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高钠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49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血钠值,观察血钠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比非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更易发生高钠血症,且高钠血症出现时间越早,血钠程度越高,死亡率越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高钠血症的轻重与GCS评分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发生高钠血症,尤其是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率较高,血钠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别评估亚洲骨质疏松筛查工具(OSTA)及上海市绝经后妇女低骨量简易筛选方法(STLBMS)与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椎体骨折的关系,并比较两种筛选方法对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发生的预测能力.方法 共入选988例绝经后妇女,有或无脊椎压缩性骨折各494例.两组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并计算OSTA与STLBMS指数.结果 两种筛选法均显示骨折组风险指数更高(P<0.001);在两组中分别比较两种筛选法,均显示STLBMS法的风险指数更高(P<0.001).OSTA与STLBMS指数与骨密度均正相关(r=0.336~0.562和r=0.383~0.570,P均<0.001);而两种筛选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r=0.974,P<0.001).以OSTA <-1和STLBMS>5为分界点,OSTA与STLBMS法诊断骨质疏松的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和0.74;在预测椎体骨折方面,OSTA与STLBMS法的AUC分别为0.55和0.57.结论 OSTA和STLBMS筛选法均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也有助于椎体骨折的发现,两种方法对骨质疏松和椎体骨折发生的预测能力没有统计学差异,是理想的骨质疏松筛选工具.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福善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年,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的变化,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年4月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的45~80岁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47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147例妇女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1次/周,疗程至少1年。按绝经年限分成两组:绝经年限≤10年者56例,绝经年限〉10年者91例。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所有妇女治疗前后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及全髋(total hip)部位的BMD。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后腰椎BMD平均增加2.42%~3.62%,股骨近端各部位BMD与治疗前比较提高1.65%~3.01%。治疗1年后,显效率为72.8%,有效率为10.2%,总有效率为83.0%。绝经年限≤10年和绝经年限〉10年者比较各部位BMD增加百分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能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的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BMD,无论绝经年限长短BMD均显著增加。建议临床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且首次治疗疗程至少1年。  相似文献   
24.
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与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为病例一对照研究,入选250例有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另有250名无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有胸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左股骨近端各部位BMD。结果脊椎压缩性骨折组身高、体重、腰椎2~4和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腰椎2~4BMD是发生脊柱骨折的预报因子(r=-0.416,P〈0.01)。身高和全髋部BMD与骨折次数和骨折椎体数目呈负相关(均P〈0.01)。按股骨颈和全髋部BMD值,骨折组骨质疏松检出率各为50.8%和50.4%;另外剔除在腰椎2~4发生椎体骨折53例,按腰椎2~4BMD检出骨质疏松占64.5%。同时,腰椎2~4、股骨颈或全髋部BMD值低于-2.5s者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风险分别是BMD正常者的4.76、2.36和3.52倍。结论腰椎呈低骨量是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身高的下降和全髋部低BMD值是骨折发生次数和受累椎体数目的危险因子;对绝经后妇女在重视BMD测量的同时,应重视脊柱X线正侧位检查。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多态性与上海部分女性月经初潮及绝经年龄的关系。方法 401名无血缘关系的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31.3±5.9)岁;571名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59.6±5.9)岁为研究对象,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的汉族人。采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用PCR-RFLP方法分析受试者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多态性。采用Haploview及PLINK遗传分析软件对XbaⅠ、PvuⅡ位点连锁不平衡及单倍体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的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携带XbaⅠ及PvuⅡ单个位点各基因型者间年龄、身高、体重、BMD和月经初潮及闭经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baⅠ及PvuⅡ单个位点各基因型与月经初潮及绝经年龄无相关关系。XbaⅠ、PvuⅡ2个位点之间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存在4种频率1%的单倍型PX、Px、px、pX。经校正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的影响后,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Px与绝经后女性闭经年龄相关(P=0.044),携带Px纯合子(PxPx)女性闭经年龄[(47.5±3.6)岁]早于携带Px杂合子者[(49.4±3.8)岁](P=0.040)及未携带单倍型人群[(49.8±3.9)岁](P=0.015)。结论 ER-α基因XbaⅠ、PvuⅡ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绝经年龄相关,但与初潮年龄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6.
肿瘤性骨软化症二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性骨软化症(tumor induced osteomalacia,TIO)是一种由肿瘤引起肾脏排磷增加所导致的获得性低血磷性骨软化症.1947年由McCance首次描述[1],至今国际上仅有一百余例报告.我国在1980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张孝骞教授报告1例由腹股沟间叶瘤所致TIO[2],此后仅3例报告[3-5].现将我院2例肿瘤性骨软化症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中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8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两组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分析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及KPS评分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增高(P<0.01).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灶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KPS评分显著相关(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清中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该病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6.3)岁,其中148名健康女性、153例骨量减少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共712人,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汉族人。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上述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股骨颈BMD低于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2.5和-2.5标准差为标准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排除继发性低骨量。检测VDR基因FokⅠ、ApaⅠ、CDX 2位点ESR 1基因的PvuⅡ和Xb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 378名老年男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8.0%)、Ff(50.0%)和ff(22.0%),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9.5%)、Aa(43.4%)和aa(47.1%);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2%)、AG(45.8%)和GG(32.0%);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14.1%)、Pp(46.0%)和pp(39.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5.0%)、Xx(36.8%)和xx(58.2%)。334名老年女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5.7%)、Ff(55.1%)和ff(19.2%),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2%)、Aa(44.0%)和aa(45.8%);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8%)、AG(47.9%)和GG(29.3%);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9.9%)、Pp(45.2%)和pp(44.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2.1%)、Xx(36.8%)和xx(6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上述基因SNP频率分布未见差异(P均0.05)。结论 VDR的FokⅠ、ApaⅠ及CDX 2位点和ESR 1的PvuⅡ及Xba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纳入本研究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实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以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为模型,用血晶素(hemin)诱导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观察VILI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变化及HO-1对SOD和MDA的影响,探讨在VILI过程中的抗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n=8):对照组只做气管切开术,保留自主呼吸;模型组气管切开后行机械通气4 h;诱导剂组于模型制备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40μmol/kg;抑制剂组于模型制备前24 h腹腔注射锌原卟啉(ZnPP)10μmol/kg。机械通气4 h后处死大鼠,收集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测定BALF中总蛋白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肺组织LDH、SOD活性和MDA含量,检测肺组织HO-1蛋白表达,光镜下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W/D、BALF中总蛋白、LDH活性均明显增加,VILI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诱导剂组肺组织HO-1表达增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SOD活性明显增加而MDA含量明显下降,用ZnPP抑制HO-1表达,此种保护作用消失。结论血晶素诱导大鼠HO-1表达可以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肺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VILI的程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通络蠲痹颗粒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软骨细胞凋亡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其防治KOA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蠲痹颗粒低、高剂量组(4.1、8.2 g·kg-1·d-1)、塞来昔布组(10.9 mg·kg-1·d-1),每组6只。采用内侧半月板失稳法(DMM)建立兔KOA模型,造模6周后给药,干预8周,每日1次。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荧光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软骨退变严重,Mankin评分升高(P<0.01),关节液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1),软骨细胞凋亡数量增加(P<0.01),软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1),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通络蠲痹颗粒低、高剂量组软骨退变得到改善,Mankin评分降低(P<0.01),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1),软骨细胞凋亡数量减少(P<0.01),软骨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1),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且在上述观察指标中通络蠲痹颗粒高剂量组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结论 通络蠲痹颗粒可抑制KOA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改善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