术式。改良根治术要求能达到较好的淋巴结清除效果,避免损伤胸前神经保持胸大肌功能。自1986年5月至2001年12月,我们采用胸大肌束状切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将其与经典的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进行对比研究,收到了满意的结果。为乳房癌的手术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90例乳腺癌、胃癌和大肠癌同时检测癌肿内及转移淋巴结的c-erbB-2、p53、p21的过度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胃癌和大肠癌转移淋巴中c-erbB-2、p53及p21的阳性率分别与原发癌肿内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癌肿之间c-erbB-2、p53及p21过度表达与否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73.1%、65.4%、73.1%。显示转移淋巴结中基因过度表达与否同原发癌肿基本一致。在原发癌肿内c-erbB-2、p53及p21基因的过度表达(除乳腺癌中的p21表达)分别与癌肿的预后有一定关系,但在不同癌肿中所表示的预后指标有较大差异。90例中多种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占52.2%,且提示上述癌肿预后较差。同时检测c-erbB-2、p53和p21过度表达对癌肿的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单个基因蛋白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对90例乳腺癌、胃癌和大肠癌同时检测癌肿同及转移淋巴结的c-erbB-2、p53、p21的过度表达。结果显示乳腺癌、胃癌和大肠癌转移淋巴中c-erbB-2、p53及p21的阳性率分别与原发癌肿内的阳性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淋巴结与原发癌肿之间c-erbB-2、p53及p21过度表达与否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73.1%、65.4%、73.1%。显示转移淋巴结中基因过度表达与否同原发癌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